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進口了愛爾蘭4000多噸二惡因超標200倍的豬肉不知道有多少已經被中國人吃掉,二惡因的毒性是氰化物的170倍,是砒霜的130倍,想起來太令人可怕了,我只能慶幸自己沒有吃到含有二惡因的豬肉,但是,現在的問題食品這樣多,誰又能保證下次不會碰上,或者說已經碰上了,只是還沒有明顯反應而已,總不能每個人都練就一身天龍八部中段譽那種百毒不侵的神功吧。盡管我不滿意國家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一些政策,很不滿意相關部門的辦事作風,但是還是只能寄希望于此,一位網友說,現在的政府還不至于把我們國家玩到亡國,出現重大問題的時候還是能采取一些強效措施,但是付出的代價太慘痛了。如三聚氰胺的問題,早在去年11月份廣東開一個水產會議的時候,就有人在會上預言,08年的三聚氰胺問題將會是07年的蘇丹紅問題,只是沒有想到的是三聚氰胺的問題比蘇丹紅問題出得還要大。今年年初在東北一家飼料企業調整濃縮料飼料配方的時候曾建議對方去掉三聚氰胺,對方的話讓我驚訝,如果什么都按照國家標準來就做不出有市場競爭力的飼料產品,我就在思索為什么,答案很快就找到了,我們國家飼養標準中一直把粗蛋白作為一項重要指標,在養殖戶心中蛋白高就代表了飼料的檔次高,有些飼料企業面對粗蛋白競爭時就出偏招了,以至于在飼料中加三聚氰胺是飼料行業秘而不宣的潛規則。問題不是沒有出現,去年出口到美國的寵物飼料毒死了美國狗,查到了三聚氰胺的頭上,國家也制定了強制性政策措施,但執行很不到位;腎結石寶寶早在三聚氰胺出現大問題時就查出來了,也被一些政府官員和三鹿給遮掩起來了。這些事情已經過去,國家也正在制定更為強烈的措施整頓整個飼料行業,希望能卓有成效吧。
現在又有一個新的問題急需解決,也是由來已久的問題,進口大豆比國產大豆還要低900一噸,不解決這個問題將直接損害中國大豆農民的利益;嚴重威脅以國產大豆壓榨為主的國內油脂加工企業的利益,長期看不利于中國的植物油安全;嚴重威脅中國的大豆種植業。前面一段時間為了緩解豆粕價位過高的問題,國家下調了大豆的進口關稅,伴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和石油價格急劇下跌,豆粕、豆油價格迅速下降,養殖行業似乎緩了一口氣,然而接下來到今年我國大豆豐收的時候,又可能豆農出現豐產不豐收的局面,如是發改委召集油脂加工企業開會,醞釀新調控政策。在發改委召開的會議上,部分企業建議向國內油脂加工企業提供每噸600元左右的加工補貼,這一建議沒有最終確定;對進口大豆采取限制措施等辦法,遭到了某具有外資背景的大型國有企業的強烈反對;建立大型國有企業商業庫存、征收反傾銷關稅等政策措施,也沒有最終確定。會議折射出使用進口大豆的企業和內地使用國產大豆的企業對待東北大豆滯銷和進口大豆傾銷問題的兩種不同態度。這個問題的確是十分難以解決,但也是到了非解決的時候了。單靠國家政策性收購,避免豆農買單來保護大豆行業種植業的健康發展和解決中國的植物油安全問題似乎不是一個理想的辦法,一是國家投入太大,還有其他的農產品也有類似問題,總不能都由國家來買單,二是不利于大豆行業自身的健康成長。從長遠看來,加強我國大豆行業協會的建設我覺得十分有必要,協會的工作類似美國的大豆協會,目的是保護我國的大豆產業,具體的工作包括大豆的品種改良,國內外大豆產量預測,大豆行情走勢預測,蛋白質資源的合理利用,減少我國蛋白質資源進口的依賴性,聯合并購加強國內油脂加工企業競爭實力,提高國外資本進入國內油脂行業門檻,抓住機會聯合國內油脂廠家進軍國外大豆種植行業,提高我國在國際大豆定價上的話語權。
前些日子看到《中國大豆血淚史》這篇文章,恨透了美國大豆協會,要是能把它驅逐出中國,連同美國ABCD四大公司在中國油脂企業的股份一起收購,當然最為理想,不過不是很現實。不知道同行們是怎樣看待這些問題的,請大家不吝賜教!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