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way 于 2009-2-17 08:47 編輯
如今免疫低下綜合征(I.S)到處可見,豬群經不起風吹草動。令規模養殖者更不可思議的是,散養場育肥豬發病率高,且西藥生物制品效果不理想,為什么?因為這些豬群多少都存在免疫抑制病,打上疫苗抗體產生不足,難以抑制病毒侵襲,且更促使低抗體依賴性病毒的增殖,而有甚者散養場疫苗根本就沒有什么程序(如豬瘟一生只預防一次,效果可想而知)。
那么說到藥:大多獸藥公司以西藥為主,包括外企。少部分公司產品,含量高一點,工藝好一點,藥殘少一點。而大多公司就不盡人意了,為了謀取更多利益,藥物含量不足,工藝不好,更甚者很多獸藥公司為了適應養殖者心理,藥里加入大劑量激素類、偽禁類藥(最常見如地米,安乃近,氫化可的松等)。這些東西起效快,但大量長期使用后明顯降低動物機體免疫力,減少粒性細胞,導致豬病越來越難防治。更主要,如今大多數疾病以病毒病為原發病,西藥及生物制品更不行了.
業界流行一句話:“一針輕,二針重,三針打的不會動,五針、六針要豬命。”形象闡述了激素藥、違禁藥的惡果。(豬屬寒性,疾病也大多由寒而發,而獸醫工作者習慣用清熱、消炎藥,結果,愈用愈寒,燒給退了,豬已寒氣歸心。且抗生素也屬寒性,長期應用不令人喜悅。)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