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奶牛在妊娠后期(干奶期和圍產前期)干物質采食量大幅度下降,所以在泌乳初期能量攝入嚴重不足。母牛產犢后即開始產奶,營養需要迅速上升,消化機能也開始慢慢恢復,干物質采食量逐漸上升,但恢復和上升的速度很慢,遠遠低于營養需要上升的速度,致使采食量的增加嚴重滯后于產奶量增加的高峰,導致奶牛處于代謝負平衡狀態,特別是高產牛這種情況很嚴重。能量負平衡的結果最終導致泌乳高峰期的產奶量下降,高峰期所能維持的時間縮短,母牛的產奶潛力不能充分發揮,使整個胎次的產奶量大幅度下降。這時奶牛動用體脂肪來滿足產奶的能量需要,使奶牛的體重下降。大量體脂肪被用于產奶,使奶牛繼發脂肪肝甚至酮病的危險性大大提高。
提高奶牛機體能量的方法與措施
增加動物采食量
改善日糧的適口性,增進母牛食欲,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產后母牛能量進食水平低的問題。但產后母牛消化機能的恢復是一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因而,通過此途徑解決上述問題的程度有限,不能完全解決問題。
調整飼料的粗精比例
通常用增加日糧中精料比例的辦法來提高日糧能量濃度,但會帶來纖維消化率降低、乳脂下降、瘤胃功能紊亂、膨脹癥及酮病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