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群在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飼養管理關鍵點,冬季的氣候特點是晝夜溫差大,溫差有時在10度以上。如何做好冬季雞群防寒保暖,避免雞只發生冷應激呢?做到以下幾點是十分必要的。一、溫度
產蛋雞的適宜溫度范圍為18-23 度,適宜的溫度是雞群生長的必要條件。溫度如果控制不好,勢必會影響雞群的健康和生長速度,并且易發呼吸道疾病。如支原體、大腸桿菌病的混合感染的爆發造成全群發病死亡率升高的情況,所以必須把雞群溫差控制在最小的范圍之內,夜間外界溫度較低雞活動少,所以這就需要我們的值班人員每天晚上關注黑板上的天氣預報,根據天氣情況調整溫控系統,靈活掌握防止雞群發生冷應激。
二、通風
通風的目的是保持雞舍內不同部位溫度風速、新鮮空氣的均勻穩定。在舍內溫度適宜的情況下,在保溫的基礎上,應以滿足雞只的最小呼吸量來確定風機的開啟個數。在冬季雞舍保溫的過程中,應考慮到雞舍空氣質量及通風換氣。種雞舍要求氨氣不超過20 ppm ,二氧化碳小于0.15% ,硫化氫小于6.6ppm,為保證達到這一要求,飼養者要做好保溫和通風矛盾協調,防止冷風、賊風直接吹雞和通風不良導致的呼吸道病出現。
三、調整日糧
進入冬季,雞群的耗料明顯增加,需求的營養也相應增加,必要時還應在飼料中添加一些維生素添加劑,以補充維生素的不足。此外,在要保證雞群采食到足量的各種必須營養成分的基礎上,盡可能的提高日糧代謝水平。晚上下班前要喂足料量,避免夜間空腹時間太長,應保證雞群營養的供給。
四、環境衛生
冬季氣候干燥,雞舍內密封較嚴,使雞舍內外空氣不能正常流通,塵埃就可長時間飄浮在雞舍內。塵埃在空氣中密度較大時,塵埃顆粒可阻塞動物的氣管和支氣管上皮纖毛的運動,容易造成疾病的發生和流行。雞群要能健康成長,必須有合適的環境作為前提,一個一塵不染的環境,雞群的健康才有保障。所以我們應該做好日常衛生打掃工作,必須定期對飲水系統、燈泡、燈罩、蛋網、風機進行清掃,降低種雞群感染疾病的幾率,給雞群最舒適的生長空間,才能發揮出最大的生產潛能。
五、日常管理
加強日常管理是不可忽略的環節,晚上的值班人員應該做到三勤,“勤看”、“勤聽”、“勤問”。第一、勤看是指看棟內的溫度,發現棟內的溫度不穩時,好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第二、勤聽是指晚上棟舍熄燈以后,注意聽一聽雞群的聲音,發現有異常聲音的雞只(呼嚕聲、蛤蟆聲等)要及時地挑出,報告包場獸醫,進行緊急治療。第三、勤問是指當遇到特殊情況時,如突然停電、天氣突變等,要問值班領導,不能私自自作主張處理。
六、防治
冬季是新城疫、禽流感、大腸桿菌病及慢性呼吸道病高發期,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要依據防疫計劃和周邊地區情況,做好上述疫病的免疫工作,與此同時應加強預防投藥及消毒工作。
總之綜合防治,加上科學的飼養管理,才能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