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衛生質量問題使我國養殖業面臨國內外市場的嚴峻挑戰
1. 國內消費者對畜禽產品的信任危機
食品安全成為消費者日益關注的一個問題,并且越來越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欲望和消費信心。在上海的“瘦肉精”事件、河北的“紅心”鴨蛋、“致癌”多寶魚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人們都不敢消費相關產品,造成產品大量積壓和大幅度降價,不僅給相關產業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而且使整個產業陷入困境。由于濫用藥物特別是抗生素,已經出現養啥怕吃啥的信任危機,直接導致消費者對畜禽產品產生了信任危機,養殖業正面臨嚴峻挑戰。
2.畜禽產品的安全衛生質量問題成為制約我國畜禽產品擴大出口的瓶頸
由于畜禽產品存在安全性等問題,從1994年以來,我國的豬肉、牛肉幾乎不能進入美國市場;歐盟至今仍禁止進口我國的豬肉、牛肉和禽類產品;日本和韓國寧可舍近求遠從其它國家高價購買,也不從我國進口低價的偶蹄動物產品;俄羅斯需要大量進口肉類,但是,對我國肉類安全衛生質量不信任,給我國的進口配額遠遠低于其它國家。我國豬肉進入俄羅斯市場后不準鮮銷生賣,必須從口岸直接運到加工廠加工成熟食才能銷售。從歐美等國進口的豬肉則可以直接銷售。
近幾年來,我國出口的動物源性食品因為安全衛生質量問題引起的退貨、銷毀、甚至封關的事件越來越多,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你的價格再低廉,別人也不要,也難以進入國際市場。
尋找一種無毒副作用、無耐藥性的新型抗菌劑和抗病毒藥物,尋求一種輕松穩固的以提高機體抵抗力為基礎的保健模式,排除傳染性疾病對民眾健康的威脅和對社會的沖擊,解決“毒肉”、“毒魚”、“毒蛋”、“毒奶”等困擾人類的問題,是當前醫藥科學界和養殖業的重大課題和緊迫任務。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