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造就和諧企業
何謂和諧企業?和諧企業是一個多元的企業、一個寬容的企業、一個秩序化的企業、一個理想的企業。從理論上講,和諧企業就是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良性運行、協調發展的企業。從企業結構上講,就是社會各領域、各部門、各個環節的關系穩定、協調、有序。從實踐講,構建和諧企業需要從人際關系、資源配置、企業結構,即個人、群體、企業等方面來研究具體的條件和機制。和諧企業是一個以人為本,能夠協調好企業整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能夠充分激發社會活力,使企業成員各盡所能、各得其所,是建立在公平和正義基礎之上的人性化企業。
一個能為廣大的客戶和消費者提供產品和服務,滿足客戶的需求、幫助客戶解決問題、客戶創造價值的企業;一個能為廣大的員工提供一個能夠充分施展才能的舞臺,不斷得到成長和發展的企業;一個能為投資者、股東創造豐厚回報的企業;一個能為社會做貢獻,推動人類和社會發展的企業;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企業。簡而言之,是一個和諧的企業就是以企業組織為核心的利益共同體能夠和諧相處、可持續發展的企業。資本不直接創造價值,資本的收益應該記入到企業成本中,只有人才才能真正創造價值、實現價值增值,所以,人才分配的價值應該記入到企業利潤中。這樣,企業人才就真正成為了企業的主人,才能真正調動員工創造價值的積極性和原動力
客戶和員工,因為客戶是實現價值的,而員工是創造價值的。沒有客戶和沒有員工,企業就會不存在,也就沒有企業的其他相關利益者了。在客戶和員工中,更為重要的又要屬員工,因為作為消費者的客戶是時時刻刻都存在的,客戶的存在是不以企業的存在為前提的。而員工是可以隨時都有可能進出企業的,并且為客戶服務、幫助客戶創造價值也是要靠員工來完成。構建和諧企業,最關鍵和基礎的就是構建一個有利于員工成長、發展、能夠充分施展才能的舞臺。對于這重關系,能夠真正理解的企業不多,因為企業把與員工之間的關系都看成雇用關系,而不是伙伴關系。理解了這重關系,企業的和諧發展就有基礎。
企業文化的本質是一種價值導向、一種制度安排、一種利益均衡的機制,企業文化是構建和諧企業、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利潤不是企業追求的首要目標,利潤應該是企業為社會承擔責任、創造價值,為社會和人類做貢獻后的回報。“和諧”其實質就是一種“利益均衡”。只有利益均衡,才能實現企業員工、企業組織自身和社會的和諧發展,企業才成為“和諧企業”,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實現“基業常青”。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