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作物秸桿內含有一定的的粗蛋白、粗纖維、氨基酸等多種營養成分,卻不易被牛、羊、兔、雞、鴨、魚等禽畜直接吸收利用。秸桿生化蛋白飼料技術就是利用微生物改變秸稈的物理、化學性質,把農作物秸稈發酵為動物容易消化吸收的單糖、雙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質,從而提高飼料的消化吸收率。在秸稈生物處理過程中還產生并積累大量營養豐富的微生物菌體蛋白及其它有用的代謝產物,如有機酸、醇、醛、酯、維生素、抗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增加,使飼料變軟變香,并含有多種消化酶、多種維生素B、D、E 等和生長因子,能增強動物的抗病能力,刺激其生長發育,有些代謝產物對飼料還具有防腐作用(如乳酸、醋酸、乙醇等),能延長飼料保質期。通過發酵處理秸桿的粗蛋白、氨基酸平均水平提高40.6%和95.8%,精氨酸、胱氨酸、組氨酸水平大幅提高,糖、脂肪含量增加,這樣將秸稈的利用擴展到了豬、雞、鴨、魚、牛、馬、羊等幾乎所有畜禽。發酵后的秸桿與玉米,豆粕,維生素,微量元素等混和配制成全價飼料經顆粒飼料機壓制成顆粒飼料適口性好,動物采食量大,便于儲存運輸。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