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見我的另一個帖子。龍頭有如何,說不定騙了國家害了農民。http://www.www12347.com/thread-225186-1-1.html
一個例子很有象征意義。2000年大學畢業后我進入山東某集團工作,從事技術服務和一條龍養殖模式的推廣工作。當時公司AA雞收購價是3.6斤以上的雞是4.1元/斤(分割出口),飼料價格是0.7元/斤,如果不發生大疫病的情況下,藥費是0.6-1元/只—這意味著今天不可想象的6元/只以上利潤,再乘以每年養殖批數5.3,而每個雞只需要養殖戶交5元押金,公司免費提供雞苗、飼料、藥物、常駐技術服務人員、定價按時及緊急回收。可以想見這對于苦于無致富門路的農民的吸引力有多大。困擾現階段養殖企業(戶)的以下幾個方面問題都已經解決:
l
銷售問題,可以高價全銷
l
原料(飼料)、藥物價格低
l
有完善的技術服務,定時技術員上門服務,重大問題專家(山東農大教授)解決。
l
資金問題,相對于可能利益,5元/只押金幾乎可以忽略。
可是最后的結果是無法使人滿意的。
在今天看來無法做到的高回收價、低成本情況下,養殖規模卻在飛快的萎縮下去。公司必須要跨省放養合同雞,由此帶來的成本的提高、利潤降低,不言而喻。再向后到2007年,就我了解公司所在地基本上養殖的是817等低質量雞種,大肉食雞幾乎絕跡,結果是一件好事最后不了了之。
因為實際情況是:養殖戶如果做到2元/只的盈利就很不錯了,其余的利潤都被疫病奪走了,賠錢比例接近20-40%,最為危險的是10%的因為賠錢而不再養,如果有大的流行病時,比如2000年禽流感流行時,不再養殖比例接近20-30%。
愛生活的一個好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心希望溫氏比它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