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整理一下天書,只是表格沒有了,等以后找到了,我可以發上來。
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對人工誘發雞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 關鍵詞:沙門氏菌, 阿米卡, 大腸桿菌, 硫酸, 可溶性粉 作者:趙海 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屬于氨基糖苷類藥物,具有抗菌譜廣、抗菌效果強等特點,可有效防治雞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病,本試驗通過人工誘發雞大腸桿菌和雛雞沙門氏菌病為病理模型,進行了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內服的藥效學觀察,為在臨床上有效安全使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一、材料與方法 (一)試驗材料 試驗藥物: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20%可溶性粉),批號:20050901,由山西省太原恒德源動保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提供。試驗動物1日齡的健康海蘭雛雞480只(無大腸桿菌病和沙門氏菌病母源抗體),從山西省軍區種雞場購入。菌種雞源大腸桿菌O2(E.ColiO2)和雞源沙門氏菌C79-1,購于中國獸藥監察所;C79-1陽性血清由本研究室制作。 (二)試驗方法 試驗動物的選擇
試驗動物選用體重相近,體質健壯,精神狀況良好,健康無病的1日齡海蘭雛雞480只作為試驗動物。試驗動物分組與攻毒接種量將選擇好的480只1日齡海蘭雛雞,按隨機區組設計,分為兩個試驗。第一個試驗:雞大腸桿菌攻毒治療試驗。將240只試驗雞隨機分為2個大組,其中第1大組(4個小組)用)0.05毫升(2.4億個活菌)雞大腸桿菌O2攻毒后進行治療試驗;第2大組(4個小組)用0.1毫升(2.5億個活菌)雞大腸桿菌O2攻毒后進行治療試驗。第二個試驗:雞沙門氏菌C79-1攻毒治療試驗。將240只試驗雞隨機分為2個大組。其中第1個大組(4個小組)用0.05毫升(2.4億個活菌)沙門氏菌C79-1攻毒后進行治療試驗;第2大組(4個小組)用0.1毫升(2.5億個活菌)沙門氏菌C79-1 攻毒后進行治療試驗。體外抑菌試驗通過測量抑菌圈的大小初步了解試驗菌株對受試藥的敏感性(含藥量30微克/點)。治療用藥劑量及用藥方法把細菌攻毒各大組平均分成4個小組,每小組30只雞,其中3個組為不同劑量水平治療組(水中濃度分別為40毫克/千克、50毫克/千克和70毫克/千克),1個組不治療,作為對照組。各治療組在攻毒后5~7小時,即感染后初顯臨床癥狀時,立即分別給予藥物飲水,每天2次,連用5天。療效判定標準用藥后病雞腹瀉癥狀減輕,眼結膜潮紅消失。采取雞心血在試驗室進行細菌培養、顯微鏡檢查,大腸桿菌呈陰性,判定為有效或治愈,反之判定為無效。試驗時間試驗時間為15天,其中預試期5天,正式試驗10天。 (三)觀察記錄等項目 1.接種后仔細觀察和記錄各組雞的發病情況、臨床變化及死亡情況。 2.對死亡雞及時進行剖檢,記錄病理變化,連續觀察10天。 3.對死亡雞進行剖檢,取心血、肝進行細菌分離培養,并作血清學鑒定或用陽性血清與培養菌進行玻片凝集反應,確定雞只死亡是否由接種感染菌所致。 4.各組雞在感染前和試驗結束時分別稱重1次,觀察增重效果。 二、結果與分析 (一)體外抑菌試驗結果 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對雞源大腸桿菌O2和沙門氏菌C79-1株,均產生明顯的抑菌作用,其抑菌圈的直徑分別為23毫米和29毫米,根據細菌對藥物敏感度的判定標準(硫酸阿米卡星的抑菌直徑≥17為高敏),結果表明,雞源大腸桿菌O2和沙門氏菌C79-1 對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均高敏。 (二)對雞大腸桿菌株O2感染的治療 試驗人工病模試驗各治療組和細菌感染組雛雞在攻毒后5~7小時,部分雛雞出現不同程度的大腸桿菌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精神不振,輕度腹瀉、眼結膜潮紅、食欲減退,嚴重者食欲廢絕等。三個用藥組治療后的第2天臨床病癥明顯減輕,到5天臨床病癥基本消失,但仍有個別病重的雞只,也有死亡。而對照組從攻毒開始至第8天,臨床癥狀非常嚴重并陸續死亡,到第9天存活雞臨床病癥基本消失。 從上表可以看出,治療組從治療開始到第10天,無論是0.05毫升攻毒組,還是0.1毫升攻毒組,其40毫克/千克治療組的雞只死亡率平均為 6.6%;50毫克/千克和70毫克/千克治療組的平均死亡率為0。而對照組的死亡率平均為43.3%,由此可見,雞的死亡率試驗組之間雖有差異,但差異不顯著(P>0.05);而與對照組相比較,則差異極顯著(P<0.01)。說明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對雞大腸桿菌O2株感染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死亡雞剖檢變化及主要特征解剖病死雞可見氣管粘液增多,肝臟大多有散在的出血點,較瘦的雞只表現為纖維素性肝周炎、心包炎、腸黏膜肥厚,腸腔內有多量黃色泡沫,腎臟稍腫。把死亡雞的心血和肝接種于鑒別培養基麥康凱瓊脂平板上進行常規培養,95%的死亡雞分離出大腸桿菌,經實驗室血清學鑒定,全部是大腸桿菌O2株,說明雛雞死亡的原因是由該菌株引起的。 上述試驗結果表明,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能有效地控制雞大腸桿菌感染、減輕臨床癥狀、減少發病和死亡率,同時能遏制存活雞的體重下降。在藥物的用量上,50毫克/千克和70毫克/千克優于40毫克/千克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 (三)對雞沙門氏菌C79-1感染的治療效果 人工病模試驗各治療組和細菌感染組雛雞在接種了沙門氏菌C79-1 后6~7小時,部分雞只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病癥狀,主要表現為精神不振、閉目縮頸、畏寒、食欲減退或廢絕。治療的當天發病率已達50%左右,治療組經過治療,到第5天臨床病癥基本消失,期間個別組病重者死亡;而對照組從感染的第2天到第4天臨床癥狀明顯,并發生大批死亡,從第5天死亡開始下降,至7~10 天臨床病癥才基本消失。 從表中可以看出,治療組從治療開始到第10天,無論是0.05毫升攻毒組,還是0.1毫升攻毒組,其40毫升/千克治療組的雞只死亡率平均為3.3%;50毫克/千克和70毫克 /千克治療組的平均死亡率均為0。試驗組之間雖有差異,但差異不顯著(P>0.05);而與對照組的60.0%的死亡率相比,則差異極顯著(P<0.01)。雞的增重結果也呈現上述規律,說明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對雞沙門氏菌C79-1感染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死亡雞剖檢變化及主要特征通過對病死雞的病例解剖,肉眼觀察可見嗉囔空虛,肝臟腫大,呈土黃色并有磚紅色條紋,脾臟腫大、充血。把死亡雞的心血和肝接種于鑒別培養基S.S瓊脂平板上進行常規培養,90%以上的死亡雞分離出沙門氏菌,經實驗室用抗血清進行玻片凝集反應為陽性,說明雛雞死亡的原因是由沙門氏菌C79-1株引起的。 上述試驗結果表明,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能有效地控制雞沙門氏菌感染、減輕臨床癥狀、減少沙門氏菌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在治療期間一定程度上能遏制存活雞的體重下降。在藥物的用量上,50毫升/千克和70毫克/千克無論在控制死亡和遏制體重下降方面都優于 40毫克/升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 三、小結 1. 硫酸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對雞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具有抑殺作用,臨床上能有效地阻止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的感染,降低發病率和病雞的死亡率。 2. 本試驗采用40毫克/千克、50毫克/千克和70毫克/千克,即低、中、高三個治療濃度,研究了其藥效及臨床應用的治療劑量,根據感染后雛雞的發病率、死亡率、臨床病癥及相對增重率進行評價,結果表明,三個臨床應用劑量都能有效地減少雞大腸桿菌病和沙門氏菌病的發病率、死亡率,并能遏制體重的下降,但相比較之下,50毫克/千克和70毫克/千克的治療效果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