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古籍智慧———兵法思想運用到企業管理當中,是近來較流行的話題。但要注意將“兵法”運用得當,否則可能隨時遭遇“十面埋伏”。
至少筆者覺得兵法管理有以下十個方面的問題,若處理不好,就是十面埋伏,認識不到位,就會中箭身亡。
第一埋伏:過于強調神秘性。
天機不可泄露,是兵法管理的一個重要思想。雖然商場有秘密,但在我們的很多企業老板看來,自己的思想和靈感是企業最核心的資源,凡事以自己的經驗和天才的靈感為標準,忽視企業發展戰略的科學化、文字化、理性化的非神秘特征。神秘化使管理從科學變成神學,將組織變成個人,這不可不防。
第二埋伏:大道無形,憑感覺做事。
一個企業的管理系統來源于一種被稱為道的東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管理的哲學,沒有人去質疑這個問題,但如果將大道無形發揮到一個相當的高度,將會使管理的基礎建立在一個虛幻的平臺之上,管理的大廈終究會雪崩。正確的做法是將道系統化、文字化、科學化、理性化,這樣的管理基礎才會有一個良好的結果。
第三埋伏:重奇勝,重權謀,點子經濟,忽視基礎的落實。
中國企業的發展史就是一部點子獲勝的競爭史,由于中國企業的成長性特點,兵法中的出奇制勝、以少勝多的故事對企業管理的成敗理論影響甚遠,但隨著中國企業在管理上向更深和更系統的方向前進,權謀時代的管理思維面臨最為深層次的變革。
第四埋伏:戰略的虛化、空洞化,以原則代替模型。
由于兵法是一部軍事戰略的書籍,而且在論述戰略時也有時代的局限性,兵法以描寫原則為特點的方式將無法給企業的具體管理帶來直接的幫助,戰略問題如果僅在原則上打轉,是不會有好的指導價值的,企業管理者有必要在兵法的基本指導原則下謀劃好戰略的可執行系統,這才是出路。
第五埋伏:競爭理念不系統,缺乏主體性。
傳統兵法在競爭上的缺陷表現在策略層面、技術層面著墨過多,在競爭主體上的認識存在不足,而拿破侖一語破天機: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的士兵。這是對兵法主體性的突破性認識,管理的目的是要實現人的自我的實現,兵法管理如果忽視這一點,則很多工作只是緣木求魚。
第六埋伏:不計成本,不講效益。
這是兵法管理最重點的問題,兵法云:要不計成本,不計投入,破壞性打敗對手,要用舉國之力,窮兵黷武,實現取勝的目標。而在企業管理中,則要以效益為原則,因為在企業管理中,管理前提就是資源的有效性,而且要以投資的最大化為最大出發點。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