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社會高收入群體的不斷壯大,世界禽肉產業對此類客戶的消費需求日益重視,深加工行業在全球范圍內一躍崛起。盡管目前這一市場的發展速度在不同國家之間差異很大,但迄今為止,好像還沒有哪一個國家能比美國更能引領這一領域的技術潮流?! ∧壳?,雖然準確評估用于深加工的禽肉比重還比較困難,實地考察也不具備可行性,但是,由美國農業統計局和美國火雞聯合會共同發起的火雞公司烹煮食品市場調研活動卻從面給出了答案。結果明確顯示,該類產品的銷售比重已由1994年的略高于13%上升到2005年的大約23%。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美國的火雞公司在過去的兩年間,新開了3家烹煮食品加工廠;在過去的5年間,籌建了4家肉片切割廠。此外,現有的屠宰廠也不甘落后,紛紛添置了大量肉類分割設備。當然。肉雞行業亦不例外,同樣呈快速發展趨勢。
目前,美國家禽深加工業的發展重心主要定位在即食和即烹食品上。最近,國際家禽博覽會在亞特蘭大隆重召開。筆者有幸蒞臨現場.就設備制造商們應該如何順應市場潮流、推動行業進步與參展商們展開了廣泛討論。
1、提高生產效率
在本屆展會上,各類深加工設備最為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生產效率大幅提高。新款機器與舊款相比,功率更大、下腳料更少。
FXplus是Formax公司推出的新型肉片切割機,其設計理念之一是減少原料浪費。它擁有反饋鉗位和連續供給兩個運行獨立的進樣驅動器,可使烹煮肉塊的分割一步到位,最大限度地降低下腳料損耗,這對于優質產品的加工來說尤為重要。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剛剛面市的Pow-erMax4000具備4個這樣的驅動器,工作效率更高。
2、節省勞動力
在本屆展會上,節省勞動力成為設備制造商們所普遍呈現出的另外一個設計意圖。眾所周知,勞動力一直都是深加工行業成本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發達國家,如美國,情況更是如此。盡管外來移民曾經是廉價勞動力的不竭源泉,但是,隨著員工雇傭制度的日漸完善,業內生產商們不得不面臨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勞動力問題再度成為“議論的焦點”。
從經濟角度講,推進深加工行業的自動化進程,借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勞動力成本,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例如,瑪瑞爾(Marel)集團下屬的AEWDelford公司和Scanvaegt公司一直致力于定量包裝技術的研發,其所推出的I-PLBatcher和Robobatcher智能包裝系統,可獨立完成產品的稱重和裝袋過程,既節省了勞動力,又保證了計量的準確性。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