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聯播后的廣告黃金時段經常會看到這樣一條廣告:“雙匯——中國肉類第一民族品牌”的廣告。用google一搜,類似:
“今天的雙 匯不僅是河南的品牌,也是民族的品牌、世界的品牌,雙 匯人用精品保持一個民族品牌的驕傲”
“雙匯董事長萬?。河镁繁3置褡迤放频尿湴痢?br />
但是,地球人都知道,雙匯早在3年前已經被美國高盛控股,是個地地道道的美資企業。所有品牌,都是高盛所有,所有品牌所產生的效益,高盛要拿走大部分。
但是,為什么這個美資企業至今還在廣告上大打“第一民族品牌”的旗號呢?兩條原因,一是為了欺詐中國消費者,玩弄中國的民族意識;而是賺錢。
貧道前一段就所謂“自主知識產權”等詞語談了些看法。只要打出“自主”的,往往是外國的。是中國人出錢,外國人開發研制的產品和技術。因為這符合“自主”的含義——產權是中國的。而只要完全中國人研究的,一般倒不打這樣的旗號,因為沒辦法打了,那么多“自主知識產權”都把眼球吸引完了。
但品牌卻不一樣。因為現在大家都知道大部分消費品的主導企業實際是外資控股的,民族情緒有點上來了,于是現在繼續把“美國技術”,“法國名牌”作為廣告主導詞的已經減少。這同80年代和90年代的廣告已經不同。
既然中國出錢,外國研發的叫“中國自主”,那么中國研發,外國控股的應該較“外國自主”。因此,雙匯這樣的廣告詞屬于中國最大一起虛假廣告案。明明是美國的品牌,說成中國品牌。用“民族第一品牌”,就阻塞了其他中國控股的肉類企業再用這個廣告詞。因此,這屬于嚴重欺詐和侵權行為。不知道為什么其他肉類企業不去起訴雙匯。如果民族肉類企業排第一的那個企業起訴成功,就可以把這個廣告詞原封不動的搬來用,只用把品牌換換。這等于雙匯白白給你做了幾年廣告。
從本世紀初開始,西方對華投資主要集中在收購和控制上。因為大部分設備投資的行業已經完成,沒什么可建的了。他們很成功,目前,開放行業的前幾大企業大部分是外資控股了,有些行業,比如洗化用品基本沒有了民族企業。商務部駁回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是這場戰爭中中國人一個小勝利。雖然小,也是勝利。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