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氣囊炎的病因探討與治療方案
隨著養殖業的高度密集化和我國落后的養殖管理現狀,養雞變得越來越難。疫苗防過照得,呼吸道防不勝防,正用著大桿藥就出現包心包肝,球蟲腸炎藥一批雞不下三遍,最后料肉比是持高不下。十年二十年的養殖經驗不如剛養時。你是否也正在為此煩惱,困惑呢?讓我們把身邊的這些麻纏病講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本人交流博客:http://hi.baidu.com/szh345)
這幾年全球氣侯突變,我國也是南方經歷了百年不遇的雪災,北方出現了建國以來最為嚴重的旱情。大環境的變化也把肉雞疾病中一個很普通的疾病推波助瀾到風口浪尖上,那就是現在肉雞中無人不知道的氣囊炎。此病并非新病,很早就有,但是卻在這兩年出現了足以讓養殖戶,雞頭與獸醫們頭痛至極,甚至為它而對養雞心灰意冷的地步。因此本人就氣囊炎這個病先談一下個人的看法,希望能夠對您有用。
在去年一年的肉雞跟蹤管理與治療過程中,本人發現本病最大的原因還是與飼養管理中的通風和濕度這一因素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夏天通風較好的情況下,本病的發生比例較低,只有個別嚴重管理不當,通風不良,濕度過大時,后期會出現嚴重的氣囊炎,并且最終大多以機體出現嚴重的菌血癥,敗血癥而不治身亡。而到了去年冬天,我國大部分地區長期無雨無雪,造成空氣干燥,濕度過低。當雞農接過小雞后,一味為了升溫,而更使雞舍內濕度過低。因而在這樣的環境中,小雞長期處于干燥的時候,會出現粘膜干燥,并且干咳,而這種情況下是無論用多好的治療呼吸道的藥物都是無濟于事的。7日齡的新支苗和14日齡的法氏囊苗更能加重呼吸著的發生,并且由于濕度過低,給點眼和滴鼻這兩種免疫途徑都埋下了免疫失敗的可能。長期的呼吸道,加之三周齡的換料和防疫(一是應激,二是飼料質量開始下降,動物蛋白的增加使細菌含量超標),給大腸桿菌的生長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各種病因的存在使新城疫的抗體開始水平下降并且參次不齊,而新城疫抗體水平的下降更加劇了大腸桿菌等各種病原體的生長。
本病最明顯的癥狀就是長期有呼吸道癥狀,到后期的時候“呼?!甭晣乐亍S捎谇蓊愄厥獾钠鞴贅嬙欤诖竽c桿菌的混合感染時,氣囊病變明顯。主要表現為氣囊混濁,有小氣泡,心包積液混濁,嚴重者氣囊內形成黃色干酪物。因為氣囊上沒有毛細血管,所以后期無論用什么大腸桿菌藥物都收效極微。
本病并不是無法可防,而防制的最好辦法還是從飼養管理下手。在二十日齡前期盡最大限度的保持雞舍內環境的濕度,掌握原則:寧大忽小。因為我們防疫的疫苗大部分為凍干苗,而這些疫苗是靠粘膜來產生局部免疫的,所以當空氣濕度較低時,不但免疫效果極差,而且很容易出現呼吸道癥狀。另外在做疫苗的時候,我們除了提高雞舍內濕度外還可以在做疫苗的前,中,后三天用“激活”配合飲用。這樣不但可以提高疫苗的抗體水平和整齊度,而且能夠降低免疫空白期發生疫病的機率。
本人交流博客:http://hi.baidu.com/szh345
| |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