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99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料] 別拿”拉動內需"掏空農民的“錢袋子”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9-4-20 22:14: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別拿“拉動內需”掏農民“錢袋子”轉帖:四川新聞網

    據4月16日中國新聞網一則《報告稱中國農民生活消費水平落后城鎮至少十年》的新聞,內容是關于如何消除這種差異,只是其方案未免有點天方夜譚了。報道中指出,要拉動內需,最大的潛力還是農民;要縮小城鄉差距,當務之急要將農民的“錢袋子“打開”。
    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案也能出現在“農村 經濟綠皮書”中,說好聽點是不切實際,說不中聽點便是扯談!要農民消費,這絕對可行,全國8億多農民也都希望自己生活水平好點,消費水平高點。可是,今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率僅為百分之六,較去年下降兩個百分點。收入減少,開支在物價回暖下自然會有所增加,在“負增長”的情況下,農民拿什么去消費?而且,退一步講,假如農民拿著錢去消費了,那么“后顧之憂”誰來解決?由政府部門呢?如果這樣,那么拉動內需的錢財最終進入的還是一些商家手中,政府財政會更加緊迫,而農民的生活也會出現問題。
    從消費券、旅游券、購房券到家電下鄉、汽車下鄉,哪一樣不是高舉“拉動內需”的大旗,可是最終的結局不甚理想,各種“券”農民并不買賬,而各種“下鄉”產品的價格和質量更鬧出不少令人詬病的新聞。說到底,便是一些唯利是圖的“商業機構”找一些“代言人”,以“拉動內需”為名,將政府和農民的錢財“騙”到自己口袋!
        中國有句古話,叫“將欲取之必先與之”。又有人說:“雞毛出在雞身上。”便是這個道理,經濟危機的情況下,任何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尤其是一些“商業機構”,如果此時還以“謀暴利”為己任,還是趁早“歇菜”吧,否則,農民不買賬,消費者不消費,最終有苦不能言的終究是你們自己。同樣,要想拉動內需,就要給農民實在的優惠,而不是打農民本來就少得可憐的“錢袋子”的主意,譬如不少評論家建言的“直接降價”,便是不錯的建議。     “拉動內需”的說法本身就誠意不足,是為達到某些人的“非法企圖”的一個“莫須有”的借口,有沒有拉需拉動,并不是說出來,而是要可以通過“療效”看出來的。如今,“內需”拉了那么多次,經過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657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1%,比上年同期回落4.5個百分點,可見有些謊言總是“不功自破了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xuhua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22:2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离岛区| 兴和县| 青岛市| 锡林郭勒盟| 宁河县| 眉山市| 景谷| 兴山县| 盘山县| 松原市| 临洮县| 东安县| 彭山县| 闵行区| 漯河市| 湘西| 隆安县| 垣曲县| 烟台市| 桂阳县| 布拖县| 同仁县| 延边| 呼和浩特市| 鲁甸县| 两当县| 乌鲁木齐市| 汪清县| 栾城县| 马鞍山市| 满洲里市| 尼木县| 顺昌县| 兴海县| 赤城县| 玉山县| 监利县| 东明县| 德庆县| 故城县| 班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