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軟殼蛋和蛋殼易破碎的原因分析
1.1不合理用藥
1.1. 1磺胺類
1.1.1.1磺胺嘧啶、磺胺噻唑、磺胺氯吡嗪、增效磺胺嘧啶等;常用于防治白痢、球蟲病、盲腸炎、肝炎和其它細菌性疾病。
1.1.1.2具有抑制產蛋的副作用。與碳酸酐酶結合,使其降低活性,從而使碳酸鹽的形成和分泌減少,使雞產軟殼蛋和薄殼蛋。只能用于雛雞和青年雞,產蛋雞禁用。
1.1.1.3雞寶20、泰滅凈等含有磺胺類成分的藥物都會抑制產蛋,故不應用于產蛋雞。
1.1.2 呋喃類藥物
:
呋喃唑酮(痢特靈),防治球蟲、雞白痢、傷寒和盲腸炎、肝炎的常用藥物,機理為干擾病菌的氧化還原酶系統。此類藥有抑制產蛋的副作用,產蛋雞不宜使用。
1.1.3四環素類、金霉素、土霉素:
1.1.3.1 四環素類廣譜抗菌素,對革蘭氏陽性和陰性菌都有抑制作用,如濃度高還有殺菌作用。常用于防治雞白痢、霍亂、傳染性鼻炎等。
1.1.3.2副作用大,刺激消化道,損壞肝臟,與血液中的鈣離子結合,形成難溶的鈣鹽排出體外,阻礙了蛋殼的形成,使雞的產蛋率下降。
1.1.4抗球蟲類藥物:
球蟲藥一般對宿主也有毒害作用,如氯苯胍、球蟲凈、克球粉、硝基氯苯酰胺、莫能霉素等,這些藥物一方面有抑制產蛋的作用,另一方面會在肉蛋中殘留,危害人體健康,因此對產蛋雞應禁用。
1.2飼養管理因素
1.2.1揀蛋時間間隔長。
雞群受到驚嚇。
初產蛋雞開產前鈣磷儲備不足。
老齡雞鈣磷吸收差,且蛋個蛋重變大,造成蛋殼變薄,易破碎,建議適當增加VD3含量,鈣源最好為粗顆粒,一般為1/3-2/3。
1.2.2夏季高溫:采食量小,營養素攝入不足,呼出大量的CO2,不能形成CaCO3的有效沉積,造成蛋殼品質變差。建議加入0.1%-0.3%的NaHCO3。飲水中添加維生素C(1克/升)。
1.3營養因素
鈣攝入不足,(石粉用量少或假石粉)。
鈣磷配比不適、磷攝入不足或攝入過多,鈣需要量3.3-3.5%,最多3.8%。
VD3攝入不足,一般日糧中含量應為2000IU/kg。
營養配比不合理,蛋白偏高、蛋重偏大。
鈣源或磷源品質差,含量不足,攙假,霉變等 Ca(H2PO4)2 CaHPO4 Ca3(PO4)2 。
2啄羽和啄癖發生的原因
雞在正常情況下,采用“啄”的方式采食飼料、飲水、梳理羽毛。相互之間啄羽、啄肛,實際是雞行為的一種變異。
2.1營養因素
2.1.1氨基酸不平衡:日糧中蛋白質不足或缺乏蛋氨酸、胱氨酸、精氨酸等,或者氨基酸不平衡,極易誘發雞的啄羽癖,建議補充蛋氨酸,羽毛粉2%。
2.1.2粗纖維含量低。
2.1.3礦物質、微量元素不足或不平衡,對蛋雞而言以石粉提供鈣源比貝殼粉發生啄癖幾率大。
建議0.2%鹽水飲水3-5天;或0.5kg體重0.9gFeSO4,0.5gVB12/L飲水,體重輕者酌減,每日2-3次,連用3-4天;添加1-2%石膏粉3-5天,或用1%的硫酸鈉2-3天。
2.1.4維生素,日糧生物素、泛酸、煙酸不足或缺乏,會引起內分泌障礙,造成雞爪皮炎、頭部、眼瞼、嘴角表皮角化和趾骨粗短并誘發啄癖;
2.1.5飼料形狀,顆粒飼料比粉狀飼料易引起啄毛問題;
2.1.6霉菌污染,如黃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及T-2毒素均會影響營養吸收及羽毛發育;
2.2環境因素
2.2.1光線強度與色彩:啄癖多發生在9:00-15:00之間,紅色和血腥味使雞變得更有進攻性,育雛時稍高10-30lx,產蛋雞2.8-3w/m2 ,生長雞2.4-2.6w/m2 ,肉雞除開始需要一定強度光照外,中后期均采用弱光照
。
2.2.2濕度:過于干燥或潮濕的環境或墊料會讓雞感到不適,并進行互啄,一般相對濕度為50-75%時較為適宜。
2.2.3溫度:育雛時溫度過高、悶熱而光線太強的環境會增加雞形成互啄的可能性。
2.3管理因素
2.3.1飼養密度大,要求雛雞20只/ m2,育成雞7-8只/ m2,5-6只/m2
2.3.2斷喙:斷喙適當不但可以減少飼料的浪費,更可以大大避免雞互啄的機會,一般生產現場所發現啄羽或互啄的情形,大部分都伴有此因素存在,一般于7-10日齡斷喙較為適宜,20周后喙已硬,切時費勁,易出血。
2.3.3設置足夠的食槽和水槽。
2.3.4通風不良容易造成導致雞煩躁不安,應激及采食量減少的現象,應激會提高雞對某些營養成分的需求量,再加上采食量減少,更容易造成營養成分不足,尤其是冬季為保溫使通風不良更為嚴重。
2.3.5換料時間,商品雞攝取的營養首先用來增長肌肉,其次才是羽毛發育,一旦營養不良,首先表現羽毛發育不良,尤其是前期發育較快的雞種,如果提早換料的話,可能會產生羽毛問題。
2.3.6內外寄生蟲,如球蟲病,蚤、虱等
2.3.7換羽:換羽期間,由于新羽發生,羽根鮮紅,導致啄羽發生。
2.3.8遺傳因素:一般來說,土種雞和蛋用型品種的雞只性情好動,易發生啄斗行為;早熟母雞比較神經質,易產生啄癖。
3蛋重輕的原因
指蛋重低于品種標準,蛋重由正常變輕。
一般說來,初產母雞產的蛋重輕,隨著日齡的增長,蛋重逐漸增加,一般說來,平均蛋重為60克/個。
3.1營養因素
3.1.1氨基酸配比不平衡,蛋氨酸攝入不足
3.1.2能量偏高,蛋白偏低
3.2管理因素
3.2.1開產體重小:體重適中又比較整齊的雞群產蛋高峰高,產蛋的持續性好,全期的產蛋也多。體輕產蛋較差,產蛋高峰低,持續性不強;超標群超過標準體重愈多,產蛋越低。
3.2.2氣溫高,造成采食量降低,并且熱應激導致蛋重變輕。
4產蛋率下降的原因
4.1營養因素
飼料中能量和蛋白質滿足不了蛋雞產蛋高峰期生產需要。
原料品質低劣,使用過多的雜粕,菜粕、棉粕的消化率分別為75%、72%。原料或飼料霉變。
4.2管理因素
突然換料,沒有過渡
氣候突變,沒有做好防護措施,通風不足,悶熱等
管理突變,如突然斷水斷電
藥物中毒,藥物使用不合理
驚群
光照影響,光照應穩定在16-17小時/天
蛋雞休產同期化(假象)
生長期,一般來說19-20周見蛋,在25-26周時到達蛋高峰,產蛋率>85%,甚至90%以上,高峰維持10-20周,約在47周左右下降至85%以下。
4.3疾病因素
一些疾病發生導致產蛋突然下降,如新城疫、禽流感、支氣管炎等
5產蛋高峰期持續時間短
主要指產蛋高峰后,產蛋率很快下降,維持在較低的水平
5.1營養因素:日糧營養濃度過低,產蛋日糧低能低蛋白。
5.2管理因素:光照制度不合理、育成期雞只營養不良、開產雞體能貯存太少(體重太輕)。
6家禽的腿病
6.1滑腱癥
跗關節腫大,長骨縮短,生長板變形扭曲,腓腸肌腱從踝骨槽中滑落,也稱為“軟骨營養障礙”
6.2產蛋雞骨質疏松癥
后備母雞達到性成熟時骨骼代謝發生很大變化,激素水平的大幅度上升刺激髓質骨形成,動用周轉加快,松質骨減少,天長日久則出現骨質疏松。因此,在光照刺激產蛋開始時,就立即為后備母雞更換產蛋料,如果等到見蛋再換料就會加快髓質骨動用而致使結構骨損失,無論在什么階段,都應保證母雞營養充足,因為結構骨貯備的損失會導致永久性的骨弱病。
6.3產蛋雞骨質疏松癥
產蛋雞結構骨丟失而變松脆易折斷,脊髓骨崩潰而致癱瘓死亡。該病在體型小且持久的產蛋
雞易發,其病因多為遺傳因素,營養的調控能力極有限,在飼養方面必須盡力做的就是避免
營養缺乏,尤其是鈣、磷及VD3的缺乏,保證產蛋母雞在開產前期有最大的骨生長,而在產蛋期骨損失量減少。
6.3.1營養因素
6.3.1.1鈣、磷:不足或比例不適。
6.3.1.2鎂、氟:高劑量的鎂、氟會增加腿病的發生率,鎂導致機體對磷的需要量增加,導致類似關節炎的生長骨板損傷,出現脛骨縮短和彎曲。而過量氟使生長家禽骨骼變軟,產蛋家禽骨質疏松。
6.3.1.3微量元素:與腿病有關的微量元素有錳、銅、鋅、硒等。錳為糖基轉移酶在合成寡糖和蛋白多糖過程中所必需,這是合成骨有機質所必需的。銅的作用主要在于含銅金屬酶羥賴氨酸氧化酶為膠原分子進行工價交聯形成原纖維所必需。
膽堿、生物素、煙酸、葉酸、VB12、VB6、VE缺乏會導致家禽出現滑腱癥。VD3主要與鈣磷吸收和骨骼礦化有關。
6.3.1.4單寧:富含單寧的高粱喂雞,雞發生腿彎曲與關節腫脹
抗胰蛋白酶因子和脲酶:是抗營養因子,活性越高,則TD發生率越高,雞的胰臟越腫大
葡萄糖甙、惡唑烷硫酮:育雛日糧中菜籽餅用量過高(10-30%)會使肉雞和火雞變形腿發生率提高,增加錳也不能使狀況有所改善。
6.3.2疾病因素
馬立克、病毒性關節炎、雞腦脊髓炎等會導致
家禽腿病。
6.4產蛋高峰上升緩慢
主要指達到產蛋高峰期的時間長。
6.4.1營養因素
6.4.1.1能量和蛋白質不足。
6.4.1.2原料蛋白質品質低劣。
6.4.1.3發霉原料。
6.4.1.4營養不平衡或不足。產蛋雞高峰期飼料中的蛋氨酸和胱氨酸不足,通常蛋+胱氨酸添加量為 0.53%~0.61%;
6.4.1.5礦物鹽比例不當或不足,特別是鈣、磷比例不平衡;
6.4.1.6維生素不足會影響生產,籠養蛋雞產蛋高峰期需要補充維生素A、D3、E。
6.4.2管理因素
6.4.2.1育成雞品質差
(1)體重達不到標準。
(2)體重超標。
(3)雞群大小不一,不同批次雞混在一起飼養,造成產蛋時間不集中。
6.4.2.2光照的影響
產蛋高峰期全天光照應穩定在16~17小時。
6.4.2.3應激的影響
喂料時間改變,變換飼料配方或品種;停料停水;高溫或低溫的影響。
6.4.3疾病因素
疫病的影響:易感染雞白痢,呼吸道病,產蛋下降綜合征,脂肪肝綜合征。
7蛋雞難產原因及防治
7.1產道發炎,使用抗生素治療
7.2蛋個大,應減低飼料中蛋白質和氨基酸的水平
8蛋雞癱瘓原因及防治
鈣磷比例不適。
維生素D3不足。
蛋重大,產程長。
飼養密度大。
雞籠結構不合理。
夏季添加植酸酶。
疾病:馬立克、關節炎、脊髓炎。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