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事件對中國乳業的重創顯而易見,隨著事件的暴發,消費者信心嚴重受挫,奶牛主產區普遍出現倒奶現象,生產企業產品大量積壓,行業整體出現信任危機,一些國家禁止進口中國乳制品。
據內蒙古奶業協會測算,這次行業里的損失可能在100億元以上,還不包括三鹿本身。令人欣慰的是,中國乳業已經開始恢復,消費者對乳制品的顧慮已經漸漸被打消。內蒙古奶業協會秘書長那達木德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我們掌握的情況是大概恢復50%到60%”。
雖然認為目前有些數據過于夸張,有失實之嫌,但從整體上講,“我估計60%到65%左右比較客觀一點。”中國奶業協會常務理事王丁棉也向本報記者表示。按王丁棉分析,此次事件對各乳企、各類型產品的影響不盡相同,所以目前恢復情況也各有不同。
“伊利集團的銷售額目前已恢復到之前的80%,”乳業巨頭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目前,國內乳制品總體狀況趨向好轉,在政府和企業的雙重努力下,中國乳業市場的銷售情況正在逐步恢復。”張劍秋相信,中國的乳制品行業正在逐漸走上正軌。
據稱,蒙牛在未來3~5年,預計陸續投入60億元,在全國各個生產基地配套建設20個超大規模的萬頭奶牛牧場,通過這種“牧場聯合國”的運作模式,在全國建立一批國際專業牧場。
中國奶業協會理事長劉成果也認為,三鹿事件的發生,使我國乳業發展中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充分暴露出來,有助于國家、部門和行業加深認識,有助于加快解決并消除這些病根,使我國乳業整體素質登上一個新的臺階,順利實現轉型。
對于2009年,那達木德表示:“我們現在預測是明年年底能恢復到90%以上或者接近事件以前的水平。”恢復不夠迅速,一方面是因為消費者信心的恢復需要時間。另外一方面,整個經濟形勢也影響了奶業的發展。那達木德解釋,喝奶是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后的第三個階段,“我們現在第三個階段還是不穩定,主要是收入水平,特別是城市的中產階級這個階層,國家消費收入主要靠這個階層,如果這個階層收入不穩定的話,整個拉動內需將受很大影響。”尤其是2008年主要喝奶群體的城市居民收入增長幅度不大,也影響了2009年中國奶業的發展。
但在那達木德看來,學生奶和農村消費奶有可能成為2009年中國乳業的增長點。全國目前有2.4億中小學生,這個工程啟動之后,可以彌補下降的這部分市場。奶類消費也會恢復得比較快,對今后潛在市場的開發,也是非常有利的。
可以認為,盡管明年經濟形勢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將繼續低迷,但是政府將繼續投入支持乳品行業,擴大內需,況且中國乳品人均消費尚低,相信2009年中國乳品行業發展還有很大空間,將迎來良好的機遇。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