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發病情況:畜主于某于6月初由我獸醫站承辦并檢疫抓回當地產苗豬800頭。此批豬均由我站獸醫人員閹割并實施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三聯苗窩防免疫接種,只只都有耳標。上圈后一周,又免疫接種了口蹄疫疫苗。該批豬于7月上旬有部分發熱、厭食,畜主自行應用青霉素肌注,后發病數增加,于7月10日死亡10頭后要求出診。 2 臨床癥狀:臨診觀察發病豬約占1/2,查見體溫40℃~42℃左右,初發病豬皮膚發紅,有的豬腹下及后肢下部皮膚出現紫色,有的病期長的豬表現消瘦,并且皮膚發白。病豬有飲欲,投喂稀料也能勉強吃幾口。病豬拉栗狀糞便,有的表面有腸粘液,也有的還見有血液。有少數豬便秘、腹瀉交替發生。有部分豬兩耳水腫,也有的豬頸部注射針孔四周因血凝不良而被流出的多量血液所污染。
3 病理變化:當即剖檢病死豬和瀕死豬各一頭。后肢皮膚上有紫癜。眼結膜發白有黃染。頜下及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周邊出血,切面淡黃色有壞死灶。腎臟貧血,表面有出血點,脾稍腫脹呈紫黑色,邊緣有鋸齒狀梗死點,胃底部片狀出血,回盲口有潰瘍。膽囊、膀胱、喉頭粘膜充血,未見有出血點。
4 實驗室檢查:采集病料,病死豬肝觸片,心血涂片沒有發現細菌。現場采集的四份病豬血,各取一滴用生理鹽水稀釋,加蓋玻片油鏡檢查均觀察到紅細胞表面附著桿狀、顆粒狀、逗點狀等附紅細胞小體,使紅細胞呈菠蘿狀或星芒狀。鮮血涂片,用姬姆薩染色后,顯微鏡下可見紅細胞周圍的附紅細胞體被染成紫紅色或紅色。用瑞氏染色后,顯微鏡下可見紅細胞周圍的附紅細胞體被染成藍紫色。所有四份血樣血清,做豬瘟膠體金測試,都呈豬瘟抗原陽性。遂送病料由省畜牧獸醫總站實驗室診斷為豬瘟抗原陽性。
5 治療措施:根據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實驗室檢查,該農戶豬病為附紅細胞體及豬瘟的雙重感染。
5.1 全群應用
(1)全群豬用豬瘟兔化弱毒苗,每頭豬10頭份一次肌注;(2)電解多維飲水7~10d;(3)強力霉素按20mg/kg.bw連喂7d。
5.2 病豬應用
(1)“愛畜達”長效土霉素按20mg/kg.bw,隔日一次肌注;(2)“血豐”右旋糖酐鐵1mL/頭肌注。用藥3d后,部分豬恢復食欲,也不再出現新的病例,7d后病重豬基本不發熱,半月后隨訪,病豬全部治愈,全群恢復食欲。
6 體會
(1)豬的夏季高熱病,病因復雜,據我們診療,許多都是混合感染,常見的有非典型豬瘟、偽狂犬病、藍耳病、弓形蟲病、附紅細胞體等。這一起病例,有豬瘟(非典型性)和附紅細胞體混合感染,因及時診斷,對癥用藥,所以治愈率很高。
(2)該批豬接種過三聯苗,雖有一定量抗體,但所產生的抗體不足以抵抗豬瘟,所以在臨床上表現為非典型性,臨診中應重視這個病的存在并注意與其他疫病的差異。象這樣具有基礎免疫的豬,再緊急預防接種大劑量的豬瘟單苗,能使豬瘟抗體在短時間內大幅提高,同時大量疫苗抗原刺激機體產生干擾素,從而有利于病豬的康復。
(3)為什么經過窩防的豬仍會發生豬瘟,排除疫苗質量、免疫操作不規范因素,我們認為主要是免疫量的問題,此批豬只進行過三聯苗初免,而且劑量只有一頭份。建議今后給豬初免時要應用豬瘟兔化弱毒單苗,劑量不能少于每豬4頭份,二聯、三聯苗只能作加強免疫時應用。
(4)豬的附紅細胞體病的隱性感染率非常高,在豬受應激,以及并發其他病時會引起暴發。本病治療尚無特效藥,我們臨床應用“愛畜達”長效土霉素注射治療急性病例,效果很好;強力霉素類藥品拌料喂服,具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5)豬附紅細胞體能通過共用針頭而傳播,在治療豬病中注意打一個豬換一個針頭。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