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良彬 于 2009-2-27 02:11 編輯
奶牛產后子宮炎的主要病因分析
李良彬
摘要:本文通過對不同規模奶牛場的奶牛產后子宮炎發病情況的調查了解,病因分析,根據病因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使本病的發病率明顯下降。結果表明:奶牛產后子宮炎和接產操作,環境衛生有密切關系。
關鍵詞:奶牛 產后 子宮炎 病因
子宮炎是用于產后子宮內膜或子宮內膜和更深層組織感染的通用術語,一般不會危機生命,但是可能導致將來的繁殖失敗。母牛產后子宮的感染是普遍存在的,在正常情況下由于子宮的自潔能力,約有50%以上的牛在產后40~60天能夠恢復正常,有過幾次明顯發情的母牛會降得更低。正常母牛產后發病率約10%左右,但是通過本人對牧場的調查了解其發病率從幾頭到50%不等,個別牧場發病率高達100% 。急性子宮炎可對奶牛的健康、產奶性能和以后的防治能力產生影響甚至引起死亡。由此可見,子宮炎是母牛產后常見的并對奶牛養殖業危害較大的一種疾病。
1、奶牛產后子宮感染的危害:
1.1最常見的是引起奶牛產后不孕
奶牛產后不孕可以表現永久性的不孕和暫時性的不孕。永久性的不孕因奶牛不能再繁殖而被迫淘汰,降低了奶牛的使用年限。暫時性不孕會增加奶牛的配種次數,有78.2%子宮內膜炎母牛超過60天才發情,明顯延長的胎間距,奶牛終生生產能力下降。未孕牛的淘汰率升高。
1.2對產奶量的影響
奶牛產后嚴重的子宮炎會引起奶牛的發熱和采食量下降。發熱、采食量降低、治療應激等因素影響會使全期泌乳量降低300kg以上,對感染較嚴重的母牛產奶量會降的更低或停止泌乳。
1.3其他影響
奶牛產后子宮炎會明顯增加奶牛乳房炎、酮病和真胃移位的發病率。
2、實例及解決辦法
2.1實例1:
2.1.1
2008年6月對黑龍江綏化某牛場調查:共有奶牛存欄830頭,泌乳牛380頭,產后80天以上空懷牛153頭,平均空懷天數307.25天,占成母牛的33.26% ,正常分娩胎衣正常脫落的母牛產后子宮感染和惡露異常牛占分娩牛的65%以上,出產房時排膿性分泌物的還有40% 。各胎次牛均有發生。產房環境衛生為發病的主要因素。
2.1.2解決辦法:
2.1.2.1對產房及運動場進行徹底消毒:首先清理掉牛舍內及運動場的所有污物,對牛舍內沖刷后起掉木床板,涼曬清理后用5%火堿水浸泡消毒。然后對牛舍地面和運動場一起用5%火堿水澆潑消毒。在進牛前用清水沖刷。以后每次進牛后清理運動場糞便,出牛后對牛床后端、糞溝、地面用清水沖刷干凈并常規消毒一次。每周進行一次高濃度消毒,直至無感染牛為止。
2.1.2.2對產房運動場內沙土欄徹底消毒,更換墊料并用三合土處理地面,直接設計出坡度便于排尿并可減少維護費用。
2.1.2.3取消了對母牛分娩時的常規產道檢查,對有難產跡象的母牛需要產道檢查時,要對母牛外陰及后驅嚴格消毒(高錳酸鉀、來蘇、百毒殺)后擦干,再用0.5%碘伏消毒,操作人員手套要用0.5%碘伏消毒后再檢查。
2.1.3結果:通過以上處理,2008年9月回訪,產后子宮炎的發病率明顯降低,正常分娩胎衣正常脫落的母牛產后子宮感染占分娩牛的8.9%(2/23);23頭分娩牛中有3頭胎衣不下,其中1頭有子宮炎,9月份產后子宮炎母牛占總分娩頭數的13% 。
2.2實例2:
2.2.1
2004年9月,山東濰坊臨朐某牧場,存欄160頭,均為初產牛,難產率高達56%以上,胎衣不下發病率為60%,軟產道損傷和產道感染發病率幾乎100%,產后分娩母牛和犢牛死亡時有發生。該牧場較高的發病率是由助產過早和暴力助產所導致的。母牛分娩時,在羊水泡未露出陰門時便刺破羊水進行助產,也就是在開口期的后期和胎兒產出期的前期開始助產,并且多人和使用器械。
2.2.2
解決辦法:
2.2.2.1母牛分娩時要保持安靜,沒有胎位異常時不做產道檢查,盡量讓牛自然分娩,如果需要助產也要在胎蹄露出陰門后進行。
2.2.2.2助產時最好不使用器械,兩個人以上用力牽拉犢牛視為暴力助產。
2.2.2.3接產時牛體后驅、使用器械和工作人員手臂要徹底消毒。
2.2.3、結果:通過以上處理自2005年至今,母牛產后感染和胎衣不下的發病率一直保持較低的水平。
3、原因分析:
引起子宮炎的主要原因是有致病微生物的存在。致病微生物可分為外源性和內源性。外源性微生物主要是生存在環境中,是母牛分娩后通過環境、助產操作、器械、母牛生殖道的正常位置和形態的改變等因素都能使外界微生物侵入。內源性微生物正常情況下是存在于陰道內的,由于產道的損傷而迅速大量繁殖引起子宮炎。
3.1 致病微生物感染: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是引起子宮炎的主要原因。產后子宮感染最常見的致病微生物有:化膿棒狀桿菌、壞死桿菌、大腸桿菌、溶血性鏈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擬桿菌和梭狀芽孢桿菌等。這些致病菌可以是一種致病菌感染也可以是多種致病菌混合感染,可以引起母牛產后的急慢性炎癥。產后感染一般在10天以后可能由混合感染變成單一的化膿棒狀桿菌感染。主要表現母牛排膿性分泌物。
3.2產房環境衛生是子宮炎高發的另一個原因。
被強致病菌污染的產房導致的母牛產后子宮急性感染已經成為很多牧場母牛產后感染性疾病高發的主要原因。產房內牛床、糞溝、地面等母牛分娩環境中污穢的排泄物中存有大量致病微生物,特別是某些強致病微生物的存在污染了母牛產后尚未排出的胎衣,母牛反復起臥的過程中使致病微生物隨著未脫落胎衣在陰門處的進出而被帶入生殖道引起奶牛的子宮感染。母牛產后子宮有很強的自潔能力,當子宮輕微污染時這種污染能通過子宮的自潔能力來凈化完成,對子宮和機體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如果子宮被大量強致病菌所污染,這種平衡被打破,也就是說污染的嚴重程度大于母牛子宮本身的自潔能力時母牛就會發病。
3.3接產技術因素
3.3.1.接產時消毒不嚴格,主要是牛體和術者。
母牛分娩時對牛體污物的清理和對牛體的消毒極不嚴格。污穢的牛床和運動場會使牛體沾有大量的污濁物,這些污濁物中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在母牛分娩時很容易污染生殖道,特別是有強致病微生物存在時跟給嚴重。
接產時術者的手臂和使用的手套沒有經過嚴格消毒或消毒后在操作過程中接觸到污染物后沒有重新消毒繼續操作。這種被污染的手臂或手套直接檢查產道,特別是檢查受傷的產道是非常危險的。
3.3.3.2過早的助產和暴力助產
過早的助產除增加子宮嚴重污染的風險外,還是導致母牛產后胎衣不下和軟產道損傷的主要原因。母牛分娩過程是在許多激素對機體有序的作用和相互協調下完成的,過早的助產會打亂這種協調引起異常分娩。過早的對陰道的機械刺激會引起催產素的分泌量突然增加并提前于正常分泌時間而使母牛的努責和陣縮提前。這時骨盆韌帶尚未完全軟化和缺少胎兒對產道逐漸的楔狀機械擴張作用而使產道表現相對于正常時狹窄,胎兒在該階段通過的時間會相對延長。也使母牛在強烈的努責和陣縮階段的時間延長,母牛表現產后虛弱,宮縮無力,加上胎盤尚未完全成熟使母牛胎衣不下和產后子宮復舊不全的發病率明顯升高。頭產牛表現更明顯。在本人統計的牧場中,奶牛產后胎衣不下由該原因引起的發病率最高的為86% 。胎衣不下又增加了50%以上的子宮炎的風險。
過早助產的另一個不良后果是產道損傷。擴張不全的產道加上暴力助產是導致軟產道損傷的最直接的原因。軟產道的損傷破壞了產道抵抗致病菌的自然屏障,增加了子宮的感染機會。陰門的嚴重損傷會改變外陰的形態結構,這種改變會導致暫時性或永久性的陰道積氣、積尿和糞便污染。
3.3.3.母牛分娩前后的陰道及子宮的檢查增加了子宮炎的風險。
在很多牧場習慣于在母牛分娩前后對母牛陰道和子宮進行手臂探診檢查來判斷是否有難產或腹中還有胎兒等。我們每對生殖道做一次探查就增加一次子宮感染機會,如果對牛體和術者消毒不嚴或根本不消毒者來說這種檢查可能會成為正產牛子宮感染的主要原因。
3.3.4
暴力助產導致地軟產道損傷會因為致病微生物的上行引起子宮炎。
很多牧場無論母牛分娩難易都會使用大量人力借助產科繩強行快速拉出胎兒。這樣違反了母牛自然分娩胎兒娩出的規律,快速的拉出時由于速度和力的相互作用很容易的造成產到的嚴重損傷。這種損傷可以發生在產道的任何地方(子宮頸、陰道、外陰,甚至損傷韌帶)。
3.4營養因素:
3.4.1.干奶期母牛過肥會因產道脂肪過度蓄積而導致產道相對狹窄而引起難產,難產會增加產道損傷比例。
3.4.2產后低血鈣或其它營養的缺乏(硒、VE、β-胡蘿卜素等)會增加母牛胎衣不下和產后感染的發病率。
3.4.3干奶期嚴重的瘤胃降解蛋白過高或蛋白質明顯缺乏也會使胎衣不下的發病率明顯升高。
4、解決辦法:
4.1在泌乳后期調整母牛體況,讓母牛體況評分保持在3.75分左右;保證母牛干奶期的營養的均衡的供應,注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補充。
4.2保證產房環境清潔衛生,定期消毒。對高發感染性疾病的產房要徹底清除舍內污物和雜物后徹底有效地消毒,有條件的牛場對產房空置1-2個月并反復徹底消毒后在啟用。
4.3加強產房的管理,除對環境消毒外,還要對進入產房的母牛的牛體所沾的污物進行清理,臨近分娩時要對牛的外陰和后驅進行徹底消毒。
4.4接產人員的手臂或手套在接產時要嚴格消毒,污染時要對手臂重新消毒或更換消毒后的手套再繼續操作。盡量減少沒必要的產科檢查,如果必須檢查時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堅決杜絕不消毒就進行產科檢查。
4.5使用的產科器械要徹底消毒,用后消毒干燥后備用,產科繩要專用并經常更換。
4.6嚴禁助產過早和暴力助產。最好讓母牛自然分娩,需助產時最好不超過2個人,要配合母牛的努責和陣縮牽拉胎兒。
5、討論和總結:
奶牛產后子宮炎是奶牛產后比較高發的疾病之一。其發病原因雖說較多也很復雜,但是主要原因是由于致病微生物的存在。集約化養殖使該病的發病率明顯升高,最多的因素還是產犢的環境和接產的操作問題。消毒意識淡薄和缺乏消毒常識是本病的一個重要根源。產房內大量有機物的存在不做徹底清除而直接消毒可能導致消毒失敗。產道損傷又給致病微生物的侵入和大量繁殖提供了條件。母牛分娩時,子宮頸的開張為細菌侵入子宮提供了便利條件。正常的子宮自潔能力能是輕微的子宮污染得以清除,但是較嚴重的子宮污染母牛自身是無法在短時間內依靠免疫力清除的,特別是在產道受到嚴重刺激或損傷時。因此,母牛產后子宮炎的發病情況是和產房的環境衛生管理及接產有密切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