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ieming 于 2011-4-25 14:01 編輯
牛胎衣不下也稱胎衣滯留,是指母牛分娩后經過8~12小時仍排不出胎衣。正常情況下,母牛在分娩后3~5小時即可排出胎衣。
牛胎衣不下,在初期一般不會出現全身癥狀,兩天后,停滯的胎衣開始腐爛分解,從陰道內排出暗紅色混有胎衣碎片的惡臭液體。腐爛分解產物若被子宮吸收,可出現敗血型子宮炎和毒血癥,患牛表現體溫升高、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泌乳減少等。
牛胎衣不下的治療方法很多,概括起來可分為藥物療法和手術剝離法兩種。
藥物療法。可在母牛皮下或肌肉注射垂體后葉素50~100國際單位(最好在分娩后8~12小時注射,如超過24小時,則效果不佳),也可注射催產素10毫升100國際單位或麥角新堿6~10毫克。
手術剝離的方法。要先用溫水灌腸,排出直腸中的積糞,再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外陰,然后用左手抓住外露的胎衣,右手順陰道伸入子宮內尋找子宮葉,用拇指找出胎兒胎盤的邊緣,將食指伸入胎兒胎盤與母體胎盤之間,把它們分開。在胎兒胎盤被分離一半時,用拇指、食指、中指抓住胎衣,輕輕一拉,即可將胎衣完整地剝離下來。操作時須由近及遠、循序漸進,越靠近子宮角尖端越不易剝離,尤需細心,力求完整取出胎衣。
預防牛胎衣不下,可在母牛分娩破水時接取羊水300~500毫升,在分娩后立即給其灌服,這樣,可促使母牛子宮收縮,加快胎衣的排出。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