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奶業協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奶業協會資深顧問王丁棉通過多方調查得出結論:目前國內的奶粉庫存在30萬噸左右,這些庫存的奶粉多為去年11月至今年2月份生產。而隨著天氣轉暖,北方奶粉主產區——內蒙古、新疆、甘肅、黑龍江等地的產能將在4月下旬至5月份釋放,“原有的庫存沒有消化完,新的產能如何消化?”王丁棉說,北方主產區奶粉產量占據全國80%左右的產能。
上述中乳協負責人也表示,目前國內奶粉庫存量依然很高。
奶牛的主要來源地除陜西外,還包括甘肅、青海和寧夏,“規模大一點的屠宰場每天屠宰量在100頭左右”。
奶粉庫存居高不下導致原料奶價格暴跌,奶農無奈之下宰殺奶牛……三聚氰胺陰魂不遠,國內乳業產業鏈的神經再次緊繃。
昨日,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下稱“中乳協”)一位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國家有關部門正商議該協會提議的第二輪10萬噸奶粉收儲計劃。對于乳業的反常現狀,業內人士分析,若第二輪收儲得以實施,有望遏制目前蔓延的奶牛宰殺潮。
中乳協理事長宋崑岡上月中旬曾透露,希望會員企業協助工信部、商務部、財政部做好5萬噸奶粉的收儲工作。據了解,前期第一輪的5萬噸奶粉收儲工作已經完成。
上述中乳協負責人表示,第二輪10萬噸收儲計劃亦由該協會提出,有關部門目前尚在討論該項提議,但具體收儲方式和實施時間仍未確定。
一位接近中乳協的人士稱,新收儲計劃與國內高居不下的奶粉庫存密切相關,是中乳協根據旗下乳品會員單位反映的情況而制訂出的,“收儲計劃很有現實意義,但時間非常緊迫。”
以乳業大省之一的寧夏為例,雖然寧夏乳品企業沒有和三聚氰胺沾包,但該省僅奶粉庫存量就達8000余噸。甘肅省農牧廳也稱,省內“奶企產品積壓嚴重”,該省肅州區一乳企截至2月15日奶粉庫存量就達700余噸,而部分奶粉和純牛奶已臨近保質期。
謀易:在2007年飼料行業高度享受了奶業爆發式增長帶來的利益時,大批并不熟悉反芻飼料的飼料企業,匆忙進入奶牛飼料領域,而奶牛飼料參次不齊,好的賴的都能賣出去。如今,奶業因三聚氰胺事件受重創,東北的反芻飼料更是驟降40%以上,反芻飼料遇到了歷史上最嚴寒的冬天。在雙城等奶牛養殖大縣,畜牧局甚至公開呼吁、鼓勵奶農舍棄濃縮料、配合料,改用預混料甚至是添加劑,或者根本就不使用企業生產的飼料,直接使用豆餅等“老三樣”,當然,這也是矯枉過正,中國的乳業何時能夠振興?乳業行業集體潛規則行為終于帶來了集體的苦果共享,何時,乳業才能走出低谷?
有一位朋友說的好”地球是圓的,你的所作所為將來都會有回報“
當然,我們并不希望飼料行業也重蹈覆轍。據我的觀察,很快,獸藥行業也要為集體的不規范買單了,今年已經出露端倪了。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