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的一般行為習性主要有:爭斗行為;合群行為;好靜性;好奇行為;護子行為
(1)爭斗行為
公牛爭斗性較強,母牛一般比較溫順,特別是高產奶牛。但在某些情況下,有的母牛在牛群中也好斗,特別是在采食、飲水和進出牛舍時以強欺弱,對這樣的牛,應將腳尖鋸平,對特別好斗,比較兇猛的牛最好從牛群中挑出去。
(2)合群行為
若干母牛在一起組成一個牛群時,開始有相互頂撞現象,但一周后就能合群。母牛在運動場上往往三、五頭在一起結幫合隊,但又不是緊靠在一起,而是保持一定距離。也有的牛在牛群中爭強好斗,在采食飲水或進出牛舍時以強欺弱。對這樣的牛應將角尖鋸平。對特別好斗、比較兇猛的個別牛最好從牛群中挑出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3)好靜性奶牛比較好靜,不喜歡嘈雜的環境,強烈的噪音會使奶牛產生應激反應,產奶量會下降或產生低酸度的酒精陽性乳,但輕柔的音樂有利于泌乳的性能發揮。
(4)好奇行為奶牛不怕生人,不但不怕還表現出好奇性,當你經過牛舍飼槽前,它會立即抬頭觀望,甚至伸頭與你接近,好像表示歡迎。當你站在運動場邊,發出吆喝聲或敲打鐵欄桿發出聲響時,運動場內的母牛往往會迅速跑過來看圍觀,年齡越小的牛好奇性越強。有時當獸醫在運動場內給牛治病時,其它牛也往往跑過來圍觀。
(5)護子行為
與其它家畜一樣,母牛也有護子行為,母牛有時在運動場產犢后,往往會驅趕欲靠近犢牛的其它母牛,當飼養員抬走犢牛時,母牛往往會追趕,但不會攻擊人。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