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005|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求全面質量管理資料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9-2-23 23:20: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求各位高人,那里有全面質量管理的資料,麻煩不吝分享!~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崔若偉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9-3-7 09:19:29 | 只看該作者
    全面質量管理體系
    全面:
    所有員工, 合作伙伴, 股份持有人
    授權 : 權利, 責任
    質量: 客戶的期望
    管理: 資源的分配
    體系: 連續的過程
    板凳
    發表于 2009-3-7 10:37:28 | 只看該作者
    摘抄       質量管理 如何治本更關鍵
        很多企業抓質量工作,為什么總抓不出成效?原因其實很簡單:治標不治本?,F實中,我們都知道抓產品質量的重要性,一些企業也確實下了較大的力氣來抓,但是,十有八九的做法是治標不治本。有的企業強調“以罰代管”,即在產品質量出了問題后,對有關部門的責任人進行處罰,希望通過殺一儆百,發揮威懾作用。有的企業片面地認為,抓產品的質量只是制造部門的事情,產品出了質量事故,追究責任只能追究制造部門的人員。事實證明,這樣的認識是偏頗的,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抓產品的質量工作,必須從根本上抓起,治標更要治本:

        一、建立一把手質量負責制

        質量問題,說到底是一個關乎企業生死的戰略問題。一家企業要長久生存下去,產品的質量可靠、有保證,是最基本的前提。很多企業很奇怪,天天喊抓質量工作,但是,一旦碰到產品的質量與降成本沖突,或者與交貨限期沖突,卻總采取犧牲產品的質量來保證降低成本、按時交貨。這樣做的結果,當然是使公司的質量工作成了擺設,結果不了了之。也無形之中告訴員工,質量工作是圍繞利潤轉的,為了有利可圖,產品可以偷工減料,可以馬虎作業,質量工作是可有可無的。

        企業的一把手必須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并通過言傳身教讓全體員工都要有全面質量管理意識。因為企業管理干部對待一項工作的態度,通常取決一把手對它的態度;同理,普通員工的態度,則取決于自己的領導對它的態度。如果企業的一把手對待質量工作只是口熱心不熱,動口不動手,那么,公司的員工就會心知肚明,敷衍塞責。所以,一個企業要抓好質量工作,必須把質量意識注入一把手以及整個經營班子的骨子里。產品出了質量問題,首先要處罰高層,從上往下追究責任,這樣才可能將質量工作落到實處。

        二、制定嚴格的質量管理標準
          產品質量沒有抓不好的,關鍵是看企業舍得花多大力氣、進行多大的投入。從經營的角度考慮,企業不可能不計成本來強調產品的質量,這就有一個度的問題,即堅持什么標準的問題。

        企業對質量管理的標準,應該宜高不宜低,宜嚴不宜松,即企業的質量標準,應該高于國家、行業所規定的標準。因為企業的質量工作的開展,在標準定下來之后,必須經歷多個層級傳遞,首先是高層,然后是質量主管部門,然后是采購、研發、制造等部門,再往下是生產車間、班組、生產線上的工人,按照傳遞效能遞減的規律,如果最初的標準不高,在經歷層層遞減之后,最終達到的可能是一個很低的標準,而各種低標準重疊到一起,就會釀成質量事故。

        目前,大多數先進企業都采用了質量管理體系,包括管理職責、資源管理、產品的實現、測量分析與改進四大部分,它是以質量管理八大原則為基礎建立起來的科學體系,在全球應用。質量管理體系實際上是一種質量管理規范,具體落實,各個企業還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相應措施。要從產品開發、工藝流程設計到原料采購,從第一道工序到產品下線,從裝箱到運輸,每個環節必須制定詳細的、可控制的質量管理標準,落實質量管理責任制。同時,要明確誰應該對哪一個生產步驟負責、產品需要達到什么標準,以及誰來檢查、誰來對績效打分等責任,將質量管理的理念貫徹到生產的各個環節。不僅要規定“怎么做”,而且要具體指出“誰來做”,做不好,要承擔什么樣的后果。

        三、加強質量管理的過程控制

        很多企業平時不重視質量管理過程中的控制,比如對員工進行質量知識的培訓、原材料采購的把關、技術研發的把關、制造現場管理的把關,而是熱衷于以罰代管,在出現質量事故后對有關責任人進行“秋后算賬”,這樣做實際上得不償失。企業抓質量工作,首先應該抓好制造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尤其是要防患于未然。如果等到產品質量出了問題再去采取補救措施,不僅要付出額外的成本,還會嚴重損害企業的形象,嚇跑潛在的市場和消費者。

        加強質量管理的過程控制,不單是在產品的制造過程加強質量控制,而是要將此延伸到制造的上下游環節。比如對原材料采購、技術研發、物流、售后服務等環節進行控制。實踐表明,產品質量事故的釀成,由制造環節造成的只占很小的比例,主要是由于技術研發不過關、原材料不合格造成的。加強技術研發的把關、原材料采購的把關,是加強質量管理控制的關鍵環節。

       企業采用一項新技術,必須小心翼翼地對產品質量進行藥物研發上的“臨床實驗”。拿家電來講,電磁兼容、聲學指標的測試,高溫、高濕、冷凍、跌落等環境可靠性試驗絕對不能少。一個產品正式推向市場前,最初的試產和內部員工試用,然后是小批量跟蹤試銷以及隨后較大規模區域市場投放,這幾個步驟是不能任意刪減的,這個刻板的“教條”,是杜絕產品出現質量事故的鐵的原則。

        一個具有遠大理想與目標的企業,要有專門的質量工程師幫助上游供應商進行培訓、診斷、改進革新,供應商的進步有助于原材料品質的提高。在采購環節中,必須堅持“質量第一、價格第二”的原則。如果一件產品有100個零部件,只要有一個不合格,這件產品就是完全失敗的產品。而在保證零部件質量上增加一元的投入則可能從增加品牌價值上相對收益100元。

        四、強化質量管理的執行力



          質量管理工作牽涉的面廣,要使其落到實處,除了要領導重視、嚴格標準、嚴厲處罰以外,還需要全體干部員工自覺維護執行。從某種意義上講,企業就是一個執行的團隊。企業的團隊水平主要體現團隊的競爭力,這個團隊的執行力分解到個人就是執行。什么叫好的執行呢?簡而言之,“全心全意、立即行動”。不能做到這一點,就不可能有好的執行,企業就不可能有好的執行力,就不是好的團隊。自然,依靠這樣的團隊去抓質量工作,效果也就無從談起。


          此外,還要倡導質量監督之風。每個下游環節員工都是上游環節的質量監督員,出現質量問題及時反饋,杜絕不合格產品流入下個生產環節。事實證明:制約產品質量提高的關鍵因素往往不是制度不夠,而是缺乏監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4 09:2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河县| 武鸣县| 揭东县| 通城县| 乌鲁木齐市| 北碚区| 诸城市| 石楼县| 镇康县| 岱山县| 双峰县| 长顺县| 正阳县| 抚松县| 大埔区| 平舆县| 田东县| 赣榆县| 澎湖县| 延吉市| 安化县| 嘉义县| 阿拉善右旗| 临洮县| 三河市| 清流县| 无锡市| 上饶县| 开原市| 南阳市| 镇江市| 赫章县| 广德县| 永嘉县| 兴隆县| 江北区| 澎湖县| 芜湖县| 江达县| 榆社县| 库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