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類:豬下痢癥候群
2.1 乳豬腹瀉
2.1.1 出生后1~3天發病,拉黃色含凝乳塊的稀便,迅速死亡→查仔豬黃痢,脂肪性腹瀉。 2.1.2 出生后3~10天發病,灰白色腥臭稀便,死亡率低→查仔豬白痢,輪狀病毒感染。 2.1.3 出生后7天左右發病,血樣稀便,死亡率高→查仔豬紅痢,壞死性腸炎。
2.1.4 上吐下瀉,大小豬都發病,病程短,死亡率高→查傳染性胃腸炎或流行性腹瀉,中毒。 2.1.5 冬春發病、水樣腹瀉,快速脫水,乳豬多發→查輪狀病毒感染,低血糖癥。 2.2 保育豬及肥豬拉稀
2.2.1 潮濕季節多發,高燒41℃左右,便秘或腹瀉,耳朵、腹部紅斑→查仔豬副傷寒,豬瘟。 2.2.2 2~3月齡豬拉黏液性血便,持續時間長,迅速消瘦→查豬(下轉第13頁)(上接第12頁)血痢,腸炎。
2.2.3 上吐下瀉,大小豬都發病,病程短,中大豬死亡率低→查傳染性胃腸炎或流行性腹瀉,馬鈴薯中毒。
第二類:母豬繁殖障礙及產后無乳癥候群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