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中青年專家、高級獸醫師高純一訪談
牛奶是適應人們現代生活的健康飲品。奶牛業的發展直接牽動著養殖戶、奶品加工企業和消費者的切身利益。我國奶類人均占有量在世界排名第148位,近年來,牛奶雖以20%的速度增長,但仍是“貧奶”國家,因此,市場潛力很大。然而,長期以來,由于奶牛患“四大系列”疾病的困擾,加之缺乏科學飼養管理方式等原因,使一些地區奶牛業的發展一直處于滯后狀態。如何扭轉這種被動局面呢?帶著這個問題,筆才走訪了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高級獸醫師,河北省懷來縣新保安畜獸醫站站長高純一。他說:“要想奶牛業大發展,就得在奶牛疾病防治等獸醫學上有新突破。”
從高純一的談話中得知,奶牛易患“四大系列”疾病(即:乳房疾病、子宮疾病、前胃疾病和新陳代謝疾病)。由于傳統的散養放牧,國內幾乎100%的牛吃草時都會誤食金屬異物。其中有不少奶牛因此造成創傷性網胃炎和心包炎而喪生。針對這種情況,經過兩年的潛心研究和多次臨床試驗,高純一終于研制成功了“SC—Ⅲ型牛胃鐵質異物吸取器”和“NJT—Ⅰ型牛胃金屬異物探測儀”。被列入國家重大科技成果,現已在國內30個省、市、自治區的3萬多個單位推廣應用,并出口17個國家和地區,年創社會效益4.8億元。他在行醫實踐中摸索到,由于病原菌感染或物理、化學原因以及營養和擠奶不當,導致78%的產奶期奶牛患乳房炎。而且這是一種治療時耗資大、見效慢、十分棘手的疾病,也是多年來國內外從事獸醫臨床工作的專家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課題。面對這一難題,高純一依據祖國傳統中獸醫學原理研制成了純中藥“乳炎消”。產品也已暢銷福建、江蘇、北京、內蒙古等8個省、市、自治區。每年有1萬多頭患有不同程度乳房炎的奶牛服用此藥后,治愈率達91%以上。高純一還撰寫了《中藥炎消防治奶牛乳房炎取得重大進展》的論文,曾在《中國獸醫》、《中國動物保健》、《河北畜牧獸醫》雜志發表,后載入中獸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還榮獲優秀論文獎。
據高純一介紹,他針對奶牛的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在兩年多時間里,先后潛心研制出宮炎康、腸痢清、通奶靈、秦艽洛散等10多種新劑型獸用中成藥,攻克了一系列奶牛防疫治療中的技術難關。
在談到獸醫學的新突破對發展奶牛業的作用時,高純一說,世界上包括奶牛在內,沒有不患病和長生不老的畜禽,而通過科學飼養管理及積極防疫,使畜禽少生病和對患病畜禽進行及時治療,防患未然,才符合自然規律。從這個意義上講,獸醫學的新突破對發展奶牛業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
高純一說:“加速奶牛業的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任何一個單位或部門都很難獨立完成任務。只有各級黨委、政府、畜牧獸醫部門、科研單位、飼養管理人員等多方配合才能奏效。”
就獸醫學的角度而言,主要抓好以下幾個環節:——不斷更新觀念,棄舊圖新,加大獸醫學科技含金量。隨著生物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一些高新技術也在養奶牛中得到推廣和應用。如基因工程、同期發情、胚胎移植、同卵雙生、胚胎性別鑒定、胚胎分割,激素的免疫等都與獸醫學緊密相關,是不可忽略的課題。
——加強奶牛疾病早期監測,提早預防控制,進而保證奶牛健康,減少疾病發生。為了防止病從口入,要注意飼草飼料的合理搭配,保持牛舍、牛體清潔,將運動場、擠奶機、洗乳房毛巾和各種用具定期洗滌消毒。同時要正確掌握手工擠奶技術和擠奶機操作方法。
———加強獸藥開發力度,確保藥物使用安全。按照國際通行的綠色、環保的標準要求,在奶牛疾病的防治過程中,既要適量運用抗生素,又要積極采用預防醫學,大力推廣天然醫學,開發運用純中藥藥物。
———切實搞好奶牛飼養管理,逐步向“三化”方向發展。目前世界上飼養奶牛的趨勢是向著專業化、產業化、工廠化方向發展。這是增強抗風險能力,提高經濟效益的高招。因此,各地應逐步改變一家一戶分散飼養,小規模大群體的粗放管理狀態,積極向“三化”方向發展。各級畜牧獸醫部門及科研單位要加大奶牛科學飼養管理及防疫滅病服務力度。同時要加強畜牧獸醫網絡建設,解決好奶牛缺醫少藥問題。
(朱美)《市場報》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