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防為主,防重于治”。防疫是現代養(yǎng)雞技術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隨著農村養(yǎng)雞業(yè)的發(fā)展,防疫工作日益受到重視,但是由于人們缺乏科學的免疫知識,往往免疫效果不十分理想甚至失敗。本文根據對當地養(yǎng)雞雞群免疫效果,著重就造成雞群免疫失敗的原因進行綜合分析,現歸納如下,供廣大養(yǎng)雞專業(yè)戶參考:
1 疫苗及接種方法
1.1 疫苗質量:疫苗質量不佳或有問題:制備疫苗的菌株抗原性差,毒力不穩(wěn)定;生產操作失誤或污染強毒;疫苗效價低,保護率小,免疫期短;或引起其他感染,而導致免疫失敗。
1.2 疫苗運輸或保存不當:運輸途中、保存時溫度過高;受到陽光直射:在保護過程中冰箱經常停電而使疫苗反復凍融等,均可使疫苗效價降低或疫苗的抗原性發(fā)生變化。
1.3 疫苗保存期過長或超過有效期而使疫苗的效價降低:任何一種疫苗都有它的有效期與保存期,即使將疫苗放置在符合要求的條件下保存,它的免疫效價也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逐漸降低,所以在購置疫苗和使用疫苗的的時候一定注意其生產日期和使用有效期。
1.4 免疫時間,疫苗的接種次數和免疫間隔時間不當:雞免疫接種后所獲得的免疫力都有一定的期限,如雞新城疫I系疫苗的免疫期為一年。當抗體效價降到一定程度時,則失去免疫力。因此,就必須適時地再次接種以激發(fā)機體的再次反應,從而使體液中的抗體濃度達到很高的水平。一般第二次接種在第一次接種免疫期結束之前2周進行。免疫時間過早或過晚,接種次數過多或過少,間隔時間過短或過長都會造成免疫失敗。免疫過早,接種次數過多,間隔時間過短,常可使接種的疫苗時間過晚,接種次數過少,間隔時間過長,當抗體水平降低到不能低抗病原體侵害的水平時,也可能導致傳染病的發(fā)生。母源抗體與此類似,剛剛孵化出的雛雞,一般都具有母源抗體,母源抗體可使雛雞產生一定的免疫力,但高水平的母源抗體也可中和疫苗中的活性病毒,所以4日齡以前的錐雞即使母源抗體水平很低,對疫苗反應不敏感。一般雛雞在7日齡以后進行各種防疫。
1.5 接種劑量不準確:接種劑量不足,常不能刺激機體產生足夠的抗體,從而不能獲得堅強的免疫力。一般來說,抗體水平常隨著接種劑量的增多而遞增,但這并不意味著接種劑量愈大愈好。相反,若劑量過大,機體產生抗體的能力反而消失,出現免疫麻痹。
1.6 疫苗稀釋用水不合乎要求:疫苗多用冷開水或0.9%的生理鹽水稀釋,如果用熱開水或溫水稀釋疫苗、疫苗稀釋用水中含有危害疫苗的物質,如漂白粉、鋅、銅、鐵等離子以及酚、堿等消毒液等,影響疫苗的效價,從而導致免疫效果不佳或免疫失敗。
1.7 接種方法不當:3周齡的雛雞,一般首次免疫時都采用滴鼻、點眼、飲水或氣霧等方法。若采用肌肉注射法,由于大部分的疫苗被體液中的抗體所中和,不能產生免疫力。雞傳染性喉氣管炎強毒疫苗按規(guī)定只能用擦肛或滴肛法接種,若隨意改為呼吸道接種,不僅達不到免疫目的。相反,被接種的雞群會發(fā)病。
1.8 接種前后飲用消毒藥:接種前后飲用高錳酸鉀等消毒藥水易使抗原破壞,抗體生成受阻,導致免疫失敗。
2 動物因素
2.1 雞的年齡因素的影響:動物機體在不同的發(fā)育階段對接受各種抗原刺激的反應性不同。一般來說新生動物的免疫機制尚不完善,對許多抗原不發(fā)生抗體形成反應,或者反應非常微弱,導致免疫效果不佳。
2.2 免疫缺陷:繼發(fā)性免疫缺陷,如雞患內臟型馬立克氏病,全身各臟器出現淋巴細胞腫瘤性異常增生,IgM減少,呈現低巨球蛋白血癥,IgM的產生受到了抑制,接種疫苗的抗體形成受阻,導致免疫失敗。
2.3 免疫抑制因素的存在:雞在免疫接種前后感染了能造成免疫抑制的傳染病,導致雞體內產生免疫抑制而干擾免疫結果。這些傳染病包括傳染性法氏囊炎、白血病、黃曲霉菌毒素中毒、球蟲病及嚴重的蛔蟲病等。雞傳染性氏囊炎主要侵害雞的體液免疫中樞淋巴器官腔上囊,它可使腔上囊內的淋巴細胞?主要是B細胞?發(fā)生溶解、壞死,從而使免疫活性喪失,抗體形成受阻,導致免疫失敗;黃曲霉菌毒素中毒制約著脫氧核糖核酸,從而以抑制蛋白質的合成,血清中各種球蛋白形成受阻,造成血清中總蛋白含量減少,抗體形成障礙,免疫效果不好。
2.4 動物機體的抵抗力:接種疫苗期間雞體質過弱宜可導致免疫效果不佳或免疫失敗。
3 外界因素
3.1 雞群蛋白質飼料供應不足,營養(yǎng)不良:雞群免疫接種后在一定時期內,雞體內淋巴細胞參與反應并合成免疫球蛋白,蛋白質的合成速度也隨之增加,因而對蛋白質飼料的需求超過正常需求量。如果在一時期內,沒有及時地增加蛋白質飼料,就會供不應求,直接影響抗體的形成,從而降低免疫效果。同時若飼料中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時,亦可降低雞只免疫應答能力。
3.2 各種應激因素的影響:應激因素不僅嚴重影響雞的健康、生長發(fā)育和生產力,而且同樣影響雞的免疫效果。當雞長期處于應激條件下,如持續(xù)噪音或騷亂、空氣污濁、通風不良、光照過強、高溫或低溫、雞精神高度緊張并發(fā)生應激反應,則會導致雞的生理機能嚴重改變,體質下降,抵抗力大大減弱,機體免疫應答能力下降。
3.3 服用某些藥物的干擾:土、氯霉素等抗菌素對免疫系統(tǒng)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土霉素能夠抑制B細胞合成抗體;長期使用腎上腺素皮質激素以及其他抗代謝藥物,如羥基化合物、抗嘌呤劑等都能抑制抗體和致敏淋巴細胞的形成,從而導致免疫效果不佳。
總之,造成雞群免疫失敗的原因有很多,我們在養(yǎng)雞生產中應處處留心,方可避免免疫失敗。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