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日前公布了2009年我國關稅稅則調整方案,關稅稅則調整方案對農產品市場構成一定的利空。一些市場人士表示,關稅稅則調整雖然沒有涉及大豆進口,但是期望政府能夠開征反傾銷關稅以保護農民利益。 2009年我國將繼續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關稅減讓承諾,財政部公布的關稅稅則調整方案中,對小麥、玉米、稻谷和大米、糖、羊毛、毛條、棉花等7種農產品和尿素、復合肥、磷酸氫二銨等3種化肥實施關稅配額管理,其中,對關稅配額外進口一定數量的棉花繼續實施滑準稅,稅率維持不變;對尿素、復合肥、磷酸氫二銨繼續實施1%的暫定配額稅率;繼續對凍雞等55種商品實施從量稅或復合稅。調整后,我國關稅總水平仍為9.8%,其中農產品平均稅率為15.2%。 北京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公司總經理黃德鈞表示,小麥、玉米、稻谷和大米,是三大類主糧,國家繼續實行關稅配額管理,防止維持原有進出口稅率不變,可以有效防止中國糧食無序流入國際市場,同時也相當于在中國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之間構筑了一定屏障,阻斷了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價格聯系,可以防止國際糧食出現的危機蔓延到國內。 為保障國內農業生產用肥的需要,2009年國家繼續對尿素、磷酸氫二銨等化肥出口征收季節性出口關稅,繼續對復合肥等部分化肥及其原料征收特別出口關稅。北京中期董事總經理母閏昌認為,這體現了國家惠農強農、支持農業生產和促進農民增收的強烈意圖。 新的關稅稅則調整并沒有大幅提高大豆進口關稅。對此,北京振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軍表示,有些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稅則調整沒有提高大豆進口關稅,對大豆市場是重大利空的說法是錯誤的。 他表示,雖然中國不能輕易提高大豆進口關稅,但是可以采用反傾銷特別措施,比如征收反傾銷關稅等措施來提高進口大豆價格,以保護農民利益。目前進口大豆和國產大豆差價在800元/噸左右,國家不可能把所有的國產大豆全部收入儲備庫中,征收反傾銷特別關稅,提高大豆的進口價格,促進國產大豆和進口大豆價格趨于一致,才是保護農民的重要手段。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