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經濟處于1930年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和金融危機,宏觀經濟上,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即相對收縮,金融和能源危機導致各行業生產成本急劇上漲,各國央行面臨著通貨膨脹壓力增強與經濟成長減緩的困境。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種國際經濟惡化的狀態雖然經中國有宏觀調控機制的政經體制和龐大市場加以緩沖,仍然表現為中國當前的外貿出口下滑、生產成本上漲、國內市場疲軟、樓市資產縮水、產業資金鏈斷流、償債能力下降、企業虧損甚至局部性破產倒閉等,中國不得不面對現實,進入所謂的經濟調整期。
中國飼料行業這些年的快速發展,得益于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騰飛和相當大程度得益于中國社會的低成本擴張經濟戰略,由此也就構成了中國飼料業發展的契機。這次世界范圍金融惡化和經濟衰退有可能使中國的低成本擴張經濟戰略不復存在。中國作為全球“制造工廠”的經濟角色面臨著生死大考。中國如何盡快走出經濟調整期?因此,在目前的經濟非常時期,飼料業更有必要進行產業、市場到創新和技術儲備等方面的改革。所以,我認為若解決飼料行業目前的若干困境,探索其解困之對策,一起推動中國飼料業改革的決心。
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畜牧產品的消費國, 據世界糧農組織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肉類總產量已經占據世界總產量的30%左右。人均消費量為48公斤,大大超過世界人均37公斤的水平。我國既可謂肉類生產大國,又是消費大國。如此大的市場份額我們已經成為了舉重若輕的角色。但是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我國食品行業的硬傷。近年來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不僅讓企業內銷深受其害,而且讓食品行業遭遇信用危機,制約了國外市場對我國食品的進口需求,難以再在國外市場開疆裂土有所作為。而且還遭遇多方圍追堵截,困難重重、險境不斷。如今又逢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各國消費水平下降,人民也緊縮口袋,對消費食品方面一要看質,對出產地的重視情況發生轉變,二是尋找替代品,對價廉物美的替代動物蛋白的需求有了很大的認識,由此產生的雙抑制心理對畜牧養殖業造成了一定的壓力,而作為肉食品的上游企業,飼料業也受到了也很大程度的影響。
在這種困境中,我認為飼料行業需要在兩個層面進行戰略選擇:
(一) 多方面促進合作,把其重點放在品牌張力與品牌延伸共同發展的方面來
對于中國近二十年來作為飼料開拓的后來者而發展與國際飼料業巨頭之間的博弈來看,中國可以說是異軍突起,他不光得益于中國出于民生大計方面的考慮,而對這個行業的發展的重視的一面,還得益于世界大環境下中國企業奮發圖強的一面。國家的食品消費俱樂部,一方面積極要求中國畜牧養殖業參與到食品消費國際市場的競爭,更從另一方面參與和修改按照我們自己制訂好的游戲規則。
依據經濟學理論來看,目前的主要經濟活動是靠實力來制定利己的游戲規則,食品和石油一樣既是國際貿易的對象,也是國際博弈甚至沖突的目標。隨著食品消費參與者數量增加,參與者之間的利益側重點、不出力而搭便車甚至背叛等情形將復雜化,隨著參與者數量的增加,合作的前景在逐步減少。中國飼料業行業崛起,并非一帆風順的。中國在這一層面上的困境,無法回避,必須正視,力求正解。
在如此復雜的危機困境中,中國飼料企業的對策應側重為先求品牌張力再求品牌延伸:
(1)以地區經濟合作形式與更多具有實力的共同利益合作伙伴進行雙邊戰略合作或協作;
?。?)以地區共同體(農業合作化)形式加強多邊合作;
(3)催生上下產業鏈之間的消費聯盟,打造聯盟性質的企業航母和結構鏈;
(4)以農業特有的國家扶持條件作為與其他行業的戰略合作,化零和博弈為合作博弈;
(5)積極參與到有關行業發展大計的法規制訂上來,以共同努力來化解產品行業危機;
?。ǘτ谂c其他競爭對手博弈時,共同利益一定大于產業效益。
飼料業在當前危機下,國外紛紛通過嚴格本國制度法規替代貿易保護實施的戰略遏制,這是一個問題,更是一個機遇。我們要按照食品安全戰略利益為重、產業效益為次的原則,修正“遠交近攻”的思想,實施“近交” 合縱連橫的合作,有效的降低運營成本,有力的掌控企業發展布局,提升策略所發揮的能效性。構成大型飼料企業國內合作發展與中小型飼料企業地區之間的合作發展的良好前景。我們和多企業由于種種原因錯過了多次優先合作機會,如果由過于追求個體公司短期效益而至地區行業發展綜合前景于不顧,那無異于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如今在行業前景不是很景氣的情況下最需要的是抱團取暖。加強地區間的地緣優勢,更是地緣漸進發展的極好商機,這些需要我們職能部門去推動。如果能夠成為我們相關職能部門的戰略決策,無疑他將會成為以短期行業效益代價換取飼料行業安全發展長遠效益的典范,以合作博弈贏得零和博弈。所以我們盡量以大局為重化零和博弈為非零和博弈和合作博弈,合作共贏。打造區域品牌的張力與延伸的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