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4838|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脾臟轉移因子的研究與應用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12-11 20:48: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移因子(transfer factor,TF)是免疫活性淋巴細胞所釋放的一種特定的、參與機體免疫功能的淋巴因子,具有增強淋巴細胞轉化,從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TF可將供體的細胞免疫功能特異地轉給受體,而且能轉移包括真菌、細菌、病毒、寄生蟲、組織相容性抗原和腫瘤抗原等多種抗原的細胞免疫,是一種新型免疫制劑[1]。TF的研究和應用對于目前利用抗菌素或免疫球蛋白無法控制的某些細胞內感染的病毒病、細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和寄生蟲病的防治開辟了新的途徑,對某些免疫缺陷病和癌癥的防治展示了廣闊的前景。自上世紀50年代Lawrence等(1957)年發現轉移因子至今,國內外學者都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2],并于1979年將其應用到獸醫臨床治療中,目前其在國外已成為一種應用廣泛的增強免疫制劑[3]。
    1. 轉移因子的分類
    從免疫學上,TF可分為特異性轉移因子和非特異性轉移因子兩大類。特異性轉移因子系采用某種特定病原感染或免疫人群、動物后再提取含該抗原特異活性的轉移因子,目前臨床已經應用有乙型肝炎病毒特異轉移因子、各種腫瘤特異轉移因子、流行性出血熱病毒轉移因子、布氏菌轉移因子、皰疹病毒轉移因子、乙型腦炎轉移因子、結核菌轉移因子等[4]。非特異性轉移因子是指用自然人群或動物白細胞提取的具有多種免疫活性的轉移因子,可非特異性調節機體的免疫機能,從而提高機體的抵抗力或疫苗的免疫效果。
    2.轉移因子的來源及組分分析
    由于轉移因子無種屬特異性,因此臨床上轉移因子的來源較為廣泛,人類臨床上常見的有人轉移因子、豬轉移因子、牛轉移因子、羊轉移因子、鵝、猴轉移因子等[4]。目前畜禽上常見的有牛轉移因子、豬轉移因子,雞轉移因子。肉雞脾臟為加工過程中的廢物,因此有著極廣的應用開發前景,已成為轉移因子研究的熱點。
    轉移因子為分子量小于10000,具有生物活性的非均一性的小分子混合物,其內含物包括游離氨基酸(16-18種),核酸、多肽及K 、Na、Ca、Mg、Za等金屬元素。各種TF內的理化特性,組成成分差異不大,但含量有較大差異。以SephadexG-255進行柱層析,一般哺乳動物脾臟小分子活性物質提取物可得到3~6個峰,雞脾臟小分子活性物質提取液層析后可得到3個組分,其中組分1的多肽含量高,組分2、組分3中核苷酸含量高[5]。水解人、豬、牛的TF可得到18種氨基酸,其中谷氨酰胺含量最高,精氨酸和天門冬氨酸次之。雞脾臟小分子活性物質提取液的活性組分中甘氨酸、絲氨酸、谷氨酸含量較高,有研究報道G-25柱層析各組分均含有甘氨酸、絲氨酸,且各組分免疫活性的強弱與這兩種氨基酸的濃度呈正相關[4,5]。
    3. 轉移因子的功能與作用機理
    3.1 增強細胞免疫功能
    細胞免疫主要通過T淋巴細胞實現,王建文等報道轉移因子能增強羅曼雛公雞ANAE+-T淋巴細胞的比值[6],馬風龍等研究發現將雞脾臟轉移因子與新城疫Ⅰ系苗同時給肉雞注射可顯著提高淋巴細胞的轉化率[7],證明雞脾臟TF對雞的細胞免疫有促進作用,可促進T淋巴細胞的增殖與成熟,增強機體的細胞免疫應答能力。江青艷等報道脾臟轉移因子可明顯增強粵黃雞外周血液中T淋巴細胞轉化率[2]。鄒承淑等研究發現人巨細胞病毒特異性轉移因子(HCMV-STF)對HCMV感染小鼠的脾細胞有分化增殖作用[8]。而且TF可調節淋巴細胞細胞因子的水平,張方信等應用特異轉移因子免疫治療腫瘤病人后發現各細胞因子活性顯著增強,白細胞明顯增加,且IL-1、IL-2活性及白細胞加明顯高于化療者[4]。
    早期經典的轉移因子機理研究試驗就發現轉移因子具有傳遞特異細胞免疫信息的活性,而抗原信息的刺激與動物機體免疫功能的發揮有著直接的聯系。已有眾多資料證實,轉移因子可激活淋巴細胞E受體,增加E玫瑰花結的形成數目。因此免疫信息通過TF轉移給受體淋巴細胞,使細胞獲得這種免疫信息而產生識別特異性抗原的受體,當有該種抗原存在時,這種特異性識別受體就會與特異性抗原結合而觸發受體細胞活化,從增強淋巴細胞的活性如導致其高度分化增殖[9]。
    3.2 增強體液免疫
    高迎春等研究報道雞注射TF后,接種減蛋綜合癥滅活疫苗可以顯著提高雞體的抗體滴度[10]。馬風龍等發現雞TF活疫苗和油乳劑滅活苗在首免和加強免疫時均具有協同作用,能顯著提高免疫接種雞的體液免疫應答能力,產生較高滴度的抗體,并延長抗體高峰期,使之維持較長時間[7]。由于B淋巴細胞在實現體液免疫機能時需要T淋巴細胞的輔助,目前普遍認為轉移因子對體液免疫的影響主要是通過T淋巴細胞調節機體的免疫機能[2]。
    3.3 增強非特異性免疫
        劉潤珍等利用犬五聯疫苗免疫豬后制備特異性脾臟轉移因子,可以顯著增強小鼠E玫瑰花環形成率和腹腔巨噬細胞吞噬活性[11]。陳德坤等研究發現,給健康小鼠注射和口服豬脾臟轉移因子可增強外周血液中中性粒細胞對葡萄球菌的吞噬率和腹腔巨噬細胞對紅細胞的吞噬率[12]。因此,轉移因子對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機能也有增強作用。
    3.3 TF的抗免疫抑制功能
       范振青等研究發現,口服和注射TF可阻斷由氫化可的松引起的小鼠的白細胞數、T淋巴細胞百分率及脾重指數的下降[13]。苗乃法采用環磷酰胺建立的免疫抑制家兔模型進行豬脾轉移因子提升白細胞實驗,注射后第三天即可見白細胞總數迅速上升,第五天可達最高峰,第八天后趨向正常。彭貴勇等報道:TF可降低絲裂霉素對淋巴細胞轉化的抑制作用,可協同5 氟脲嘧啶顯著增加淋巴細胞轉化率。由此推測TF作為免疫激活劑進入機體后,可使造血系統在短期內產生大量的白細胞,同時活化淋巴細胞,增加T輔助細胞產生和釋放更多的淋巴因子,促進T淋巴細胞生長和分裂從而發揮抗放射、抗免疫抑制、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2]。
    3.4 促進機體的生長發育
    王建文等報道雛雞口服0.5-1.0ml轉移因子粗制品,7日后與未服用轉移因子組相比,增重明顯,且口服轉移因子組雞精神活潑,羽毛有光澤[6]。江青艷等在試驗中發現,注射脾臟轉移因子對粵黃雞增重有明顯的效果。動物機體的正常生長發育一般由T4、T3和GH協同調控而完成。GH主要促進組織生長,T4、T3主要促進器官、組織的分化,而且,GH的促生長作用,需要有適量的T4、T3的存在。本試驗中,注射不同濃度的TF雞組在8周齡時血液T4、GH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為此作者認為,脾臟轉移因子促進粵黃雞生長發育的內在機制與血液T4、GH水平的升高有關[12]。   
    4. 轉移因子的劑型
    轉移因子作為一種免疫調節劑在臨床上已應用多年,療效確切,但給藥途徑多為注射,操作復雜,限制了其擴大應用。近年來研究發現轉移因子口服同樣具有免疫增強作用,用Iodogen法125I標記豬的脾臟轉移因子示蹤液給大鼠灌胃給藥后,測定血、肝臟及尿標本中的放射活性,分別在2、8、24小時達到血藥高峰,且血中24小時后仍殘留40.3%。此結果表明轉移因子口服給藥后,可以在消化道吸收并停留足夠的時間與淋巴細胞接觸發揮其傳遞免疫信息的功能[15]。姜訓等在體外用胃蛋白酶模擬胃酸情況下研究對轉移因子的影響,結果發現盡管胃蛋白酶對轉移因子作用2小時以上時轉移因子的多肽組分會有所改變,但并不影響其調節免疫的功能[16]。大量的藥效學也已證明注射和口服轉移因子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無任何差異[15]。因此,轉移因子的口服給藥是一種便捷的給藥途徑,這也擴大了轉移因子的使用范圍,尤其是在畜牧業中。   
    5. 轉移因子在獸醫臨床中的應用
    5.1 疫病的治療
        除特異性轉移因子被用來作為一種特定性疫病的治療藥物使用外,近年來非特異性轉移因子常常被用來作為一些難以控制的疫病的治療。試驗雞反復人工感染法氏囊強毒,在表現出臨床癥狀后胸肌注射轉移因子和卵黃抗體,第一次攻毒后轉移因子組存活率比對照組高40%,而比卵黃抗體組低20%,在第二次攻毒后轉移因子組存活率為100%,而卵黃抗體組僅為25%。對雞馬立克試驗,轉移因子雖然不能完全治療,但對腫瘤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7]。人工感染禽流感,同時肌注轉移因子,淋巴細胞的轉移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抗體產生的也更快更高,且臨床癥狀減輕,死亡減少,病程縮短[18]。李學良等用轉移因子長期在臨床中應用,統計其對仔豬副傷寒的治愈率為72.86%,豬胸膜肺炎的治愈率為53%,豬弓形體病的治愈率為80.5%,豬肺疫的治愈率為66.67%,豬痢疾的治愈率為9%,豬喘氣病的治愈率為10%,犬瘟熱治愈率為75%。由此可以看出轉移因子可以作用一種主藥,用來治療一些畜禽傳染性疾病[19]。
    5.2 免疫佐劑
    大量的試驗研究表明,轉移因子對活疫苗和油乳劑滅活苗均具有協同作用,能顯著提高機體細胞免疫水平,縮短機體免疫應答期,促進抗體的產生,并延長抗體高峰期,使之維持更長的時間[20]。
    5.3 免疫輔助治療
        在人類臨床上轉移因子已被廣泛作為輔助藥物與抗菌藥和抗病毒藥同用治療頑固性腸炎、慢性呼吸道病以及無確切治療方法的細菌病和病毒病。但在獸醫臨床上轉移因子在這方面的應用還比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目前轉移因子成本過高和劑型開發落后。而大量實驗已證明家禽脾臟轉移因子作用效果與哺乳動物的無顯著差別,我國肉禽養殖業發達,禽類的脾臟在屠宰中一般作為廢物處理。因此,開發禽類的轉移因子產品有著極為廣闊的市場前景[3]。
    參考文獻:
    [1]  李富桂,張文生. 雞脾臟轉移因子的研究及其應用研究:制備及理論,生物特性檢測.中國畜禽傳染病,1994,(5):53-55.
    [2]  江青艷,戴遠威等. 脾臟轉移因子對粵黃雞免疫功能的影響. 畜牧獸醫雜志,1996,15:6-8.
    [3]  朱其泰,轉移因子及其在動物疫病防治中的應用. 中國獸醫科技,1992,22(1):40-42.
    [4]  任麗君、劉悅、范紅霞. 轉移因子研究及臨床應用.生物學雜志,1997,14(79):1-4.
    [5]  江青艷,黃軍兒、傅偉龍. 雞脾臟小分子活性物質的組分分析.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01,22(4):71-74.
    [6]  王建文,牟其蕓等. 雞脾臟轉移因子對雛雞生長發育免疫功能及預防球蟲病的效果試驗. 中國獸醫科技,1994,24(11):26-28.
    [7]  馬風龍,傅興倫等. 雞轉移因子的制被及其對雞免疫應答影響的研究. 山東畜牧獸醫,1999(5):5-6.
    [8]  鄒承淑,于紅等. 人巨細胞病毒特異性轉移因子對小鼠脾細胞分化增殖的作用. 青島醫學院學報,1997,9,33(3):189-190.
    [9]  許衛民.轉移因子研究進展. 北京:中國科技出版社,1989:123.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川牧人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8-12-17 08:59:03 | 只看該作者
    轉移因子的副作用是什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20:1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县| 永和县| 大英县| 志丹县| 邻水| 裕民县| 琼结县| 鄂尔多斯市| 通河县| 平度市| 龙江县| 长岭县| 新余市| 宿松县| 洞头县| 安阳县| 车险| 江阴市| 潞城市| 西乌| 太湖县| 冕宁县| 左贡县| 鄂伦春自治旗| 九龙城区| 桐乡市| 来凤县| 灵宝市| 海阳市| 北票市| 安丘市| 桃园市| 永昌县| 孝昌县| 抚远县| 湖北省| 峡江县| 防城港市| 饶阳县| 清丰县| 鄯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