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三聚氰胺事件”影響,目前全國奶業市場普遍低迷。受波及較小的重慶奶業欲“轉危為機”,在行業大洗牌中搶占奶業高地。重慶市副市長馬正其日前向外界透露,該市擬投入13.8億元,啟動“7萬頭奶牛安全奶源發展行動計劃”,力推本土奶業逆市擴張。
“重慶本地有奶牛2萬頭~3萬頭,可年供給大約10萬噸牛奶。而重慶一年需要牛奶約40萬噸。”馬正其表示,“7萬頭奶牛安全奶源發展行動計劃”,將可以讓更多的重慶市民喝上本土鮮牛奶,同時也能為全國提供優質牛奶。
“受‘三鹿奶粉事件’影響,全國奶業重新洗牌難以避免。此次風波中,重慶本土牛奶未被檢測出三聚氰胺,贏得市民信任。這實際上給重慶奶業向全國市場‘逆市’擴張帶來重大機遇。”馬正其表示,政府將對當地奶業振興計劃給予重點傾斜。
據介紹,重慶市擬通過5年時間,整合各方資源投入13.8億元,擴大安全奶牛存欄規模至7萬頭,通過集約化科學飼養、建設標準化奶牛安全養殖服務體系、建設安全加工體系等方式,完善奶業產業鏈,健全奶制品食品安全體系。
依計劃,重慶市擬實現年產銷乳制品50萬噸、乳制品100%達到綠色食品標準,20%達到有機食品標準,乳業產業產值達40億元以上,并力推本土乳制品加工龍頭企業進軍全國八強的目標。
計劃實施方之一、重慶市農墾集團董事長王義昭稱,按照規劃,該計劃還可為庫區移民和返鄉農民工提供大約2萬個就業崗位,同時促進城市中1萬人就業,并帶動飼、喂、醫、配等奶業相關技術工種的就業,每年可實現社會勞動收入約6億元。
同時,奶業相關產業也將因此受益。王義昭稱,該計劃將為重慶飼料行業、牛肉加工行業分別帶來3億元和1億元的業務大單。
據預測,上述計劃實施后,飼養奶牛環節可創造純收入4.2億元,利潤1億元。乳品加工環節每年可增加創收20億元,社會流通環節每年可增加創收25億元。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