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企業的生產設備一般都有幾十臺,大型飼料廠的設備數量可以多大100多臺。但飼料廠的機械維修工、電工只有3-5人,在人少設備多的情況下如何保證車間生產設備的正常運行,是各個飼料廠生產主管經常關注的事情。根據我們在飼料企業多年服務的實踐經驗,在飼料企業推行重點設備管理制度是切實可行的設備管理方法。主要思路是將飼料廠的設備按其重要性進行分類,然后根據重要性制定相應的設備維護管理方法。一、
飼料企業重點設備的劃分原則
1.
生產方面 1)關鍵工序的單一關鍵設備
2)負荷高的生產專用設備
3)出故障后影響生產面大的設備
4)故障頻繁經常影響生產的設備
5)負荷高并對均衡生產影響大的設備
2.質量方面
1)精加工關鍵設備
2)質量關鍵工序無代用的設備
3.成本方面
1)臺時價值高的設備
2)消耗動能大的設備
3)修理停機對產量產值影響大的設備
4.安全方面
1)出現故障或損壞后嚴重影響人身安全的設備
2)對環境保護及作業有嚴重影響的設備
5.維修性方面
1)設備修理復雜程度高的設備
2)備件供應困難的設備
3)易出故障,出故障不好修理的設備
二、
飼料廠重點設備的分類
飼料企業的生產設備根據前述原則可以劃分為三類:
A類為重點設備——重點管理和嚴格實行預防維修的對象
B類為重要設備——也應實行預防維修
C類為一般設備——除日常維護保養外,可實行事后修理
如:A類重點設備一般會包括混合機、混合后的輸送設備、粉碎機、制粒機、膨化機、鍋爐、空壓機(只有一臺時),這些設備均符合前述5項分類原則中的一項或多項。B類設備主要有粉碎機的前后相關設備、配料秤、蒸汽系統、油脂添加設備、電控柜等。其它設備如風機、冷卻器、關風器、初清篩、永磁筒等都可以看作是C類設備。
三、
各類設備管理的內容與要點
1.
重點設備的管理內容和項目比其它兩類設備的項目多、要求高,如表1。
重點設備管理項目和要求
表1
設備類別
管理項目
| | | | | | 重點設備標志
| | | |
| 維修方式
| | | |
| 日常維修
| | | |
| 日常點檢
| | | | 個別設備
| 定期檢查
| | | |
| 定期維護(保養)
| | | |
| 故障分析
| | | |
| 設備使用記錄
| | | |
| 設備維修記錄
| | | |
| 設備使用維護費用管理
| | | |
|
2.
對重點設備實行“五優先”
1)
實施“點檢”優先
重點設備應實行日常點檢和定期檢查工作,以加強對重點設備狀態進行預防性控制管理,所謂點檢是按一定的標準、一定的周期,對設備進行檢查,以便早期發現設備故障隱患,即使加以修理調整,使設備保持其規定功能的設備管理方法。這類設備主要是制粒機、粉碎機、混合機等。
2)
定期維護優先
重點設備維護保養工作包括:日常維護、周末維護、定期維護以及設備的正常潤滑工作。每一重點設備都要有具體的設備維護保養規程和標準,同時作好維護記錄。
3)
備件準備優先
要加強維修另備件和易損件的儲備,同時保證其質量。
4)
故障管理優先
嚴格故障的分析工作,并找出原因,總結經驗。制定防范措施,使故障率降低到最小極限。作好設備事故案例的記錄工作。
5)
計劃修理優先
重點設備的修理,應優先安排,重點實施。本企業技術力量不足時,可以請原所購重點設備廠家的專業人員參與修理。
3.
不同工藝和設備配置使各設備的重點程度不相同。同時各車間的重點設備范圍每年應有一次調整和修訂,其目的在于更突出重點設備,提高設備管理效率。
4.
重點設備的技術資料必須齊全。包括設備說明書、備件圖冊及規格清單、潤滑圖表、電氣圖、維護規程、維修保養記錄檔案等。
5.
重點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經專門培訓,考試合格后,方能上崗。對優秀操作者的待遇及獎勵應與一般設備的操作有所區別。其培訓內容包括:
1)掌握所操作設備的結構及性能規格參數;
2)掌握該設備的操作規程和安全規程;
3)日常維修與日常檢查的要求及應達到的標準;
4)設備不正常情況的征兆及處理方法;
5)保養及潤滑的具體要求;
6)生產工藝流程及工藝規范要求;
7)其他相關內容。
一些重要工種須經國家或行業有關部門的考核和技能鑒定,獲取相關證書后方能上崗。如中控工、維修工、鍋爐工、電工及檢化工等。
四、
重點設備定期檢查內容
定期檢查是指對列入預防維修計劃內的主要設備,按一定周期實施的檢查作業,其內容主要包括性能檢查、精度檢查及傳動檢查和安全檢查。見表3
1.
性能檢查
其內容與目的就是掌握設備的故障征兆及隱患,即使消除在維修中可解決的問題,保持設備的正常性能,為下次維修計劃提出項目及意見。檢查對象為生產重點設備與重要設備及對產品質量影響較大的設備。
2.
精度檢查
檢查設備的加工精度及重要設備的傳動精度,如齒輪傳動的制粒機的齒輪嚙合精度、主軸及小軸的定位軸承的傳動精度,并根據檢查結果提出調整精度的計劃,使之達到生產要求。
3.
安全性與可靠性檢查
按安全規程要求進行負荷試驗、耐壓試驗、絕緣試驗,以確保設備的安全運行。檢查對象是鍋爐、空壓機及儲氣罐、變壓器及高低壓開關柜及升降機等。這些檢查需由有關專業部門來解決。
4.
傳動檢查
定期檢查重點設備的傳動裝置有助于保證其運行的可靠性。
5.
日常巡視
重點設備必須保證每班都有人員對其進行常規巡視檢查。其巡視內容、巡視責任人、巡視時間與巡視要求應制定成規范,便于執行與監督
五、
重點設備完好狀態的標準
1.
混合機
(1)電機、減速器工作溫度正常,減速器不漏油,鏈條張緊合理且潤滑正常,
軸承潤滑良好,防護罩完整;
(2)無異常噪音,混合質量良好,轉子上無纏繞,機體內無塵垢;
(3)混合機門密封效果好,不漏料。連桿機構運轉自如,自鎖效果良好;
(4)轉子間隙合理,殘留少。機內噴油霧化效果良好;
(5)機體表面清潔無塵;氣管、電纜線路排布整齊,無漏油漏氣現象。各標牌清晰;
(6)混合機電控系統良好,其與配料秤的聯鎖可靠,能滿足生產要求。
2.
混合后刮板輸送機
(1)電機、減速器工作溫度正常;減速器不漏油;傳動鏈條張緊合理,潤滑條件正常,防護罩完整;
(2)機內刮板完整,鏈條張緊合適,各軸承潤滑良好,運轉時無異常噪音,輸送量達到設計產量;
(3)機體表面清潔無塵,無漏油,無漏粉,機體密封良好,各標牌清晰;
(4)運行過程平穩,控制系統工作可靠。
3.
混合后提升機
(1)電機、減速器工作溫度正常。減速器不漏油,減速器安裝可靠,傳動可靠,潤滑條件正常,防護罩完整;
(2)機內畚斗帶張緊合適且無跑偏現象,各畚斗完好。畚斗帶張緊機構可靠,無打滑現象;
(3)畚斗帶運行止逆機構性能可靠;
(4)機體表面清潔無塵,無漏油,無漏粉,機體密封良好,各標牌清晰;
(5)控制系統及電氣系統可靠。
4.
粉碎機
(1)電機、主軸承工作溫度正常。潤滑條件正常,傳動防護罩完整;
(2)粉碎機門密封效果好,無粉塵泄漏機體。
(3)轉子動靜平衡良好,無異常振動,錘片磨損均勻,導向板運轉自如;
(4)機體上各安全裝置完好。氣動裝置工作可靠,無漏氣現象;
(5)機體表面清潔無塵,各標牌清晰;
(6)控制系統及電氣系統可靠,具有正反轉功能。各電流表、電壓表、調速表、頻率表、指示燈及現場急停按鈕完好,工作可靠。
5.
制粒機
(1)電機、齒輪箱工作溫度正常,潤滑條件完好。傳動皮帶張緊合適,無異常噪音;
(2)制粒機主軸及空軸的潤滑條件良好,軸承間隙在正常范圍之內;
(3)主要工作部件的連接固定件性能完好,環模壓輥之間的間隙合理,相互磨損均勻。間隙調整機構調整方便、準確;
(4)機上各附帶裝置如切刀、磁選器、環模吊架、專用工具完好;
(5)機體上各安全裝置完好。氣動裝置工作可靠,無漏氣現象;
(6)機體表面清潔無塵,各標牌清晰。機內基本清潔;
(7)控制系統及電氣系統可靠。各電流表、電壓表、調速表、頻率表、溫度表、指示燈及現場控制柜完好。柜內各元件處于良好狀態。
6.
空壓機
(1)
傳動部分運轉正常,皮帶或其它傳動件無嚴重磨損;
(2)
氣壓、氣量能達到規定范圍;
(3)
操作系統、電氣控制系統、安全閥、壓力表等裝置齊全,靈敏度高。
(4)
無超溫、超壓現象,無漏水、漏油漏氣等現象;
(5)
潤滑裝置齊全,管道完整,油路暢通,油標醒目,油號正確。
7.
中控設備
(1)
能滿足生產要求,操作和控制系統裝置齊全,靈敏可靠;
(2)
各種開關,接觸器觸點接觸良好,消弧裝置、安全罩齊全完好;
(3)
各種接觸器、繼電器、磁力啟動器容量合理,觸頭無嚴重燒傷,銜鐵無粘牢不放或延時釋放及卡死現象;
(4)
電氣元件整潔,接線規范,布線整齊,標志醒目,指示燈完好;
(5)
運行良好,絕緣強度及安全防護裝置符合電氣運行規程;
(6)
電氣設備散熱、通風良好,防鼠功能齊全;
(7)
配料秤精度及生產能力符合生產要求。
8.
鍋爐
(1)
出力基本達到設計要求或勞動部門批準的標準;
(2)
爐殼、爐筒、爐膽、爐管部位無嚴重腐蝕,爐墻密封完整,保溫完好,無冒煙現象;
(3)
電氣、安全裝置齊全完好。管路暢通,水位計、壓力表、安全閥、排放閥靈敏可靠;
(4)
主要輔機、附件、計量儀器儀表齊全完整,運行良好,指示正確;
(5)
各控制閥門裝置齊全,動作靈敏可靠;
(6)
傳動和供水系統操作可靠;
(7)
主、輔機外觀整潔,潤滑良好。無漏水、漏油、漏汽現象。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