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30日晚,中國農業部公布,經國家口蹄疫參考實驗室確診,四月十五日發生在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鄭路鎮牟家村聰聰奶牛養殖小區的口蹄疫疑似疫情為A型口蹄疫疫情。 疫情發生后,農業部、江蘇省人民政府按照有關應急預案要求,及時組織做好疫情處置工作,對疫區實施了封鎖和消毒措施,發病及同群牛已全部撲殺并做無害化處理。目前,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背景資料:
什么是A型口蹄疫
口蹄疫是牛、羊、豬等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人也可感染,是一種人獸共患病。豬口蹄疫的臨床特征是在蹄冠、趾間、蹄踵皮膚發生水皰和爛斑,部分病豬口腔粘膜和鼻盤也有同樣變化。有一種單純性豬口蹄疫,只引起豬發病,牛、羊極少感染發病,其癥狀和一般口蹄疫相同。
口蹄疫的病原體是口蹄疫病毒,分為7個主型,即甲型(A型)、乙型(O型)、丙型(C型)、南非1型、南非2型、南非3型和亞洲1 型,其中以甲型和乙型分布最廣,危害最大,單純性豬口蹄疫是由乙型病毒所引起,以各型病毒接種動物,只對本型產生免疫力,沒有交叉保護作用。
口蹄疫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很強,不怕干燥,在自然條件下,含病毒的組織與污染的飼料、飼草、皮毛及土壤等保持傳染性達數月之久。糞便中的病毒,在溫暖的季節可存活29-33天,在凍結條件眄可以越冬。但對酸和堿十分敏感,易被堿性或酸性消毒藥殺死。本病的臨床癥狀較有特征,結合流行情況,一般可以確診。為了確定口蹄疫的病毒型,與豬水皰病區另,必須進行實驗室檢查。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