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飼料生產中,預混料是最核心的部分,預混料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配合飼料的飼喂效果。為此,預混料設計者不但要使預混料營養價值全面合理,避免使用有害物質原料(尤其要注意礦物質中重金屬含量),又要盡量減少使用雖無害但可能在加工、儲存和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原料。比如,氯化膽堿容易吸濕而造成預混料易結塊、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間易發生反應而造成維生素失效、微量元素易吸濕等。但是實際生產中又需要使用這些原料,因此如何控制預混料各原料間發生反應,使他們各自的生物利用率達到最佳,是提高預混料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
限制含多個結晶水的硫酸鹽和氯化物用量
為使動物更好利用飼料,飼料中一般均添加礦物質原料。礦物質的硫酸鹽和氯化物生物學利用率高,所以在飼料工業中得到廣泛應用。隨著這些化合物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以及添加的比例增大,與礦物質有關的相互反應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例如,雖然帶結晶水的硫酸鎂在一般環境中是穩定的,但在需要水而形成更穩定的帶結晶水化合物存在的情況下,就不穩定了。這種需水化合物之一就是一水硫酸鐵(FeSO4.H2O),它可使帶結晶水的硫酸鎂失去結晶水。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可以看到正常清澈透明的硫酸鎂晶體失水后,變成白色不透明的晶體。預混料中所用的所有硫酸鹽,都應該選用帶最穩定的結晶水形式的硫酸鹽。預混料中的各礦物質原料的相互反應已引起人們高度重視。首先,人們認為這些鹽類是導致維生素效價降低的主要原因;其次,預混料中的化學反應可導致結塊和顏色改變。為了減少這類反應的發生,許多人認為在預混料中應限制使用硫酸鹽和氯化物,用在自然界比較穩定的礦物質,如碳酸鹽和氧化物代替。自然界中存在的礦物質通常均以其最穩定形式存在,它們一般為硫化物、氧化物和碳酸鹽等。礦物質大多來源于自然界的巖石,人們也許以為這種礦物質是惰性的無機物質,不易被動物利用,但實際上也有一些礦物質表現出很好的生物學利用率。碳酸鈣和碳酸鐵經過加工(如烘干和研磨)后,具有較高的生物學利用率。其他化合物如氧化鋅和氧化銅,則需要進一步加工除去其中雜質。目前氧化鋅作為礦物元素添加劑和促生長劑已被廣泛應用于子豬飼料中。另外一些礦物質為了提高其生物利用率,還需轉化為其他價態,如在減壓加熱爐中把二氧化錳轉化為氧化錳。硫化物一般生物生物學利用率很低,只能利用其部分氧和碳。在預混料中由于添加抗氧化劑或碳酸鹽而造成的某種元素利用率降低,可通過提高此元素的添加量來彌補。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