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菲律賓一飼料廠家聽說普瑞納采用了一個新的生產工藝,因為國外飼料廠家之間的溝通不像我們國內廠家間交流比較多。所以具體普瑞納的新工藝是怎么弄的,他們也說不清楚,大概情況是這樣的,在配料混合后進待制粒倉前增加一個篩子(注:不同于我們有些廠家用的成品檢驗篩)把配合粉料中的一些添加的微量元素和一些很細的料篩下待用,粗的粉料進顆粒機制粒、冷卻后粉碎再與前面篩下的細料混合。
他們的用意也就是不想把預混料中的維生素之類的進顆粒機高溫加熱破壞營養成分。但在具體操作上還是有些問題,因為篩下的細料中也有一些大宗原料如玉米、豆粕粉碎下來的很細的料。而且總覺得他這樣做對配方的完整性有很大的問題,估計普瑞納也是根據現有的生產線進行的一些小的改造。我仔細的考慮了一下,如果是新建生產線的話,那剛開始一次配料時,那些預混料、石粉、氫鈣之類的原料完全可以先不添加,等制粒冷卻粉碎后進行二次配料混合。效果要比那好很多。
我想請教的是對于顆粒機的調質對微量成分的破壞究竟有多大?微量成分不參與調質從生產工藝上來說我們可以做到,但意義大嗎?歡迎營養學專家答疑,并歡迎大家各抒己見。謝謝!
這個帖子在營養配方里發了,但跟帖很少,希望在這里能得到大家的意見。
mygwj 于 2009-4-27 06:44 補充以下內容
大伙們,發表點意見啊!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