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前所述,我國生豬養殖業地域分布廣,氣候類型復雜,豬場規模差異性大,養殖模式千差萬別,在推廣應用發酵床零排放健康養豬技術過程中,切不可墨守成規、照搬照抄現有的經驗模式,只有選擇性吸收現有技術成果,并因地制宜的加以合理應用,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本節將概述一些發酵床設計的一般性原則,供各豬場在建設或改造中采用。
1、每欄面積以40m2左右為宜,便于墊料的日常養護;
2、發酵床面積為欄舍面積的70%左右,余下面積應作硬化處理,成為硬地平臺,供生豬取食或盛夏高溫的休息場所;
3、墊料高度以保育豬40-50cm、育成豬60-80cm為宜,一般南方地區可適當墊低,北方地區適當墊高,夏季適當墊低,冬季適當墊高;
4、育成豬養殖密度較常規養殖方式降低10%左右,便于發酵床能及時充分的分解糞尿排泄物,能保持健康養殖環境;
5、墊料進出口的設計要滿足進料和清槽(即墊料使用到一定期限時需要從墊料槽中清出)時操作便利;
6、加濕裝置應保證后期墊料養護加菌時能共用;
7、采用發酵床養殖的豬舍,無論南方還是北方地區,均無需再考慮冬季采暖或供暖設施,發酵床產生的熱量足以保證生豬正常生長的溫度;
8、通風設施完整,南方夏季加溫時要考慮加濕簾。冬季應定時開啟排風扇,避免豬舍濕度過大。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