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92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經濟兩三年內能恢復原狀嗎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12-22 11:17: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經濟兩三年恢復原狀”,不知道持這種說法的人依據是什么,未來不可預測,因為不確定因素太多,所以任何可能都是有的,但依我掌握的情況看,“中國經濟兩三年恢復原狀”(即恢復到10%左右的增長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說實話,今年下半年中國的經濟出問題后,我的第一感覺是“該來的終于來了”。從中國2001年加入WTO到現在(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幾年),中國經濟一直保持著10%的增長率,“神州一派繁榮景象”,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認為這種增長模式有明顯的隱患,因而注定不可持續,只不過說不準泡泡將在何時破滅,但事實上,也有人幾年前就精確的預測了最可能在2009年。只是,這就好比股市一樣,在上了4000點時,清醒的人都知道那是很大的泡沫了,但架不住它還在天天漲,一路沖高,所以唱衰的聲音很微弱。

      中國目前的情況和大蕭條前的美國極其相像
      大蕭條之前的世界格局是這樣的:英國是老大帝國,相當于今天美國的地位,而美國是正在崛起的經濟巨人,和今天的中國相似。為什么說它是崛起的經濟巨人呢,大家一定知道當時胡佛總統那句名言:要讓美國人家家鍋里有兩只雞,家家開上小汽車,這其實和最近幾年一些中國人的心態非常相似——在持續多年的高速發展之后,人們習慣了高增長,眼前浮現的都是“未來更美好”的景象,飄飄然起來。
      但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的美國,至少有這樣兩個問題:1是故意壓低美元的價值,以刺激出口,然后用貿易順差來購買英國債務。當時胡佛說過,寧愿這些債務成為壞賬也要保出口,因為這可以解決就業問題;2是貧富不均,財富過于集中在少數人手里。中國人再熟悉不過的“萬惡的資本主義”,在今天早已過時(從最近救不救美國三大汽車巨頭的爭論中,可以看到現在工人都把資本“欺負”成那樣了),但形容上世紀三十年代之前的資本主義還是有道理的,而“萬惡的資本主義”其中之一就是指這種貧富不均。
      靠壓低美元來刺激出口,是脆弱和不可持續的,一旦鏈條斷裂,則產能過剩馬上顯現出來,國內的市場又因為財富集中,導致大多數人缺乏購買力,消化不了這些產品,所以一個我們熟悉的場景——“倒牛奶”就是這樣來的。但事實上,“倒牛奶”只是一個不起眼的現象,更主要的還是汽車和房子都賣不動了。

      中國經歷的是通貨膨脹型繁榮
      不用多說,大家一定看出來了:今天中國的情況就是當年美國的翻版。只不過嚴重程度讓美國相形見拙。
      從中國加入WTO到現在,中國每年印鈔票的速度遠遠超過GDP的增長,為什么呢?因為出口。為了刺激出口,人民幣一直不升值,比如本來1美元應該兌換6元人民幣,我們卻非要給它8元,這樣每流入1美元,我們就要多印2張1元鈔。美國人拿著100美元,本來只能買到600元的貨,結果卻能買800元的,相當于我們降價促銷。便宜貨好賣,出口也就很旺盛。
      在旺盛的出口下,中國經濟一派紅火,大量企業興辦來制造“中國制造”,或者為“中國制造”生產原材料,這些企業也吸納了中國最富余的農村勞動力,解決了就業問題。
      所以表面上,所有人受益,每個人的收入,哪怕是底層人也在增長。只不過增長的幅度不一樣,有的人增長的多,使他們有余錢投入到股市、房市、古董、黃金中,造成了這些市場這幾年來也一路走高。
      但保住了出口,卻引來了通脹——錢印多了。總共有100元的物品,你卻發給大家120元,那物品肯定要漲價了。所以我們說如果今年的經濟熱詞是“金融危機”,那么去年就是“漲”,只不過這個漲是從03年就開始的,多印出來的錢,通過一段時間,就在物品價格上反映出來了。多印出來的錢,最先買什么,什么就先漲。我們的情況是多出來的錢最先落到出口企業那里,他們要進行再生產——買原材料,所以原材料——水泥、鋼筋等從03年開始瘋長,這是其一。其二,因為原材料漲價了,所以生產這些原材料的企業——以壟斷國企為主,就賺得盆滿缽滿,他們的職工收入就節節攀升,那些企業主就更不用說了,礦老板都成了大富豪,這些賺到了錢的人把錢投入股市房市,股價房價就開始漲。總之,多印出來的錢,如果用于再生產,那么再生產需要的材料就漲;如果落到人手里,那么這些人買什么什么就漲。
      直到有一天,連食品都漲價了。為什么呢?其一是多出來的錢落到哪個行業哪個行業就漲,所以其它資源也一窩蜂都去投資這些行業賺大錢了,而農業生產就被冷落了;其二是農業生產要承受材料漲價;其三是多出來的錢人人有份(連底層的人也能分到點殘羹剩渣),大家都要買食品,食品當然也要漲。所以等去年食品漲得厲害,人們高呼通脹時,其實通脹已經層層傳導,走完一輪了。
      到這個時候,通貨膨脹型繁榮也要走到盡頭了,因為食品漲價是不能視而不見的,必須控制通脹,也就是貨幣緊縮,把多發出去的錢收回來。因為中國的通脹主要由匯率引起,所以人民幣要升值。而從07年下半年開始,政府也開始緊縮銀根,又是提高利率,又是提高準本金率。
      這樣一來,企業的日子就不好過了,人民幣升值影響出口,銀行惜貸影響投資生產,所以就會出現企業倒閉潮。而一旦企業的日子不好過了,人們會發現“苗頭不對”,經濟的冬天要來了,那么信心開始動搖,股市就要下跌了。等到倒閉潮出現,信心就由動搖變為大受打擊,人們開始不敢花錢,企業不敢投資。于是,倒閉——失業——不消費——不投資,衰退就這樣開始了。
      這樣的衰退是通貨膨脹型繁榮的必然結局,躲不過去的,越想躲后果越嚴重,因為那是揚湯止沸、飲鴆止渴。

      金融危機充其量是雪上加霜
      寫到這里,該把蓋子揭開了。大家一定奇怪我說了半天只字未提金融危機,而市面上宣傳這才是今天局面的源頭。但如上分析,我認為真正原因是上半場——通貨膨脹型繁榮結束,下半場——衰退來了。沒有金融危機,下半場也會來的。
      那么金融危機影響有多大呢?金融危機對中國的主要影響就是出口下降,據11月的數據,中國的出口第一次負增長,但我不能確定,這多大程度是由金融危機造成的,如果真是由金融危機造成的,那它也只是雪上加霜,而不能說是主要原因。因為:

      第二個不可持續
      除了通脹型繁榮不可持續,還有低成本不可持續。
      為了刺激出口,一方面是低估人民幣,以便降價促銷;另一方面是壓低生產成本。
      通常一個行業若是進入的企業太多,就會因為生產過剩、降價競賣而導致利潤微薄,那么就不會有人再進去了,里面的人也會因為賺不到錢而退出,但這時候,有地方官員給你拍胸脯保證:沒關系,利潤薄了不怕,咱可以降成本啊,成本下來了,賣得再便宜,也有的賺啊。想要建廠房,土地可以白給你,甚至我都給你建好廠房,你進來就行;污染環境不怕,這是必要的代價,這方面不會給你增加成本;工人要敢不聽話你找我我替你收拾。
      當然,官員可能不會這么說,但實際就是這么做的,地方政府為了追求GDP,不顧一切招商引資,其實手段就是壓低生產成本吸引企業進入。這導致了什么結果呢?出口企業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生產能力就越來越強,生產的產品就越來越多,我們都說中國生產幾億件襯衫才能換回一駕飛機,這其實也沒問題,真正要命的是數據顯示,換回一架飛機需要生產的襯衣越來越多,比如以前要2億件,現在需要4億件,因為你產品太多了,多了就便宜,就不值錢。而這樣的生產能力提高不是由于技術改進或效率提高,主要就是靠低成本。
      但是,正如低估人民幣,刺激了出口卻引入了通脹,低成本也埋下了禍患(如環境破壞、資源消耗、人力消耗),除此之外,低成本總有個底線吧,不可能無限降低吧,降無可降之時,就是停滯之日。

      美國如何走出蕭條
      回到開頭,美國怎樣走出大蕭條的呢?人們都記住了羅斯福采用了凱恩斯的辦法:政府投資。但其實更重要的是,羅斯福改變了勞資關系、建立了社會保障。一般來說,經濟衰退時,企業困難,應該裁員減薪減福利,但羅斯福卻反其道行之。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因為美國當時一方面生產過剩,一方面民眾購買力不足,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內需不足。那么讓民眾有錢,不正是化解之道嗎?羅斯福正是通過改革,使美國建立了一個有消費能力的龐大的中產階級,使經濟走出困境,走上良性發展軌道。

      結構不改則“兩三年”癡人說夢
      反觀我們現在的措施,與羅斯福的辦法有何異同呢?首先是要救企業,不能讓企業倒,所以最低工資都不調了,給企業減輕負擔。但我前面說了,通貨膨脹型繁榮必須以倒閉潮結束,因為企業不是負擔重,而是沒有訂單,倒閉正是在調整以前錯誤的產能過剩,所以該倒的就得倒,真正需要做的是給失業工人提供生活保障。
      其次,意識到了民眾消費能力不足,所以十項擴大內需措施是以社會保障為主,以投資為輔。這點與羅斯福是一樣的。可惜的是,實際情況可能完全反過來——社會保障淺嘗輒止,“鐵公雞”(鐵路、公路、機場)大行其道。
      事實上,真正的局面是:減稅如擠牙膏般(1200億);政府投資一點就著火(各地給出了18萬億,據說現在到了30萬億);社會保障雷聲大雨點小(很可能都沒有雨點)。也就是說,眾人皆說好的措施推出很艱難(減稅、社會保障),眾人皆言要警惕的措施(政府投資)轟轟烈烈。照這樣的局面,羅斯福那樣的改革在中國根本不可能推行下去。
      可以說,現在政府不敢讓經濟放緩,害怕出現失業潮,所以飲鴆止渴的事還要做,這會繼續吹大一些早破裂早好的泡泡(比如政府投資);但又意識到有些矛盾必須解決,但喊出來又實行不下去(比如社會保障,其實做好了社會保障,失業也不可怕)。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我們的政府不能像羅斯福那樣做?大家想想。
      因此,我覺得兩個不可持續走到頭后,兩三年內想緩過來是癡人說夢.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不滿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2 05:2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园县| 达拉特旗| 建瓯市| 大宁县| 普兰县| 维西| 永年县| 象山县| 乾安县| 黄龙县| 贵港市| 白玉县| 江达县| 固始县| 河津市| 江都市| 疏附县| 米林县| 永丰县| 普安县| 仙游县| 宁都县| 女性| 西贡区| 苍南县| 江川县| 拜城县| 安康市| 旬阳县| 潞西市| 景泰县| 英德市| 噶尔县| 响水县| 蒙自县| 永仁县| 新密市| 汤阴县| 昌宁县| 宣汉县| 海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