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63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西醫結合治療牛腸炎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9-1-19 20:20: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牛腸炎(血痢)以斷奶后牛犢和1-2歲小牛發病率高,成年牛也有發生,黃牛比水牛多發,3-8月份易發,呈地方性或散發性流行。

    一、癥狀。

    患牛發病時體溫38-39.5℃,糞便較稀軟,而后呈粥樣,拉糞不能一次完成,有少許血塊或黏液。2-3天后,糞便更稀,排糞呈水樣或噴射狀,拉糞數增多,糞中帶大量黑色血塊或黏液。少數病例,便血呈鮮紅色。舌苔黃褐色,口內黏液較多、味惡臭。大部分病例,被毛逆立,腹痛,起臥不安,采食反芻減少,小便短黃,口渴,頻頻飲水。嚴重的病牛,行走不穩,跌倒抽搐,眼瞼上翻,眼結膜蒼白或發紫,病牛喜臥地,精神沉郁,有腹痛現象。

    二、治療:

    1、中藥療法:清熱燥濕,止血止瀉,健脾補氣??捎靡韵路絼悍揭唬涸钚耐?00克、側柏枝一把(燒成灰),混合后一次灌服。方二:鮮馬齒莧1500克、龍膽草80-150克,搗爛取汁,加重便2碗,混合后一次灌服。方三:地榆34克、血竭32克、黃柏30克、仙鶴草34克、龍膽草23克、茵陳28克,共研為末,開水沖燙,溫涼后灌服。方四:槐花(炒),加等量的蜂蜜,空腹喂下,每天1次喂800克,連服3-6天。方五:云南白藥6-10克,用溫開水溶化后灌服。方六:槐花(炒)70克、當歸40克、黃芪40克、地榆48克、沙參37克、地黃45克、甘草30克、白芍36克,共研為細末,用蜂蜜200克為引,開水沖,溫涼后灌服。如果病牛氣弱喘急,加阿膠36克;糞便稀,呈黃色,加蒼術、茯苓、白術各35克;體質瘦弱,四肢無力,加黨參38克、五味子35克;小便短赤,加茯苓37克、車前子30克、澤瀉38克;若食欲、反芻減少或停止,加厚樸38克、青皮40克、大黃(酒炒)36克。

    2、西藥療法:選用及配合用以下處方:方一:用0.1-0.2%高錳酸鉀溶液,每次用藥4-5克,每天灌服1次,連用2天。方二:用3-5%晶體明礬,每次用700-1600毫升灌服。方三:用磺胺脒20-30克、痢菌凈粉50-100克(含量2%)一次灌服。方四:用5%葡萄糖生理鹽水,或復方氯化鈉溶液700-1500毫升,加安鈉咖、維生素C或碳酸氫鈉靜脈注射。方五:因長期瀉痢造成脫水者,可用補液鹽100-150克對水,讓牛自由飲用。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綠緣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11:3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安县| 高碑店市| 巴南区| 湾仔区| 泰安市| 樟树市| 平度市| 平山县| 临江市| 通河县| 德化县| 阜平县| 宿州市| 抚松县| 荃湾区| 霍城县| 伊宁县| 巧家县| 招远市| 温泉县| 龙游县| 横峰县| 定兴县| 益阳市| 大悟县| 志丹县| 恩施市| 昭通市| 紫金县| 邵阳县| 化德县| 昭通市| 嘉荫县| 平遥县| 祁东县| 调兵山市| 辽宁省| 溧水县| 孝感市| 钟山县| 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