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30049|回復: 3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綠色添加劑溶菌酶及其應用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9-2-17 21:44: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綠色添加劑溶菌酶及其應用
      摘 要  溶菌酶廣泛分布于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在雞蛋清中含量較高。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增強免疫力、促進雙歧桿菌增殖等作用。溶菌酶能有效地水解細菌細胞壁的肽聚糖,使細胞壁變得松弛,細胞溶解死亡。溶菌酶在酸性條件較穩定,可與一些物質形成絡合物導致其活性喪失。溶菌酶在食品防腐、在醫學、畜牧和生物工程等領域將有廣泛的應用。
      關鍵詞  溶菌酶;作用;機理;影響因素;應用
       
      溶菌酶(Lysozyme,EC3.2.1.17)又稱細胞壁質酶(Murami dase)或N-乙酰胞壁質聚糖水解酶(N-Acetyl muramide Glycanohydralase)。1922年英國細菌學家A. Fleming發現人的唾液、眼淚中存在有溶解細菌細胞壁的酶,因其具有溶菌作用,故命名為溶菌酶。此后在人和動物的多種組織、分泌液及某些植物、微生物中也發現了溶菌酶的存在。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不僅有溶解細菌細胞壁的溶菌酶,還有作用于真菌細胞壁的種類,同時對其作用機制也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近幾年,人們根據溶菌酶的溶菌特性,將其應用于醫療、食品防腐、畜牧及生物工程中,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1 溶菌酶的種類   
      溶菌酶按其所作用的微生物不同分兩大類,即細菌細胞壁溶菌酶和真菌細胞壁溶菌酶。細菌細胞壁溶菌酶有兩種,一種是作用于β-1,4糖苷鍵的細胞壁溶解酶,另一種是作用于肽“尾”和酰胺部分的細胞壁溶解酶。真菌細胞壁溶菌酶包括酵母菌細胞壁溶解酶和霉菌細胞壁溶解酶。
      溶菌酶廣泛地分布于自然界中,在人的組織及分泌物中可以找到,動物組織中也有,以雞蛋清中含量最多。其它植物組織及微生物細胞中也存在。根據來源不同,其性質及作用機制略有差異。
      1.1 雞蛋清溶菌酶   
      雞蛋清溶菌酶占蛋清總蛋白的3.4%~3.5%,作為溶菌酶類的典型代表,是目前重點研究的對象,也是了解最清楚的溶菌酶之一。它由18種129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具有4個S-S鍵,分子量為14 000,等電點為11.1,最適溫度為50℃,最適pH值為6~7,其化學性質非常穩定,在pH1.2~11.3范圍內劇烈變化時,結構仍穩定不變。遇熱也很穩定,在pH4~7、100℃處理1min不失活,是一種穩定的堿性蛋白質,但在堿性條件下對熱穩定性較差。   
      其它鳥類如鵪鶉、珍珠雞、火雞等的蛋清中也分離純化出溶菌酶,與雞蛋清溶菌酶活性非常相似,也由129個氨基酸組成,雖排列順序有所不同,但活性部位的氨基酸排列則大體相同。
      1.2 人及哺乳動物溶菌酶   
      人溶菌酶存在于眼淚、唾液、鼻粘液、乳汁等分泌液以及淋巴腺、白血球、肝、腎、淋巴組織中,1ml眼淚中含7mg溶菌酶,1ml乳汁中含0.1~0.5mg。人溶菌酶由130個氨基酸殘基組成,有4個S-S鍵,分子量為14 600,其溶菌活性比雞蛋清溶菌酶高3倍。
    對于哺乳動物溶菌酶,目前已從牛、豬、貓、兔、猴、馬、羊等動物的乳汁中分離出溶菌酶,其化學性質與人溶菌酶相似,但結構尚不清楚,其溶菌活性也遠低于人溶菌酶約3 000倍。曾林(1999)采用瓊脂平板法測定家兔初乳溶菌酶含量。結果表明:初乳溶菌酶含量為(7.96±2.01)μg/ml,常乳溶菌酶含量(5.01±1.32)μg/ml。人及哺乳動物溶菌酶的作用機制與雞蛋清溶菌酶相同。
      1.3 植物溶菌酶   
      目前已從木瓜、無花果、蕪菁、大麥等植物中分離出溶菌酶,其分子量較大,約為24 000~29 100。植物溶菌酶對溶壁小球菌的溶菌活性不超過雞蛋清溶菌酶的1/3,但對膠體狀甲殼質的分解活性則是雞蛋清溶菌酶的10倍。周澤文(1994)從菜心分離溶菌酶表明,酶比活力達3 414. 6U/mg,純化倍數為197.4。菜心溶菌酶在較寬的溫度和pH植范圍內均有活性,最適溫度為60℃,最適pH值為5.8。高向陽(1997)研究了蘿卜溶菌酶對白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桿3種革蘭氏陽性菌和變形菌、大腸桿菌、鼠傷寒沙門氏桿菌、多殺巴斯德氏桿菌、雛白痢沙門氏菌、產氣桿菌6種革蘭氏陰性菌及釀酒酵母、總狀毛霉、黑根霉、黑曲霉、青霉5種真菌的抑菌效果。同時還研究了蘿卜溶菌酶對白菜軟腐病菌、柑橘潰瘍病菌、番茄青枯病菌、水稻細條病菌、水稻白葉枯病菌及煙草青枯病菌6種植物病原細菌的抑菌效果。試驗證明:蘿卜溶菌酶對上述參試的菌種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1.4 微生物產生的溶菌酶   
      目前微生物產生的溶菌酶分為7類:①內N-乙酰已糖胺酶,此酶同于雞蛋清溶菌酶,破壞細菌細胞壁肽聚糖中的β-1,4糖苷鍵;②酰胺酶,切斷細菌細胞壁肽聚糖中NAM與肽“尾”之間的N-乙酰胞壁酸-L-丙氨酸鍵;③內肽酶,使肽“尾”及肽“橋”內的肽鍵斷裂;④β-1,3、β-1,6葡聚糖酶和甘露聚糖酶,此酶分解酵母細胞的細胞壁;⑤殼多糖酶,與葡聚糖酶共同作用,可分解霉菌和酵母;⑥磷酸甘露糖酶,與葡甘露糖酶共同作用,可分解原生質;⑦脫乙酰殼多糖酶,主要分解毛霉和根霉。
      1.5 噬菌體產生的溶菌酶   
      該酶是一種特異性的酶,由噬菌體感染、誘導產生,但未被感染的宿主細胞上不存在該酶。

      2 溶菌酶的作用
      2.1 抗菌消炎   
      溶菌酶是一種能水解粘多糖的堿性水解酶,此類粘多糖是細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該酶能催化水解細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之間的β-1,4糖苷鍵,使細胞壁不溶性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細菌內容物逸出而使細胞壁溶解。溶菌酶能直接水解革蘭氏陽性菌,在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補體的參與下,還能水解革蘭氏陰性菌如大腸桿菌等。此外,它還可與各種誘發炎癥的酸性物質結合,使其失活,并能增強抗生素和其它藥物的療效,改善組織基質的粘多糖代謝,從而達到消炎、修復組織的目的。   
      梁愛華(2001)考察在不同溫度下雞蛋清溶菌酶與β-內酰胺類抗生素聯合應用對大腸埃希氏菌的生長及內毒素釋放的影響。結果:在不同的培養溫度下,氨芐西林或頭孢噻肟50 μg/ml均可導致細菌溶解,并誘導 Escherichia coli釋放大量的內毒素到培養上清液中,這些培養上清液在體外培養的巨噬細胞上可誘導大量的腫瘤壞死因子(TNFα)和白細胞介素6(IL-6)產生。而雞蛋清溶菌酶與β-內酰胺類抗生素聯合使用能阻止細菌溶解,降低細菌內毒素的釋放,并減少巨噬細胞TNF-和IL-6的產生。
      2.2 抗病毒
      溶菌酶能與帶負電荷的病毒蛋白直接作用,與DNA、RNA、脫輔基蛋白形成復鹽,使病毒失活。該酶也可以預防和治療病毒性肝炎,尤其對輸血后肝炎及急性肝炎的效果較為顯著。在機體內它還有抗流感病毒的活性,其與膽酸鹽的復合物能強烈抑制流感病毒和腺病毒的生長,并能防止皰疹性病毒感染。
      2.3 增強免疫力
      溶菌酶作為機體非特異免疫因子之一,參與機體多種免疫反應,在機體正常防御功能和非特異免疫中,具有保持機體生理平衡的重要作用。可改善和增強巨嗜細胞吞噬和消化功能,激活白細胞吞噬功能,并能改善細胞抑制劑所導致的白細胞減少,從而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2.4 其它方面的藥理作用
      溶菌酶還具有激活血小板的功能,可以改善組織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分泌膿液,增強局部防衛功能,從而體現其止血、消腫等作用。它還可以作為一種宿主抵抗因子,對組織局部起保護作用。
      2.5 促進雙歧乳酸桿菌增殖
      溶菌酶在嬰兒體內可以直接或間接促進嬰兒腸道細菌雙歧乳酸桿菌的增殖,促進嬰兒消化吸收,可以促進人工喂養嬰兒腸道細菌的正常化;能夠加強血清滅菌蛋白(Properdin),γ-球蛋白(γ-globulin)等體內防御因子對感染的抵抗力,特別對早產嬰兒有防御體重減輕、預防消化器官疾病、增進體重等功效。

      3 抗菌機理
      細菌的細胞壁由胞壁質組成,胞壁質是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N-acetylglucosamine)及N-乙酰胞壁酸(N-acetylmuramic acid)交替組成的多聚物,胞壁酸殘基上可以連接多肽,稱為肽聚糖(Peptidoglycan)。肽聚糖是細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它是由NAM、NAG和肽“尾”(一般是4個氨基酸)組成,NAM與NAG通過β-1,4糖苷鍵相連,肽“尾”則是通過D-乳酰羧基連在NAM的第3位碳原子上,肽尾之間通過肽“橋”(肽鍵或少數幾個氨基酸)連接,NAM、NAG、肽“尾”與肽“橋”共同組成了肽聚糖的多層網狀結構,作為細胞壁的骨架,上述結構中的任何化學鍵斷裂,皆能導致細菌細胞壁的損傷。溶菌酶能有效地水解細菌細胞壁的肽聚糖,其水解位點是N-乙酰胞壁酸(NAM)的1位碳原子和N-乙酰葡萄糖胺(NAG)的4位碳原子間的β-1,4糖苷鍵,結果使細菌細胞壁變得松弛,失去對細胞的保護作用,最后細胞溶解死亡。
      對于G+細菌與G-細菌,其細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不同,G+細菌細胞壁幾乎全部由肽聚糖組成,而G-細菌只有內壁層為肽聚糖,因此,溶菌酶只能破壞G+細菌的細胞壁,而對G-細菌作用不大。


      4 影響溶菌酶活性的因素
      4.1 溫度對溶菌酶活性的影響
      Weaver等發現在60℃以上牛乳中的溶菌酶活性下降。Hayase等發現溶菌酶通過二硫鍵聚合,180℃時聚合和降解同時進行,當>200℃時肽鍵的斷裂和重組發生,聚合和降解變得更為劇烈。Genentech和Genencor兩公司用遺傳工程的方法生產出一種改性T4溶菌酶,此酶中有一個新的二硫鍵,這個鍵通過穩定酶的四級結構而增加了溶菌酶的熱力學穩定性,使其在食品防腐方面更為有效。
      Frasco等用紅外光譜研究了溶菌酶的熱變性機理,發現它是和水結構密切相關的。其它外側非極性氨基酸殘基對變性無重要影響,從外側極性氨基酸游離出的水在其始變性過程中起重要作用,水進入內部肽-肽鍵中,使蛋白質膨脹和伸展。研究者們假定變性通過減少蛋白質結晶化、增加整個表面積和可利用的極性水合位促進水變構,這使肽-肽鍵向肽-水鍵轉化,引起進一步的蛋白膨脹和伸展,當水加入體系時,其它水形成分子單層直至達到新加入的水不再影響蛋白電荷的層數為止。
      4.2 pH對溶菌酶活性的影響
      溶菌酶在酸性pH下是穩定的,此時100℃的加熱對溶菌酶僅有很小的活性損失,Matsuoka等報道pH4.5(100℃、3min)、pH5.29(100℃,30min)的加熱溶菌酶是穩定的。Beychok等報道溶菌酶在pH5.5最為穩定,Cunningham等,Gorini等均發現溶菌酶在酸性時穩定,在堿性時不穩定的試驗結果。
      4.3 化學物質對溶菌酶的影響
      Back等研究表明糖和聚烯烴類能增加溶菌酶的熱穩定牲,Hidaka等發現NaCl對溶菌酶也有抗熱變性作用,同時Kravchenko等發現鹽溶液的存在對溶菌酶的活性是十分必要的, Chang的研究也發現溶菌酶的活性在低鹽濃度時和離子強度密切相關的, 在高鹽濃度時溶菌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陽離子的價態愈高則其抑制作用愈強。Yashitake等發現具有-COOH和-SH3OH基的多糖對溶菌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4.4 加工過程對溶菌酶活性的影響
      Schaich發現溶菌酶和過氧化甲基亞油酸鹽一起培養,導致蛋白質溶解度的下降和增加了溶解部分的分子量,Schaich等后來發現是由于在溶菌酶中產生了游離基,而導致其和過氧化的甲基亞油酸作用,研究表明溶菌酶中游離基濃度隨水活性的上升而下降,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基團的重構和交換。Funes等繼續進行溶菌酶和過氧化甲基亞油酸的作用研究,發現鐵在一個冷凍干燥的模擬體系中溶菌酶在空氣中和過氧化甲基亞油酸作用,有聚合、生物活性損失和其它化學變化。Kanner等發現溶菌酶和過氧亞油酸的反應生成了二聚和高聚體;多聚是因為隨水活性增加共價鍵交聯度、蛋白質不溶性和酶活性損失增加引起的。
      Fujimaki等研究了在150~300℃焙烤對溶菌酶和酪蛋白的作用,溶菌酶被作為一個純蛋白質樣品在250℃幾乎所有溶菌酶的氨基酸被分解,色氨酸、含硫氨基酸,堿性氨基酸和β-OH氨基酸較酸性氨基酸,脯氨酸,芳香族氨基酸(除色氣酸外)、有烷側鏈的氨基酸容易分解。
      4.5 絡合作用對溶菌酶活性的影響
      溶菌酶可和許多物質形成絡合物導致其活性喪失。Fleming等(1924)報道了等量蛋清和蛋黃的混合物其溶菌酶無活性,Hartsell報道脫水整蛋僅保留部分溶菌酶活性,Cunningoham等研究表明蛋黃在pH6.2磷酸鹽緩沖液中使純溶菌酶失活,他們觀察發現蛋黃污染蛋清僅有兩個離子交換色譜峰,而不是無污染的3個峰。Parkinson報道了整蛋的色譜分離時無溶菌酶。研究者認為抑制機理是在溶菌酶和蛋黃化合物間形成靜電相互作用的絡合物所致。N-乙酰葡萄糖胺的β(1-4)鍵多聚物是溶菌酶的底物,它們間形成一聚、二聚、三聚、四聚體,是溶菌酶的抑制劑。Imoto分析了SDS和溶菌酶的相互作用,NMR、熒光和UV譜表明在沒有引起酶分子整個構象變化的情況下它們之間形成穩定的絡合物。XRD分析表明SDS結合到活性位上強烈抑制了溶菌酶活性,除此之外其它和溶菌酶形成絡合物的物質有:胸腺泡核、酵母泡核、甲狀腺素、甲狀腺球蛋白、α-La、咪唑核吲哚衍生物。陽離子如Co2+、Mg2+、Hg2+、Cu2+等均可抑制溶菌酶的活性(10-3~10-2mol/l)。

      5 溶菌酶的應用
      5.1 溶菌酶在醫學上的應用
      溶菌酶作為一種存在于人體正常體液及組織中的非特異性免疫因素,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它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腫瘤的功效。溶菌酶首先適用于五官科各種炎癥。研究表明它對眼、耳、喉、口腔等的急、慢性炎癥均有一定療效。溶菌酶也可用于扁平疣、傳染性軟疣、尖銳濕疣、帶狀皰疹等多種皮膚病。另外,人體溶菌酶濃度還可以作為多種疾病的診斷指標。目前日本已生產出醫用溶菌酶,其適應癥為出血、血尿、血痰和鼻炎等。
      5.2 溶菌酶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
      溶菌酶是一種無毒、無副作用的蛋白質,又具有一定的溶菌作用,因此可用作食品防腐劑。現已廣泛應用于水產品、肉食品、蛋糕、清酒、料酒及飲料中的防腐;日本用15mg/kg溶菌酶用于低度酒的防腐,還可以添入乳粉中,使牛乳人乳化,以抑制腸道中腐敗微生物的生存,同時直接或間接地促進腸道中雙歧桿菌的增殖。溶菌酶殺菌防腐,由于不經過加熱,屬于冷殺菌,因而避免了高溫殺菌對食品風味的破壞作用,尤其對熱敏感的物質更具有重要意義。此外,溶菌酶對人體安全、無毒、無害,且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5.3 溶菌酶在畜牧上的應用
      邵春榮(1996)在肉仔雞中添加4mg/kg、8mg/kg、16mg/kg和100mg/kg溶菌酶,結果表明在肉仔雞飼料中添加10mg/kg溶菌酶(相當于15 000單位),可降低飼料消耗,提高日增重。在仔豬(7~60日齡)中添加15mg/kg溶菌酶,日增重提高4.96%,腹瀉率降低22%。
      5.4 溶菌酶在酵母法生產蛋白的作用
      酵母法生產蛋白的一個主要問題是蛋白處于酵母細胞壁的包圍之中,故蛋白質的自身利用率低,Knorr等研究了溶菌酶處理酵母菌后在培養過程中的氮和蛋白質的釋放量增加,提高了酵母蛋白質的利用率。
      5.5 溶菌酶在生物工程的應用
      溶菌酶具有破壞細菌細胞壁結構的功能,以此酶處理G+細菌得到原生質體,因此,溶菌酶是基因工程、細胞工程中細胞融合操作必不可少的工具酶。

      6 前景
      目前實際應用的也已商品化的是雞蛋清溶菌酶。采用蛋廠雞蛋殼中殘留的蛋清為原料生產溶菌酶為白色、無臭結晶粉末,味甜。近年來,人們正研究用微生物發酵法生產溶菌酶,同時還采用酶修飾法先后合成了溶菌酶-環糊精和溶菌酶-半乳甘露聚糖,經過修飾后的溶菌酶不僅抗菌活性穩定,而且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此外,由于溶菌酶抗菌譜較窄,只對G+細菌起作用,為了加強其溶菌作用,人們常與甘氨酸、植酸、聚合磷酸鹽等物質配合使用,以增強對G-細菌的溶菌作用。
      溶菌酶的研究和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開發新的溶菌酶資源,降低生產成本,才能促使溶菌酶在實踐中的應用。可喜的是,酶工程的發展進步,使人類可以合成酶,開發合成殺菌譜廣、成本低、安全性高的溶菌酶。可以預見,溶菌酶在21世紀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30 收起 理由
    山中的漫游者 + 3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09-3-13 23:22:12 | 只看該作者
    不同抗生素飼料添加劑使用方案
    營養學上的問題
    現代畜牧業,在追求動物生長的快速高效進程中,動物遺傳潛力逐年增加,相對而言,飼料的轉化效率,有點跟不上動物的生產性能要求,是飼養動物的主要壓力,此時往往存在飼料消化率的不足,而這樣的飼料,往往是經過精確的計算,全價而高效的。如果消化吸收率有問題,那么,在動物的小腸后段和大腸中,就是很多細菌的良好培養基。現實情況是,生產中的動物,大約20%以上的動物消化道存在問題,到現場中去觀察動物的糞便就可以知道這個情況。
    出現這種局面,會有兩方面的損失:一是大量的營養物質被細菌利用,造成了飼料轉化率的低下。一般情況下,料肉比大約有10%左右的損失。另一方面,大量細菌繁殖,引發腸道健康問題,現場表現為稀糞、水便等為題。這個問題的影響,更加嚴重,因為細菌在后腸大量繁殖后,就會逆行到小腸前段,對腸道粘膜造成破壞,從而造成持久性的腸道損傷,生產性能因而低下。
    這類問題,往往在幼畜禽上表現更加嚴重,原因是幼畜禽的腸道消化能力非常有限,而且他們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夠完全,對采食量沒有很好的控制。加上經常的,現在的飼料消化率達不到幼畜禽的要求。成年動物因為飼養管理的不規范(飼喂不會定時定量等),也經常面臨此類問題。
    解決的方案(非抗生素)
    這類問題的解決方案,現場中經常遇到的,有兩方面,其一是通過改善飼養管理,減少采食量,從而減輕動物的胃腸道負擔來完成。這樣經常可以做到減少腹瀉的發生,但是因為如此操作而帶來的動物生產性能下降,和伴隨而來的均勻度的降低,對經濟性能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其二是采用優質的飼料原料和合理的工藝處理飼料,然而這類的飼料原料都稀缺而且昂貴,達不到現在生產的要求。采用合理的加工工藝,一般是熟化、膨化等,都會增加能耗,相應的增加飼料成本,經濟上也不很劃得來。
    用抗生素的目的
            另外的一個辦法,就是向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因為有一定濃度(達到有效的藥物抑菌濃度)的抗生素在腸道內存在,腸道內的細菌總數保持在合理的可以被接受的范圍內,因此腸道內的營養流失就少,腸道內的異常發酵發生率就會減少,從而飼料效率得到提高,動物健康狀況得到保證。這一方案,所用的成本和換來的效果,也就是投入產出比是目前生產上最好的,所以很多國家的飼料業采用這種方案。
    不同目的背景下的方案評價
    適用于這一目的的抗生素有很多種類很多,生產上,選擇抗生素的原則也不盡相同,有的企業選擇抗生素是為了減少飼料使用過程中的腹瀉問題,有的是為了減少呼吸道病的壓力。基本上,通過向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對呼吸道病發生率和嚴重程度是沒有明顯效果的。因為對抗呼吸道病菌的藥物,基本都是格藍氏陽性菌敏感的藥物,有明顯的促進生長的效果。所以造成很多企業技術人員的誤解。而專門對抗腹瀉問題的藥物,以格藍氏陰性菌敏感的藥物為主,生產中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要把劑量加到很大,采用這個方案,一是對后期動物的生長有抑制作用,另外一個也因為投入成本太高,與高消化率原料方案相比,投入產出比沒有優勢。因此,抗生素用于提高動物生產性能是最經常的選擇。這也符合飼料生產的經濟性原則。
    可選擇的抗生素
      市場上各種藥物飼料添加劑大致成本比較
    有效成分        含量        公斤價格        法規用量        常見用量        有效用量        有效用量成本
    黃霉素        4%        19        5--20        8(200g)        20        9.5
    恩來霉素        4%        110        1--20        5(20g)        20        5.5
    桿菌肽        10%        8.5        4--40        30(300g)        60        5.1
    維吉尼亞        50%        520        5--25        5(10g)        10        10.4
    北里霉素        50%        130        5--55        50(100g)        80        20.8
    喹乙醇        98%        31        50--100        100        100        3.1
    多粘菌素        10%        46        2--40        6(60g)        20        9.2
    土霉素        98%        65        10--50        150        150        9.95
    金霉素        15%        12        25--75        112.5(750g)        150        12
    牛至油        5%                1.25--25                20       
    阿散酸        98%        50        100        150        100        5
    洛克沙生        98%        60        55        50        50        3
    1、表中的前六種藥物添加劑主要作用為促生長功能。
    2、能夠預防呼吸道疾病的藥物:金霉素、土霉素、北里霉素。
    3、阿散酸、洛克沙砷對球蟲、痢疾控制,改善膚色有一定的輔助效果。
    4、抗菌譜僅僅代表在正常劑量時藥物能夠保證對微生物選擇性作用下的相對敏感度。
    5、藥物能夠通過動物腸道部分吸收,可以提高腸道外病原感染的防治效果,而藥物不吸收只能控制腸道病原性感染。以上能夠部分吸收的藥物包括:金霉素、土霉素、北里霉素、喹乙醇。
    6、肌體健康是保證動物正常生長的最基本條件,養殖環境惡劣、飼養水平不高的情況下,飼料中添加廣譜抗菌藥物能夠提供最大保護。
    7、長期試驗證明:在非反芻動物飼料中低于200mg/kg劑量下,長期添加廣譜的金霉素不會打破動物腸道的菌群平衡。
       主要抗生素類促長劑的抗菌譜1
    資料摘自:張力《飼料添加劑手冊》
    種類        革蘭陽性菌        革蘭陰性菌          螺    旋體         支原體         衣原體         立克次氏體        3 吸                  


            葡萄球菌        鏈球菌        丹毒桿菌        棒狀桿菌        梭菌        炭疽桿菌        大腸桿菌        沙門氏菌        波氏桿菌        巴氏桿菌        克雷伯氏        嗜血桿菌        布氏桿菌        變形桿菌        綠膿桿菌                                       
    鹽霉素        √        √        √        2        √                                                                                                                       
    阿維拉霉素        √        √        √        √        √                                                                                                                       
    桿菌肽        √        √        √        √        √                                                                                        √                               
    維吉尼亞霉素        √        √        √        √        √                                                                                        √        √                       
    那西太        √        √        √        √        √                                                                                                                       
    黃霉素        √        √        √        √                √                                √                        √                                                       
    恩拉霉素        √        √        √        √        √                                                                                                                       
    北里霉素        √        √        √        √        √                                                        √                                √        √                        √
    喹乙醇        √                                                √        √                √        √        √                                √                                √
    硫酸抗敵素                                                        √        √        √        √        √        √        √        √        √                                       
    桿肽+抗敵素        √        √        √        √        √                √        √        √        √        √        √        √        √        √                                       
    土霉素        √        √        √        √        √        √        √        √        √        √        √        √        √        √                √        √        √        √        √
    金霉素4,5        √        √        √        √        √        √        √        √        √        √        √        √        √        √                √        √        √        √        √
    表中說明:
    1、        抗菌譜僅僅代表在正常劑量時藥物能夠保證對微生物選擇性作用下的相對敏感度。
    2、        上表中“√”代表藥物對該類菌有一定的抑殺作用,“空白”表示基本無效。
    3、        藥物能夠通過動物腸道部分吸收,可以提高腸道外病原感染的防治效果,而藥物不吸收只能控制腸道病原性感染。
    使用抗生素要考慮的影響因素:
    藥物在腸道內的有效濃度
    很多產品,廠家推薦一個有效使用劑量范圍,這個范圍基本來源于現場的實驗。然而廠家在使用的時候,要考慮如下因素:
    1.        用戶現場動物的生存環境:主要是衛生狀況和溫度濕度狀況,也就是現場中細菌繁殖速度和細菌總量問題,如果環境壓力大了,相應的飼料中抗生素使用濃度要偏高,因為他們通過飲水和采食,會迅速達到動物腸道的危害濃度。
    2.        動物不同的發育階段(腸道發育狀況)和現在飼料使用的狀況(消化率)。動武生長初期,因為采食量小,胃腸道功能發育不健全和對采食量沒有能力控制,往往有較多的消化道問題。因此動物早期的飼料內,抗生素濃度一般的會超過后期的1倍多,效果才會確實可靠。
    3.        飼料原料的消化率及其變異:飼料原料,原因為其產地不同、加工工藝不同、飼料配方不同,導致其在動物胃腸道內的消化吸收率有較大的變異,為了保證動物的最佳生產性能,生產上,最長采用的抗生素方案就是在正常使用的劑量基礎上,再考慮到這些因素,額外添加按全裕量。尤其是國內一條龍企業,對此深有體會;單純銷售飼料的企業,受到市場價格的壓力,對此不舍得投入成本,然而今后競爭的加劇,用戶對產品質量要求會越來越高,這也給廣大飼料廠家一個可以選擇的方向:這個方案最大的優勢是穩定飼料產品質量,減少產品質量波動。
    4.        飼養場環境中細菌的耐藥性:隨著抗生素的使用,細菌必然會因為生物選擇和淘汰而顫聲越來越高的耐藥性,有一些藥物如黃霉素,在不到兩年時間內,有效生產濃度提高了接近10倍。說明細菌對他產生耐藥性的速度飛快。常規的,越是窄譜的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速度越快,如金霉素,做為最廣譜的一種抗生素,使用了20年,其有效生產濃度僅僅提高了1倍,它是目前為止,生產中被最廣泛選擇使用的產品
    飼料中的效力問題(加工、儲存、消化吸收、半衰期。。。)
    飼料加工工藝對抗生素的影響,我們要引起重視,一般的我們都考慮到為生素的損失,很少有人注意到抗生素在飼料加工、儲存和適用過程中的損失,因為抗生素都是一些大分子的有機物質,因此他們的劑型和對抗飼料加工過程中的破壞能力非常關鍵,一般的,離子鹽類的抗生素比較穩定,如金霉素鈣鎂鹽,與有機酸類結合的抵抗力就會差些,飼料加工中要注意,或者在計算配方的時候要考慮到其安全裕量問題。
    注射藥物的機理與添加劑機理不同
    還有一個要注意的問題是:我們的供應商向我們推薦的飼料添加劑級別的抗生素,其作用機理往往采用了藥物體內試驗的機理,那是不同的,作為飼料添加劑使用,其有效濃度遠遠達不到做藥物試驗的濃度,所以有時候聽見有的人說某種添加劑可以有效的抑制呼吸道病,就表示深深的懷疑:那要多么高的劑量啊?我們用作飼料的,要與他們區分開的。
    抗生素的使用副作用和使用限制
    抗生素大量使用,會造成環境中細菌耐藥性增強,鑒于這個原因,世界上發達國家已經開始限制抗生素的使用,有的已經禁止。這是我們行業人要注意的。
    板凳
    發表于 2009-4-2 09:24:56 | 只看該作者
    好是挺好的、、、可價格如何啊? 養殖成本低點 才有利可圖啊!
    地毯
    發表于 2009-4-2 18:54:12 | 只看該作者
    <<好是挺好的、、、可價格如何啊? 養殖成本低點 才有利可圖啊!>>同意樓上的說法!
    5
    發表于 2009-4-23 12:51:44 | 只看該作者
    很不錯,比較詳細。應用稍微少了點
    6
    發表于 2009-5-26 14:50:54 | 只看該作者
    溶菌酶在飼料中的應用效果有那么明顯么?有客戶使用溶菌酶,怎么反應不是很好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于 2009-5-26 15:24:59 |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于 2009-6-8 11:23:28 | 只看該作者
    不錯的東西,在飼料上用成本有點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表于 2009-6-9 11:23:00 | 只看該作者
    學習學習!不錯的資料!辛苦了樓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表于 2009-6-26 14:26:01 | 只看該作者
    本人是行業內很早做溶菌酶應用和推廣的了,看到這東西這么受關注就想說點什么
    第一  溶菌酶不神奇,在食品醫藥領域早就應用了。現在很多人在炒作什么微生物溶菌酶,是有這個品種,可惜還在實驗階段呢,價格也貴的大家想都想不到,我們這行業壓根用不起
    第二  溶菌酶目前形成產業的只有蛋青溶菌酶,比利時有一家是全球最大的生產企業,國內也有家能做,但絕對不是咱們這一行能生產出來的(沒有瞧不起同行的意思)。
    第三 大家現在在用的溶菌酶制劑絕大部分是買回去一堆抗生素和少量的蛋清溶菌酶的復合物),所以使用效果千奇百怪。千萬別相信什么抑菌圈實驗,溶菌酶沒那么大的殺菌能力,保健還行治療可要當心了。
       我也做溶菌酶的應用研究,在和微生態產品復合應用上還有些成果,也就是在腸道保健上有點心得,如果真象大家所聽到的那么神奇我估計大把鈔票要砸到這個所謂的高科技神奇產品上了,那就就不是小小的幾百萬能搞的了,更何況有些企業連幾百萬也沒有投入,幾萬塊起家大家都能做那萬能的微生物溶菌酶了
       憑良心做事,老老實實賺錢,既然大家學這個專業在這個行業要發展要壯大,就要遵守行業的規則
       如果對我有意見請直接回復,本人產品銷量還挺好,只不過不忽悠,憑本事吃飯咱誰也不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18:1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南县| 康保县| 德格县| 凤山县| 巴塘县| 黑龙江省| 谢通门县| 常山县| 青岛市| 漯河市| 丰城市| 双牌县| 忻城县| 赤壁市| 乌什县| 望谟县| 邵东县| 古交市| 新巴尔虎左旗| 营口市| 梓潼县| 思茅市| 新巴尔虎左旗| 大方县| 牙克石市| 泰兴市| 奉化市| 寿阳县| 浪卡子县| 海原县| 凤山县| 寿阳县| 石棉县| 泊头市| 中江县| 建德市| 株洲县| 凉山| 宜章县| 胶州市| 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