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毯

樓主 |
發表于 2009-2-11 15:38:17
|
只看該作者
以下是我給經理的回復:
魚類的消化道生理:
(一)、魚類牙齒的特點
(1)魚類有無牙齒由其食性決定,肉食性魚類有牙齒
(2)草食性魚類也有牙齒
(3)一般雜食性魚類沒有牙齒
(二)、魚類食管的特點
大多數的魚類的食管很短,從外表上很難同胃、腸相區別,只有從管徑、內表面的形狀、括約肌、瓣膜以及胰臟導管等的部位來區分.食管內壁具有黏膜褶,以增強擴張能力.食管壁的黏膜層有豐富的沾液分泌細胞,能分泌沾液以輔助食物吞咽;有的魚還具有味蕾,少數魚的食管還能分泌消化酶,特別是無胃魚。
(三)、魚類胃的特點
1、有胃魚和無胃魚腸道長度和形狀的差異
(1)有胃魚的腸道從胃不經彎曲直接到肛門,成一條線,腸道短,有胃魚通常是肉食性魚類,主要包括大口鯰、烏魚、鮭魚、虹鱒、鰻魚
(2)無胃魚腸道盤繞彎曲通肛門,長度是有胃魚的3-4倍,無胃魚的種類:主要包括鯉魚、鯽魚
2、鯉魚胃的特點:鯉魚沒有胃的良好分化,但是其中幾個部分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
(1)前部,在小腸的膨大部分有膽管的入口
(2)小腸的中部前端,有類似中胃的功能前端功能
(3)小腸的中部后端,有類似中胃的功能后端功能
(4)腸的后端有大腸的功能
(四)、魚類消化道絨毛的特點
1、魚消化道表面在其幼小時很平滑,爾后逐步出現皺褶,甚至出現腸絨毛
2、冷水性魚類通常是肉食性魚類,絨毛長而厚(具體情況由攝餌量和吸收面積決定)。雖然冷水性魚類絨毛數量與溫水性魚類沒有顯著差異,但是其絨毛表面積、總容積卻分別增加了58%和102%。
(五)、蛋白質的凝固變性
1、無胃魚不能分泌鹽酸和胃蛋白酶,蛋白質的凝結靠兩種機理
(1)胰蛋白酶的作用
(2)PH由中性向堿性轉化的過程
2、有胃魚可以分泌鹽酸
(1)鹽酸的分泌主.要依賴組胺和其它物質引起的激素調節,這種調節在控制反應中起重要作用;
(2)胃中的PH通常保持在2-4,如鮭魚保持在Ph=2-3,斑點叉尾鮰保持在pH=2-4。
品種
通常,肉食性的魚消化道短,蛋白酶活性高;植食性魚消化道長,淀粉酶活性高;而雜食性魚無論消化道長度,還是消化酶活性都介于兩間
鯉魚的食性
在自然的條件下,鯉魚的食物偏重于動物性,主要有搖蚊幼蟲、螺螄、河蜆、淡水殼菜等底棲動物、水生昆蟲及蝦類。喜歡的植物性食物高等水生植物種子、幼芽和腐落的植物碎屑等。鯉魚的食物組成通常有季節變化和地區差異,這是由棲息水域食料基礎、水溫變化等所引起的。
通過以上資料,我的結論是鯉魚喜歡吃葷,但其消化道結構及生理特性決定其不能像肉食性魚類一樣只吃葷不吃素。同樣,如果鯉魚長期只吃素不吃葷,可能會導致其營養不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