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床養豬的利與弊
生物床養豬是近年從日本 、韓國等國家引進的一項新興養豬技術,又稱“自然養豬法”或“ 生物環保養豬法”,是利用有機墊料建成一個發酵床 ,通過添加商業化的微生物,豬排泄出來的糞便被墊料掩埋,水分被發酵過程中產生的熱蒸發,豬糞尿經微生物菌的發酵后,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轉化,達到無臭、無味、無害化的目的,是一種無污染、無排放的、無臭氣的環保養豬技術。
發酵床養豬法的許多優點已為推廣的商業機構廣泛宣傳,但在實踐中也存著一些缺點 。現將發酵床養豬法的優缺點介紹如下,以供同行參考。
生物床養豬的優點:
一是發酵床養豬可以減輕對環境的污染。不需要對豬糞采用清掃排放,也不會形成大量的沖圈污水,從而沒有任何廢棄物、排泄物排出養豬場,基本上實現了污染物 “ 零排放 ” ,大大減輕了養豬業對環境的污染 。
二是相對節省人力和動力。由于不需要清糞,按常規飼養,能增加飼養量。
三是正常情況下可節省藥費。豬吃了微生物菌以后,能幫助消化,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豬群的抵抗力。并且發酵床養豬法減少了藥物的使用,相應地減少了豬肉的藥物殘留問題。
四是節約水和能源。常規養豬,需大量的水來沖洗,而采用此法只需提供豬只的飲用水,能省水80%~90%。發酵床產生熱量,豬舍冬季無須耗煤耗電加溫,節省能源支出。
五是節省飼料。原理是糞便給菌類提供豐富的營養 ,促使有益菌不斷繁殖,形成菌體蛋白,豬只通過拱食圈底填充料中的菌體蛋白,補充了營養,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對節省一部分飼料。
六是墊料在使用1年半后,形成可直接用于果樹、農作物的生物有機肥,達到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的目的。
生物床養豬的缺點:
日本、韓國等國家地處亞寒帶,在實踐過程中確實效果明顯。但在我國不少地區,許多養豬人經過試驗后卻發現發酵床養豬法也存在不少不足之處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一是發酵床養豬法豬舍內不能使用化學消毒藥品和抗生素類藥物 。如果使用,將殺滅或抑制微生物,使得微生物的活性降低。雖然推廣的商業機構強凋發酵床養豬疾病較傳統飼養發病率低,但不是不會發生,而當豬場和豬群發生呼吸道疾病時,養豬同行面臨著兩難的選擇:不用藥,豬生長速度緩慢,成活率和生長速度、飼料報酬均降低,利益得不償失。 好外,所渭的益生菌是不可能抑制病毒的,當豬場發生藍耳病、圓環病毒等常見病毒性疾病,或者口蹄疫、豬瘟等烈性傳染病時,連化學消毒藥都不能使用,單純靠隔離治療疫病是不可 能控制住的,但用藥就不能再發酵了,并且病毒將期存在發酵床養豬豬合的溫床上,一旦發病將損失慘重 。
二是發酵床養豬豬只不可能不會得病,菌種在這個溫度下是很脆弱的,相對于這些年來養豬造成的耐藥菌根本不是對手。
三是建設成本高,豬舍占地面積大。100平方米只能養5 0 ~7 0頭豬,每頭豬占地面積1.5平方米。而目前規?;B豬可飼養100頭 ,現有的豬舍不能用 ,要一大筆改造費用。
四是養豬成本不一定能下降。有些發酵床養豬法的推廣者強調一次性噴灑菌液可以維持很長時間的菌種生長。要知道,菌種的生長是和墊料的組成以及溫濕度直接相關。就目前所呈現的比較粗獷的墊料組成,能否對菌種的生長提供適宜的條件呢?顯然不行,那就需要定期噴灑,但菌液的成本代價又是非常高的,因為對濃度要求比較高,勢必會增加成本。另外,豬在豬欄活動范圍大,跑來走出消耗能量,飼料轉化率可能下降。
五是發酵床是靠木屑、米糠等粉狀物吸收豬的排泄物,而豬有拱食的習慣,木屑、米糠等粉狀物會因為豬拱食物而進入呼吸道和食道,造成呼吸道疾病和消化系統疾病。
六是發酵后在墊料中存在大量的霉菌毒素。豬有拱食的習慣,豬只采食霉菌毒素后,常引起免疫抑制,抵抗力下降,飼料報酬不升反而會降低。
七是夏季豬舍內溫度過高,影響豬的生長發育。日本是高層養豬,很多豬場豬舍內均裝有空調,而發酵床養豬豬舍內發酵起來溫度太高,夏天不利于豬的健康生長。特別是在我國的南方地區,本來氣溫就很高,發酵散熱雖然表層溫度并不高 ,但使豬所處的環境 溫度上升,豬只生長速度緩慢、飼料報酬有所下降。
八是床面濕度必須控制在60%左右。濕度過低不利于微生物繁殖,并會導致豬發生呼吸系統疾病,而濕度過高豬寄生蟲病危害嚴重,豬在啃食菌絲時將蟲卵再次帶入體內而發病,而且皮膚病危害嚴重。
九是發酵床養豬法豬群轉群較為不便,飼喂也較麻煩。如果沒有配合較先進的飼喂設備,飼養員的勞動量不一定能降低 。
十是由于豬臺是半開放式的,受外界環境變化的影響。如何使菌 種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都能發揮較高的效率也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且,單位面積飼養豬的頭數過多,床的發酵速度就會降低,不能迅速降解、消化豬的糞尿。
根據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大規模推行發酵床養豬法仍值得探討??陀^地說,目前發酵床養豬法比較適合我國北方地區規模較小的養豬場戶應用。
發酵床其實很簡單,它是一種新型的養豬方法。就是利用益生菌和鋸末、木屑、秸稈粉、稻殼,泥土,粗鹽等混合發酵,然后鋪到豬舍里,讓豬生活在上面,這樣就能把豬的糞便分解掉,從而實現了零排放。 益生菌發酵床養豬操作方法 1、發酵床主要由有機墊料制成,墊料的主要成分包括鋸末、木屑、秸稈粉、稻殼、玉米芯、花生殼、干草粉、土和少量粗鹽、微生物發酵劑。 2、其中鋸末、木屑占墊料總重的50-90%,其他輔料可以占10-50%,土的用量約占墊料總重的10%,要求使用未施過化肥或農藥的泥土。墊料中加粗鹽有利于木屑的分解,用量為墊料總重的0.3%。把上述的物料混合均勻,堆積發酵3天左右。 3、一般豬舍中墊料的總厚度約為40-90厘米。有條件的可先鋪30~40厘米厚的木段,然后鋪混合墊料;若木屑來源不足,墊料數量不多,也可先鋪50厘米厚的玉米秸稈或30厘米厚 的稻殼,然后再鋪發酵好的墊料,發酵好的墊料不能少于40公分。另外,需要加入微生物益生菌的用量是1公斤/平方米,墊料的濕度要控制到30-60%。 一噸發酵好的墊料,做厚度50 左右,能做2平米。
一、建筑設計 1、豬舍
豬舍一般寬4~6米,長8~20米,立柱高1.8~2米,頂高3米左右。座北朝南,屋頂要做好保溫隔熱設計,以利冬季保溫及夏季隔熱,房頂設有可自由開閉的窗子,陽光可照射整個豬床面積三分之一,南北墻可設大窗或使用卷簾,并且從太陽升起至太陽落下,可照射整個豬床的每個角落,這樣可使豬舍內部的微生物可適宜地生長繁殖。
如果用溫室大棚模式,養豬大棚跨度一般為4~5米,長度為20~25米,四周圍欄高1.0~1.2米,支撐大棚可用空心磚等材料砌成,棚高一般在2.7~3.0米。材料可選用鋼筋、水泥等材料,頂部覆蓋塑料薄膜、編織布、草簾等。大棚四周不設圍墻,夏天等于是個涼棚,冬季放下塑料薄膜就成為一個暖圈,冬暖夏涼,為豬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2、豬圈
通常每間豬圈凈面積約25平方米,可飼養肉豬15~20頭。一般每頭豬占地1.2-1.5平方米。向地面以下深挖50~90厘米。
發酵床養豬法具有如下獨特的優點。
1.徹底解決養豬對環境的污染?采用發酵舍零排放養豬技術后,由于有機墊料里含有相當活性的特殊有益微生物,能夠迅速有效地降解、消化豬的糞尿排泄物。不需要每天清掃豬欄,沖洗豬舍,于是沒有任何沖洗圈舍的污水,從而沒有任何廢棄物排出養豬場,真正達到養豬零排放的目的。
2.改善豬舍環境:發酵床豬舍為全開放,使豬舍通風透氣、陽光普照、溫濕度均適合于豬的生長。豬糞尿在“發酵床專用菌飼料添加劑”迅速分解下,豬舍里不會臭氣沖天和蒼蠅滋生。
3.提高飼料利用率:在飼料中按一定比例添加發酵床專用菌飼料添加劑,可相互作用而產生代謝物質和淀粉酶、蛋白酶、纖維酶等,同時還耗去腸道內的氧氣,給乳酸菌的繁殖創造了良好的生長環境,改善豬的腸道功能,提高飼料的轉化率,一般可以節省飼料10%左右。
4.提高豬肉品質:豬飼養在墊料上,顯得十分舒適,豬活動量較大。豬生長發育健康,幾乎沒有豬病發生,幾乎不用抗生藥物,提高了豬肉品質,生產出真正意義上的有機豬肉。
5.變廢為寶: 墊料在使用3到5年后,形成可直接用于果樹、農作物的生物有機肥,達到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的效果。
6.節工省本、提高效益 :由于生物發酵舍養豬技術有不需要用水沖豬舍、不需要每天清除豬糞;采用自動給食、自動飲水技術等眾多優勢,達到了省工節本的目的??晒澦?SPAN lang=EN-US>90%以上,在規模養豬場應用這項技術,經濟效益十分明顯。
總之,發酵舍零排放養豬技術是一種無污染、零排放的環保農業技術,是傳統養豬模式的一場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