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特侖蘇辯護的專家,姓甚名誰?
針對近一個時期社會關注飲用蒙牛公司生產的添加OMP的“特侖蘇”牛奶是否存在安全性問題,衛生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商務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組織衛生、營養、毒理、食品、農業等方面的專家對蒙牛公司使用的OMP食用安全性進行了研討。專家根據對OMP的來源、生產工藝、添加量、檢驗報告以及國際同類產品政府許可和國外使用情況,認為消費者飲用目前市場上該產品沒有健康危害。(2月13日新華社報道)
這是一則富有戲劇效果的結果。特侖蘇是天使還是魔鬼,一時眾說紛紜。就在公眾對特侖蘇判了死刑之際,這些專家挺身而出,不失時宜地站了出來,為OMP進行專業判斷,力證OMP無害。
遺憾的是,專家的判定并未取得網友的首肯,不少人還是選擇“我不相信”。應該說,如同司法判決中“不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放過一個壞人”一樣,我們不放過一個壞企業,也不冤枉一個好企業,如果OMP的確無害,如果特侖蘇確乎如宣傳得那樣神奇和美妙,如果這些專家的確秉持良知和道義進行鑒定,我們就沒有必要誅心,非要和特侖蘇過不去,置其于死地。
問題是,專家靠得住嗎?事實證明,一些專家的確靠不住,在資本為王的時代里,他們很容易被資本豢養,蛻化為利益集團的代言人,或者就是為利益集團鞍前馬后鼓與呼的馬前卒。“專家靠得住,母豬能上樹”,這正是坊間對一些無良專家的嘲諷。
由此,筆者想到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例。在喧擾一時的周老虎事件中,事情剛開始,不少專家力挺周老虎,煞有介事地肯定虎照為真,一時真忽悠了不少善良的人信以為真。后來據媒體披露,這些被陜西林業廳請來鑒定虎照為真的專家中,竟無一名是貓科動物專家,有的是研究田鼠的,有的是研究金絲猴的,還有的是研究魚類的。想想看,當專家一旦成為權力或利益的附庸,這樣的專家自然不可靠。
當然,我們不能說這些力證OMP無害的專家就是偽專家。但要取信于民,就應該公開更詳盡的信息。比如,這些專家姓甚名誰?所擅長的專業是什么?他們為何會得出OMP無害的結論?這些研究報告以及全程的研究細節能否公之于眾?遺憾的是,報道對這些信息一筆帶過,含混不清,我們既不知道這些專家都是誰,也不知道這些專家是如何研究的,我們只知道專家經過研究得出了OMP無害的結論。沒有一系列細節披露,只塞給公眾一個定論,誰信呢?誰會接受呢? □王石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