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脫肛綜合癥
雞脫肛指直腸部分(泄殖腔)翻出肛門之外的一種綜合癥,是蛋雞的常見病,高產蛋雞多發,尤以當年蛋雞多。如不及時治療,影響蛋雞產蛋量,甚至引起死亡,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一、發病原因
1、日糧中蛋白質水平過高、鈣、磷、維生素A和E等含量不足,比例失調,導致蛋雞提早產蛋,輸卵管狹窄、啄肛等。
2、蛋雞開產前光照時間過長,強度過大;雞群擁擠,意外驚嚇應激,舍內外環境條件差等,導致蛋雞提前產蛋,肛門外翻。
3、蛋雞長時間腹瀉不止,體況過瘦或過肥,持續高產等引起輸卵管外翻脫出。
4、雛雞階段未斷喙或沒有科學斷喙,到達產蛋年齡,蛋雞自啄或互啄引起脫肛。
二、臨床表現
患雞病初肛門周圍的絨毛濕潤,有時從肛門內流出白色或黃色粘液,以后有3—4厘米的肉紅色物質脫出肛門,時間一長脫出的物質變成暗紅色,如不及時治療,可引起炎癥,水腫和潰瘍,還易被雞群啄傷內肛而引起死亡。
三、預防措施
1、蛋雞育成期嚴格控制日糧用量,特別要控制蛋白質的含量,保持中等體況。產蛋期要加喂足夠的青飼料,日糧中加胡蘿卜、苜蓿和適量的維生素AD粉,1%—2%生石膏,1•5%—2%食鹽和0•03%硫酸鎂溶液等優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飼料。
2、育成雞光照每天8—9小時,不宜超過11小時;產蛋雞每天光照14 -16小時,不超過17小時。光照強度以雞能看見飼料和飲水為宜。生產中雞群按大小強弱分群飼養,飼養密度每平方米5—6只為宜。
3、雛雞在6—9日齡采用斷喙器將上喙切除1/2,下喙切除1/3。30日齡再檢查1次,實行補斷。
4、保持雞舍環境安靜,潔凈干燥,通風流暢,防備鼠及各種噪聲驚擾影響產蛋而脫肛。
四、治療辦法
1、蛋雞剛脫肛時,脫肛部分露出不大,可用高錳酸鉀溶液或硼酸水洗凈送回去,每天處理3—4次,并在肛門表面撒上磺胺粉或土霉素,金霉素等抗菌消炎。
2、蛋雞脫肛嚴重時,用溫水洗去脫肛部泥土糞便,再用3%明礬水洗凈后熱敷時在肛門要隔上一層清潔的干布,并不斷活動,然后用手托消毒紗布將脫出部分送入泄殖腔內,最后用脫脂棉蘸酒精涂于肛門周圍進行消毒。
3、藥物治療。用補中益氣丸加工成綠豆大小的粒,外面包以面食,每天3次,每次3克,連用2天。或每天給雞每次服土霉素1片,每天3次。可用黨參、黃芪、白術各7•5克,炙甘草、柴胡、升麻、當歸各5克,陳皮4克,可枳殼3克,煎汁去渣加入紅糖500克,拌均喂服。
4、在治療期間不讓雞產蛋并減少排糞,喂精料和1:1000高錳酸鉀溶液。保持環境安靜,干燥溫暖,供足飲水。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