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51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當前飼料行業形勢分析應對策略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9-1-9 15:02: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飼料行業面臨的形勢及其判斷
      (一)飼料行業面臨的形勢
      1、飼料行業整體形勢嚴峻。
      2006年以來,全國飼料行業很不平靜,集團飼料板塊每位總經理、每位干部、每位業務員都有非常深的體會,可以說每個飼料公司都是在步履維艱地負重前行。農業部統計資料顯示,2006年全國工業飼料總產量為1.11億噸,處于近三年來的最低點。2007年第一季度銷量同比大幅度下降(特別是豬料),且下降勢頭不減。全國約有5000家中小型飼料企業已經停產。許多大中型飼料企業由于受行情的影響,銷量及利潤大幅度下滑,相當一部分企業還出現了虧損。
      2、區域市場銷量不同程度下降。
      全國主要區域市場飼料銷量均不同程度下降;相比大型飼料企業而言,中小型飼料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差,受到的沖擊更大;豬料,特別是豬濃縮料銷量下降明顯,且具有普遍性。
      3、肉、禽、蛋價格持續上漲。據商務部市場運行司資料,今年4月份全國城鄉批發市場“菜籃子”產品價格:豬肉批發均價為每公斤12.99元,環比持平,同比上漲35.5%;雞蛋批發均價為每公斤6.05元,環比持平,同比上漲41.6%;牛肉批發均價為每公斤17.09元,環比持平,同比上漲4.6%;草、鯉、鰱、鯽魚四種淡水魚批發均價為每公斤7.89元,環比上漲5.5%,同比上漲5.4%。2007年5月中上旬,內地36個大中城市的平均批發價格:豬肉為14.5元/公斤,較4月份上漲8.6%,較去年同期上漲43.1%,平均每公斤上漲4.4元;雞蛋平均零售價格為7.00元/公斤,較4月份上漲2.6%,較去年同期上漲31.6%,平均每公斤上漲1.68元。可以看出,在全國飼料銷量連續17個月下滑的情況下,肉、禽、蛋價格,特別是豬肉價格卻大幅度上漲,且反季節特點明顯,其中關聯程度及深層次原因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二)對豬價上漲的基本判斷
      對于這次豬價的上漲,農業部、商務部、媒體及眾多企業從生豬價格周期性波動規律、養殖成本、存欄水平、市場需求等方面分析了很多原因,認為此次漲價只是經濟現象周期的正常循環。我個人的判斷是:這次豬價上漲不同以往,是帶有非周期性(典型性)特征的周期性上漲。所謂周期性上漲是飼料行業過去經常面對的,即豬價跌→生豬存欄少→豬價漲。2006年4月份,我國豬價創造了10年來的最低,有大低就有大高,像股市一樣,沒有永遠的高,也沒有永遠的低。所以,對這次強烈反彈,應該首先判斷為周期性上漲。所謂非周期性特征是指這次豬價的上漲不僅是一個簡單的周期,它不但具備一般意義上周期的規律性特點,還有非周期性的因素在起作用。
      非周期性因素主要表現在:
      一是疫情。疫情對整個市場的影響非常大,豬只死亡率非常高,從而使存欄自然下降,農民心存疑慮,補欄積極性不高。
      二是原料價格。從去年底開始,作為主要飼料原料的玉米價格持續攀升,到今年5月份已達到每公斤1.55元,同比上漲16%左右。這就意味著出欄一頭肥豬,僅飼料成本就比去年同期增加40~50元。
      三是農民收入渠道多元化。過去農民收入低、收入渠道少,主要是靠養豬。但現在農民的收入渠道日趨多元化,進城打工收益與養豬相比更劃算。過去農民養豬是為了養家糊口,現在不養豬了,都到城里面去了,農村在家里的都是老人、婦女、兒童。這樣帶來的結果還是存欄的大幅度減少,而補欄的積極性卻很弱。
      因此,這次豬價上漲的因素十分復雜,是周期性和非周期性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包含著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對整個飼料畜牧行業的影響將是深遠的。
      豬價上漲的行業影響及未來走勢的判斷
      (一)市場恢復緩慢
      豬價上漲帶來的直接影響主要表現在:
      一是養殖業本身元氣大傷。這次疫情來勢兇猛且持續時間長,致使母豬大量減少,養殖業損失慘重,養殖戶補欄的積極性被大幅度挫傷。元氣損傷,若要恢復的話那是需要時間的。換句話說,就是需要一段時間來慢慢地引導、調理。
      二是養殖周期整體恢復延后。由于母豬減少,養殖業元氣不足,使得整體啟動母豬→小豬→肥豬這個養殖周期難度加大,包括恢復的時間長短、恢復的量有多大,都值得我們研究。根據各公司反饋的調查情況,目前市場上一方面存在豬價很高,另一方面補欄的積極性(尤其是散養戶)極弱這樣一個現實矛盾,這也符合我們對這次豬價上漲所做出的基本判斷。
      所以,我們說市場整體的恢復不容樂觀,可能需要一定的周期,這是對未來走勢的第一個判斷。
      (二)養殖結構變化加劇
      飼料行業經過這次災難,整個市場會發生結構性的變化,過去飼料銷售的主要對象——個體散養戶可能越來越少,促使養殖結構發生深刻變化。也就是說,這輪行情將會導致小規模養殖戶的比例大幅下降,規模養殖戶的比例大幅上升。主要原因是養豬再也不那么簡單了。
      因為小規模養殖實力弱,經不起風浪;疫情頻繁,豬只死亡率高;技術差,養豬水平低,收益肯定比較少。一句話,小規模養殖掙錢越來越不劃算,越來越不經濟,風險越來越大了。由于我國市場容量巨大,小規模養殖戶的大幅減少就意味著整體養殖結構將會發生大調整,造成中型養殖戶和大型養殖場的比例增加。有很多同行講,過去我們講散養戶與規模養殖兩條腿同時并行的這種結構調整可能需要8到10年,現在感覺到這一兩年可能就會有大規模變化。川渝地區的情況稍微好一些。這說明中部地區、沿海地區小規模養殖的不經濟特征已顯露得非常突出,規模養殖的趨勢不可逆轉,而且速度在加快。這也是我們對未來走勢的第二個判斷。
      (三)飼料產業的不確定性在增加
      首先是疫情帶來的影響。疫情本身具有許多不確定性,我們不知道會發生什么疫情、什么時候發生、在什么地方發生。從目前形勢看,疫情的常態化趨勢非常明顯。
      第二是飼料原料價格的不確定性。目前,飼料原料的價格有三個特征:一是價格上漲的趨勢非常明顯;二是價格波動的頻率比較高;三是價格波動的幅度比較大。飼料原料價格由于受天氣的影響,本來就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加上市場的國際化及期貨市場的影響,價格的不確定性程度會越來越高。
      (四)飼料產業組織變革的速度加快
      市場恢復緩慢,養殖結構變化加劇,不確定性增加,加劇了市場競爭,促使并將導致整個飼料產業的組織變革。
      首先,大企業的優勢將越來越明顯。飼料產業的兼并、聯合、重組將成為一種趨勢。新希望與六合的聯合重組掀起了產業整合的序幕;部分中小飼料企業建立松散聯合體,例如大北農、鐵騎力士等組建的綠色偉農等;一些外資企業也參與了中國飼料企業的整合,或兼并或投資。
      飼料企業的產業一體化進程將加快。部分肉食加工企業后向整合進入飼料、養殖領域,許多專業飼料企業前向整合進軍養殖、肉食加工領域。
      總之,飼料產業大調整、大整合、大淘汰的時期已經來臨。我們再三強調,對這輪周期性變化不能小瞧,不能從簡單的意義上來看待這次周期性變化,它既有很深層次的原因,也有很深層次的影響。這種影響對整個產業來講是革命性的,并且已經隱約感受到它正撲面而來,飼料產業不能不做出應對和調整。不適應市場要求、逆規律而上的企業必將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死掉。這就是我們對未來走勢的第四個判斷。
      應對策略分析
      這次帶有非周期性特征的豬價上漲,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結構性變化,給飼料產業帶來的既是挑戰,更是機遇,關鍵在于如何去應對挑戰,把握機遇。陳育新董事長曾經講過,行情不好的時候有不好時候的商機,實際上就是教我們如何選擇有效發展模式來把握和抓住商機。
      面對養殖結構變化和產業變革帶來的巨大影響,我們必須積極應對,絕不能做產業的落后者。集團早期之所以發展這么快,就是因為我們超前,別人不搞的時候我們搞,別人沒有的技術我們有,別人不敢在全國發展我們做了,一直是整個產業的領頭羊。實踐證明,凡是落后者,終究是要被淘汰的。
      (一)高度重視這輪變化對產業的影響,做好準備。
      對我們這樣的企業來講,影響是比較大的,因為我們的市場主要是以散養戶為主。
      我們的總經理真的做得不錯,市場如此嚴峻,其它相當多的企業銷量大幅下滑甚至虧損,我們也下滑,但是整體來講,我們比較頑強。然而,如果我們頑強地保持這個位置不做調整的話,危險就會向我們逼來。所以,一定要迅速進行調整,絕不能遲疑。因為失去了未來,我們就失去了一切。
      (二)保持傳統優勢,創造新優勢。
      要從集團實際出發,不能盲從其他飼料企業,要走出具有華西希望特色的發展之路。我們的優勢在散養,這點優勢不能丟,但要在原有優勢的基礎上,積極應對規模養殖帶來的影響。我們的思路是發揮專業優勢,在與規模養殖的分工合作中實現多盈、共盈。這是我們現在必須要研究的,而且馬上要做出調整。規模養殖要求專業飼料廠生產的飼料成本更低(低到他們自己搞飼料根本不劃算)、管理更精細、技術及服務水平更高、整合能力更強。因此,飼料企業,尤其是中型飼料企業必須在技術研發、營銷體系、人力資源、組織結構上做出系統的、全方位的調整,才能適應養殖結構的變化和規模養殖的需求。在這次調整當中,我們必須鍛煉并擁有成本控制能力、適應變化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作為專門做飼料的企業,怎么和規模養殖戶、大型養殖場進行合作,這是一個新的課題。對整個產業鏈的整合需要發揮集團優勢,依靠集團的整體整合能力。
      (三)近段時間工作要求
      一是從戰略高度落實集團十屆總經理工作會議提出的“強化管理,優化結構,降本增效”的工作思路。因為規模養殖結構的變化要求專業飼料企業管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只有這樣,專業飼料企業與規模養殖戶的結合才有可能。二是全集團要以學習的心態、開放的胸懷、創新的意識立即行動起來,積極應對這次挑戰。陳育新董事長曾經說,經驗是最不靠靠譜的。我們決不能只顧低頭拉車,不顧抬頭看路。第一,認真研究此次變革的經濟實質,探索應對養殖結構變化、行業變革所帶來的挑戰,抓住機會實現平穩轉型。就是說,整個結構的變化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實現平穩發展。第二,質管、原料、人力資源等相關部門要拿出相應的方案,研究如何應對規模養殖。這種應對是全方位的系統工程,每個部門、每個公司都不能拖后腿。
      以上主要針對目前飼料行業和畜牧行業發展的一些變化,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帶來的深遠影響,以及我們應該如何應對談了一些看法。最后我要說的是整個變革的商機是無限的,關鍵在于我們怎么認識,怎么把握,怎么去做。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lcw0453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3 23:5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 斗六市| 道孚县| 镇远县| 普宁市| 通州区| 许昌市| 岳阳市| 永安市| 宾阳县| 定边县| 盐源县| 淮滨县| 庄浪县| 高青县| 乌兰浩特市| 宾川县| 遂宁市| 连山| 玛纳斯县| 瑞安市| 乐安县| 南靖县| 花垣县| 辰溪县| 沁阳市| 五常市| 馆陶县| 阿勒泰市| 乌鲁木齐县| 衡水市| 宣汉县| 江口县| 香河县| 宁蒗| 巧家县| 留坝县| 东光县| 长汀县| 永德县| 鲁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