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國之利器、民之根本;
放在國際空間領域,糧食意味著五場戰爭:政治戰爭,地緣戰爭,金融戰爭,產業戰爭和最綜合國家利益和國力民生的經濟戰爭。在糧食能源新政方面,我國通過多年的農業發展,糧食儲備豐富,做到了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不再受其他國家通過糧食能源供應中斷的威脅來裹挾政治的無理要求,使我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不在為糧食能源的斗爭游戲規則來調整以謀求長期穩定關系。
糧食的極大豐富在解決我國人民溫飽方面做出極大的保障,也為提高人民業已豐富的物質生活提供了可靠保障,糧食吃不了可以拿出來作為飼料喂養牲畜家禽,可以提供更多的動物蛋白來提高人民身體健康的素質水平。這些都應在國家利益層面上整合其資金優勢、市場優勢和技術服務優勢,謀求糧食能源不浪費為前提條件,再結合當前中國的經濟需要而發展的,所以我建議短期、中期和長期的若干飼料業發展的謀略:
短期對策:加大對飼料產業資金項目和金額的批復;鼓勵外資信托、國企資金信托和民間資金通過能源產業基金投放;特別是面向中小型飼料企業。整合中國市場和世界最大的能源技術服務資源,采取減稅、低息貸款、進口放寬等措施,加大混合所有制和民企的境外市場開發補充國內市場的不足。
中期謀略:推進地域之間的消費聯盟,優先運營聯盟樞紐工程計劃,應對飼料原材料價格受市場操縱帶來較大波動的風險。推進飼料企業農業合作進程及其多邊合作,采取多種新型飼料可替代與補充產品的研發工作,推進飼料業向更加健康、環保方向發展。
長期方略:國家農業相關部委主導中國飼料原料儲備措施的成立和運營,將資源儲備、產能儲備、資金儲備和資產信用儲備政策逐一制訂出來,確保原料在緊急狀態下的調控。推動畜牧業區域性能源信用體系的核心構成,積極參與從上游企業到最下游企業之間的信用進程。建立和推進國家各大飼料產業基地的建設,拋開地域經濟利益觀念促進這些企業基地間地緣共同體的長期穩定合作。
企業之間的利益博弈
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飼料行業面臨著挑戰,飼料產業將進入調整時期。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飼料行業監管力度的加大,大中型飼料企業和知名品牌飼料企業會有長足的發展,而小型飼料企業數量可能會大幅度減少,強者逾強、弱者淘汰的局面更加突出。
毫無疑問,上述困境是我國飼料行業改革不到位的一些表象。中國的飼料產業因而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企業生產成本大幅上漲,在當前的經濟調整期里尤其明顯。國家各職能部委決策不到位,質量監管不到位,又沒有合理定位措施,因此解決不了上述幾個個層面的困境。
人們盼望著具有產業決策、質量監管、行業合理定位與各利益集團調控新的部委的成立實施有效監管新政。但是我們很高興的看到,中國將成立國家級新政府機構——國家食品安全委員會,將由一位國家領導人領導,級別高于各個部委,以協調所有食品安全部門。今后食品安全標準將被統一,不能政出多門。綜合協調的聲音只有一個,即國家食品安全委員會,它對國家宏觀食品安全戰略作研究,出了事故后劃分責任。國家食品安全科學技術委員會、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委員會,和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委員會,成為國家級食品安全委員會“技術性支撐機構,這是中國對于食品質量監管邁出的極其重要的一步。偽配合6月1日食品安全法相應地做出的戰略調整,這對于我們飼料產業來說是一件好事,帶上緊箍咒的企業結束無序競爭造成的巨大資源浪費與風險的可能性,對企業規范化發展形成一個較為嚴格的政策環境。加強行業的監督與管理讓我們看到中國飼料行業的美好未來,是開辟了一條中國飼料企業引領未來的光明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