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260|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蛋雞熱應激及其調控措施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9-4-4 14:22: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入行 于 2009-4-4 18:04 編輯

    朱王飛 錢勝峰 華棣1
    (1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9; 2 江蘇牧羊集團有限公司)

        環境,尤其是高溫環境是影響蛋雞生產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蛋雞由于被羽豐厚體溫高、代謝旺盛且皮膚無汗腺等生理特點,在高溫環境中蛋雞的生產力極易受到嚴重影響,表現為采食量和產蛋量的降低,嚴重時造成雞體死亡。
    1 熱應激
        1936年加拿大學者Sely根據大量研究工作提出了應激學說[1],指出應激(Stress)是指動物機體對外部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產生的非特異性應答反應的總和。
        熱應激的目的是為了動員機體的防御機能克服應激源的不良作用,保持和建立機體在極端條件下的穩態,因此,應激反應是機體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適應性的生理反應。
        蛋雞生產中,影響其正常生理活動和生產的應激源很多,環境因素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蛋雞深部體溫為(41.5±0.5)℃,比其它動物高3~5℃,每千克體重耗氧量和散熱量比哺乳動物大2~5倍,考慮到生產實際及雞本身的體溫調節能力,在蛋雞生產中多規定稍寬的溫度范圍,一般5~28℃基本上能滿足其產蛋需要,也就是當溫度超過了28℃蛋雞就已經進入了熱應激。
    2 熱應激對蛋雞的影響
    2.1 對呼吸的影響
        在正常的飼養管理條件下,蛋雞產蛋的最適溫度范圍為13~23℃,成年雞正常呼吸是20次/min,這時機體的產熱等于散熱,蛋雞的生產力最高。當環境溫度過高時,雞體散熱出現困難,體溫上升,為及時散發熱量,蛋雞會減少運動,常呈蹲伏狀,或將翅膀張開懸掛于身體兩側站著,以此擴大體表面積,機體開始進行散熱調節,即通過加強外周血液循環和皮膚毛細血管舒張等方式增加散熱量。Teeter(1986)報道,在熱應激時雞體的呼吸頻率從等熱區的25次/min猛增到150次/min; Kampon(1981)報道,產蛋雞在35℃以上時,代謝率明顯上升。當氣溫接近或超過皮溫時,非蒸發散熱(傳導、對流、輻射)所起的作用逐漸減少,而主要以呼吸道蒸發散熱為主。當深部體溫升高至41~43℃時,就開始熱性喘息;當體溫達44℃時,最高呼吸頻率可增到200次/min以上(汪以真,1992)。出現熱性喘息是過熱的預兆,此時必須采取降溫措施,否則體熱平衡受到破壞,蛋雞將會死亡。
    2.2 對血液循環的影響
        熱應激時,雞心律提高,血液循環加快,外周血管擴張,身體外表、上呼吸道和腹部肌肉中的血液量增加。而內臟和卵巢的血液供應量減少,這樣的血液分配有利于散熱,但卻使體內營養成分的吸收和利用受到限制。吳慶鵡(1990)報道當舍溫達到30℃時,雞體內的CO2濃度明顯升高,使血液中化學平衡向生成CO2的方向移動,導致H+濃度降低,出現呼吸性堿中毒。
    2.3 對蛋雞內分泌學的影響
        熱應激引起機體內分泌的生理失調,這是造成蛋雞生產性能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高溫導致下丘腦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和垂體前葉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減少,所以促卵泡激素(FSH)、促黃體激素(LH)和催乳激素生成減少,從而影響了卵泡的生長發育、成熟和排卵數的減少。
        熱應激時雞的甲狀腺萎縮,重量減輕,機能減弱。由于高溫的影響而造成血液中甲狀腺素含量減少,通過影響代謝產熱而影響產蛋性能,雌二醇的分泌率明顯降低(傅玲玉等,1988),這表明熱應激時生殖器官的活動被抑制。在急性熱應激時,皮質激素合成和釋放增加,血液中皮質酮濃度升高;腎上腺素分泌也增多,這會引起血管的收縮,使內腔器官血流量減少,從而影響消化系統正常的生理機能,導致產蛋率下降。
    2.4 對產蛋量和蛋殼質量的影響
        在高溫應激中,產蛋率隨溫度上升而下降,蛋型變小,蛋殼變薄變脆,表面粗糙,破蛋率增加,飼料利用率下降。Payen(1966)指出在21~30℃范圍內,氣溫每上升1℃,采食量下降1.6%,在32~38℃范圍內,氣溫每上升1℃,采食量降低4.6%。。可能是由于高溫流向卵泡的血液減少,同時采食量的降低,使能量、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等攝入不足,從而導致產蛋率下降。引起蛋重降低的可能性原因,曾有人進行過較全面的評價,認為氣溫超過26℃時,蛋重減少的原因80%是由于高溫的直接作用,使采食量降低,體重減輕,體脂大量喪失,不能合成足夠蛋黃中的脂類(Kampen,1981),另外20%的原因則是由于飼料中能量不足所致。因此Emmans(1977)指出,提高能量度可防止蛋重減輕。
    高溫引起蛋殼質量下降,趙健蓉等(1997)試驗,熱應激時蛋雞的采食量、產蛋率下降,蛋重變輕,蛋殼變薄,哈夫單位降低。Deaton等(1981)和Emerf等(1984)報道高溫可導致蛋殼變薄,這可能是由于高溫下形成蛋殼的CaCO3的量不足所致,同時高溫使流向輸卵管的血流量減少,血鈣水平下降,影響形成蛋殼的原料來源。
    2.5 對蛋雞免疫機能的影響
        法氏囊、胸腺、脾是雞的主要免疫器官,雞受到熱應激后免疫功能受到影響(Blalock,1989),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熱應激后免疫器官與體重之比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表明雞免疫器官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特別是胸腺最為嚴重。此外,熱應激降低血液中IgG水平及外源抗原的抗體滴度,增加異嗜性白細胞和淋巴細胞的比率(H/L)。
    3 熱應激的調控措施
        蛋雞處于高溫環境中,為適應高溫的變化,通過神經內分泌調節幾乎動用了所有的組織器官進行調整,以滿足其生存需要。其結果就是生產性能下降,這與人們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得經濟效益而集約化、專業化提高蛋雞生產水平形成很大的矛盾,因此對熱應激發生的機理、診斷,特別是如何調控熱應激的研究就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目前為緩解蛋雞熱應激反應,提高夏季蛋雞生產水平的措施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3.1 品種調控
        由于世界上大多數培育的家禽品種是在溫帶及氣候較冷的國家育成的,而這些品種在熱帶、溫帶的夏季高溫季節受炎熱氣候的影響,生產水平大為下降,在我國夏季高溫使產蛋率下降10%~30%的現象并不少見。一些學者認為培育耐熱雞群以提高自身的耐熱能力是家禽今后育種方向之一,我們可以選擇個體小,利于散熱的品種,在高溫環境中有利于抵抗熱應激。
    3.2 環境調控
        雞舍建筑是養雞生產和重要條件之一,舍內環境控制質量直接關系到蛋雞的健康與生產,在夏季高溫情況下利用現有條件給蛋雞創造一個適宜的生產環境。
    在設計雞舍位置時,應座北朝南,最好角度是南偏東,因夏季日照時間長,盡量讓照入雞舍的陽光最少,另外還可加強雞舍外圍的隔熱設計,選用新型建材提高阻熱,減少屋頂的熱幅射。同時積極做好舍內環境溫度控制,一般來說可增加風速加快對流散熱,加速水分蒸發,如縱向通風,濕簾通風或在舍內噴霧降溫。
    3.3 營養調控
    3.3.1 適當調整日糧配方:高溫環境下,蛋雞為減少產熱,采食量顯著減少,使必需營養物質攝入不足,導致生產力和健康水平下降。針對這種現象,適當調整飼料配方,飼料中采用高能量,高蛋白日糧,并適當提高礦物質,維生素濃度。在飼料調制上可用濕拌料或加喂青綠飼料,以促進采食、提高適口性。還可考慮日糧中使用一些脂肪代替碳水化合物作為能量補充,可降低雞的熱增耗。
    3.3.2 補充水分:另外隨環境溫度升高,雞體的飲水量和呼吸道水汽蒸發量隨之增加。充足的飲水可補充高溫下蒸發造成的水的損失,維持體內的理化環境,對調節體溫起著重要作用。
    3.3.3 補充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適量添加可明顯緩解熱應激對蛋雞及其生產力的不良影響。
    VC是國內外研究得最多的抗熱應激添加劑之一,它參與許多重要物質代謝,可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增強機體抵抗力。蛋雞由于在熱應激中體內不能合面足夠的VC,需要從飼料中獲得。很多研究表明,在熱應激中補充VC能明顯抑制體溫的上升,提高家禽的采食量,降低血液中皮質酮的濃度,增加骨骼中鈣的動員,提高機體免疫力,從而減輕熱應激對機體的影響。Njokn報道,在日糧中補充200μg/g的VC,能使蛋雞的產蛋率提高9%。傅德順(1999)報道在高溫時的飼料中添加100~150mg/kg的VC,可明顯提高蛋殼厚度,減少破殼蛋、薄殼蛋,改善蛋殼顏色,且可減少細菌的感染。
        VE是有抗氧化作用和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在高溫應激時有助于維持和提高抗體水平,增加抵抗力,促進采食,表現出明顯的抗熱應激的效果。Utomon等(1994)給遭受慢性熱應激的母雞日糧中添加500mg/kg的VE,持續1周,可明顯抑制應激期間產蛋量下降。
        此外,許多研究表明,在飼料中添加微量元素也能緩解雞體的熱應激,如添加適量的鉻。補鉻試驗證明,鉻對抗應激、提高生產性能、調節內分泌、增強免疫以及調節糖代謝等均具有一定的作用。 將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混合制成復合緩解熱應激物質,全面地改善機體的生理狀況,使其恢復到良好的體況,防冶熱應激效果更好。一些單位已經研制出了這類復合緩熱劑,許多試驗證明效果顯著。
    3.4 藥物調控
        采用無毒、幾乎無殘留的藥物來減少雞只的產熱及提高雞的抗應激能力,是最佳的選擇之一。
    3.4.1 抗生素:桿菌肽鋅(ZBA)因在熱應激中能明顯地降低雞的維持需要量,同時增強代謝率、提高產蛋量]。熱應激期間雞體主要是通過減少采食量和行為活動來降低體熱的產生,同時基礎代謝的降低也保證了采食的能量用在產蛋上。有人報道在飼料中添加桿菌肽鋅可提高產蛋率1.1%,而在飼料中添加桿菌肽鋅和維生素C的混合劑,可提高產蛋率5.2%。
    3.4.2 中草藥:在緩解蛋雞熱應激的添加劑研究中,中草藥由于藥性緩和,作用持久,無毒副作用及藥殘留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中草藥抗應激的研究表明:在一些補血、補氣,補陽類藥物中,確有提高免疫功能作用,象黃芪中的黃芪多糖能夠增強免疫活性和體液免疫功能(耿永鑫,1994)。劉鳳華等在蛋雞飼料中加入草藥添加劑,可明顯改善血液生化指標和血清酶的含量,顯著提高產蛋率。在抗應激中草藥添加劑中,除一些保健劑研究較多外,還有針對增加食欲促進消化吸收而配制的中草藥方劑。
        此外,一些藥物如鎮靜劑氯丙嗪、安定,解熱藥物阿斯匹林,還有在抗熱應激中使用最多的電解質,包括NaHCO3、NH4Cl、KCl、無機磷以及它們的不同組合等對緩解熱應激都有一定的效果。
    4 結束語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熱應激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進展。但由于熱應激對蛋雞的影響是十分復雜的,表現為全身性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應,所以今后還必須在全面掌握熱應激的特點的基礎上抗熱應激,尋找一種價廉而且完善的方法來克服蛋雞的熱應激反應。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飛翔★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9-4-4 18:04:36 | 只看該作者
    現在好了嗎?字體看著如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16:0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宁县| 吴旗县| 逊克县| 西盟| 陈巴尔虎旗| 和林格尔县| 蛟河市| 凤城市| 房山区| 连平县| 邮箱| 丰宁| 厦门市| 嫩江县| 建昌县| 乐清市| 建阳市| 卢龙县| 米脂县| 天祝| 什邡市| 临湘市| 阳高县| 莒南县| 阿克陶县| 温宿县| 安吉县| 丹棱县| 高雄县| SHOW| 遵义县| 同仁县| 茂名市| 从化市| 磴口县| 图木舒克市| 册亨县| 重庆市| 平江县| 新疆| 荥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