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期,國家在南方和北方各建了一個生產肥皂的化工廠,生產出來以后,供不應求。時間不長,南方的肥皂就不好賣了,原因是肥皂太軟太軟了,不好使用。北方的廠子生產的肥皂稍硬一些,銷路很好。
南方的廠長就到北方來取經。前后學習了二個星期,發現二個廠子的設備、工藝都是一樣的,操作也是一樣的。
當然是一樣的啦。二個廠子的設備是一個地方生產的,人員都是一個地方培訓的。設計也是同一個人做的,都是廠家來人安裝的,能不一樣嗎?
這就奇怪了,都是一樣的,為什么他們生產的肥皂比我的要硬一些呢?二個星期過去了,南方的廠長沒有找到原因,怏怏的回南方去了。
當時只有火車這種交通工具算是比較快的。所以南方的廠長是坐火車回去的。當火車過了黃河后,廠長感到嘴唇舒服了一些,不那么干了。
又過了一小會,感到嗓子里也舒服了,沒有那么癢了。突然之間,他似乎明白了為什么他生產的肥皂很軟了,原來南方的氣候和北方的氣候不一樣,南方要濕潤的多,北方要干燥得多,所以產品有差異。
找到了問題發生的原因,回去以后,很快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所以,我們生產飼料也是一樣,南北方的氣候差異較大,水分和成品保管都有較大的不同。只有根據自己所在的位置來做符合自己的需要的事情,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