2009年已經走過了一個季度,這個季度對于我們蛋雞市場來說是個利好的開始,目前供小于求的局面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筆者認為,這種局面的形成要歸功于2008年的低迷行情以及經濟危機的影響。
蛋雞行情一般為3年一個周期,但是,筆者認為,近幾年突發事件對周期性有一定影響——使原有的量延長或者縮短,而導致周期內的量在高峰和低谷之間的差值被放大化(這里的量是指與蛋雞業關聯的相關產品)。2008年上雛量我們大家都有共識——相對要少的多,現在從全國的存欄量來看,南方相對要穩定一點,基本上和2008年持平或略少,只是一部分地區,比如,江蘇、湖北等地由于疾病的影響,存欄量減少的比較明顯一些。而北方減少的則較多,尤其受雞病和飼料價格的影響,比如遼寧等地個別地區減少一半還要多。
2008年的行情導致這一年父母代種雞大量淘汰,而祖代雞卻并未減少反而增加,這樣就保證了2009年父母代種雞的空檔期不會太長。2008年上雛明顯呈階段時間化,所以2009年產蛋雞空擋期比較長,這就預示著,接下來的產蛋雞存欄量也不會在短時間內有大幅增加,而商品代雞雛也不會出現長期的短缺。同時,淘汰雞的價格也證明了現在的存欄結構,所以在肉雞和豬肉連續跳水的情況下,淘汰雞4塊多的價格卻依舊堅挺。還有一個情況就是,雖然在年后雞雛價格到了3塊左右,但并未出現2007年那種熱火朝天的進雛局面,而是相對理性一些。再者,據筆者調查,2009年大養殖場目前來看也沒有盲目擴大規模的情況出現,而一些新建的大型養殖場針對的則是高端市場,對普通雞蛋而言暫且威脅要小的多。
現在正值春季,一些地方(比如江蘇)的雞病情況出現死灰復燃,據網友反映,河北和遼寧的交界處,也出現不同程度的掉蛋,其他養殖密度小的地區相對要好一些。而小蛋現在對于蛋商來說更是少之又少。這些就足以證明了近幾個月內雞蛋的總產量不會出現明顯增長。
國家4萬億的經濟刺激方案,在目前來看已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市面上的資金流動量明顯加大,所以近期來看,經濟出現了短時所謂的小陽春,因此,蛋雞市場也受到推動,以此來看,市場銷量應該是趨于平穩的。
綜上所述,現在的蛋雞市場供略小于求,再加上雞病的影響以及國家經濟刺激方案的影響,所以蛋雞市場一路高歌。
經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供的一面在2009年后期基本不會出現明顯而迅速的增加。那么接下來的供求關系會是什么樣的情況?蛋雞行情是否會是曇花一現?
供這個市場目前看,5個月內不會增加多少,因為雛雞開產需要時間。至于求的市場,筆者這樣認為,國務院出臺對農八大舉措的政策中,沒有針對雞的,這是因為蛋雞市場目前還沒有給國民經濟整體帶來較大浮動。國家把握住了祖代雞的存欄量,也就是說蛋雞應有的周期性,基本在國家的掌控下,不會出現太長時間的改變。
筆者以為,還有一個問題,資金是個表像,我們要看到問題的內在,那就是錢投出去了,真正能用這些錢賺回更多的可支配的錢嗎?且這些錢和原來錢的市場價值是否相同?這個是大多數行業面臨的問題,蛋雞行業也是如此。
總的來說,暫且如果按照目前的消費量保持下去,求這塊還是有一定缺口的。所以未來幾個月至少是在中秋之前,雞蛋價格會隨著往年的慣例,隨著各大節日杠桿效應和其他突發事件,以及正常的供求關系而趨于平穩震蕩之勢,即在沒有外因的情況下小幅波動,遇外因則波動大一些,但不會如大多數人預計的那樣會暴漲狂漲,除非通貨膨脹到了一個極點,除非糧價到了一個極點,除非普通人收入增加到一個極點。
總之,行情和利潤不一定成正比,飼料、疾病、淘汰雞行情、雞雛價格等諸多因素都會影響利潤的高低。而這些因素無疑和管理,還有我們對市場的準確把握密不可分,所以我們現在應該做的就是加強管理,及時準確地把握住各個層次面的信息,學會順應市場,駕馭市場。
此外,筆者提醒廣大養殖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來面對市場的起落,在保持原有規模的基礎上,千萬不要盲目投入資金擴大生產,加強管理,減少開支和不必要的損失,還可以在規模化和集約化上下功夫。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