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永輝對2008年豬市的預計是:“高開低走、振蕩回落”。 2007年下半年以來,養豬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推動。在馮永輝的印象中,規模豬場增補母豬一向比較謹慎,但是現在只要是養豬、規模豬場擴大規模,有母豬保險、直接補貼、貸款資助等來自政策、資金等各方面的支持,相當一部分豬場母豬存欄量達到或超出了原有的50%。這意味著半年之后,將有十幾倍于這一數量的肉豬成長起來。這超出了馮永輝的預期,也同時引起了他的憂慮。
“過去母豬補欄,是緩慢增加、緩慢釋放,現在是在一個點上爆發了。”2007年5月到8月前后,母豬存欄量基本上降到了歷史最低點。之后在高豬價以及一系列措施的力推之下,母豬存欄曲線幾乎呈45度角上升。在正常的市場波動下,一旦達到供大于求、豬價跌至成本線以下,母豬存欄增加的勢頭就會得到遏制。但是現在,情況被劇烈的變化掩蓋了,供需平衡的節點將一閃而過。馮永輝擔心,母豬在短時間內的快速增長勢必導致將來肉豬出欄量的快速增長,之后可能在很短時間內沖破供需平衡的節點,從而帶來暴漲之后的暴跌。
“政府急于把價格控制住,推動生豬生產的恢復。2008年的能繁母豬補貼,提高到了每頭100元,還在進一步地推動補欄,但如果未能及時掌握存欄結構變化等方面的真實數據,等到大量肉豬釋放出來,可能又是一次巨大的市場波動。”
“一旦進入暴漲暴跌的惡性循環,整個食品價格體系都會受到牽連。從現在看這個趨勢已經從去年開始得到驗證。”
豬肉少了,就要其他產品來替代,首當其沖就是禽產品。去年8月份,禽的存欄量已經超出正常水平。馮永輝解釋說:由于豬肉的供應不足導致禽產品在原有需求的基礎上增加了,而這種增加并未在價格上完全顯現,這就使養殖戶誤以為家禽存欄仍不足,仍可繼續補欄。然而,隨著母豬存欄的增加,生豬的出欄勢必也將在未來增加,屆時替代了豬肉部分的需求,就將“物歸原主”,禽類市場的平衡就會出現問題。
養殖業不同于其他產業,產品的周期性是剛性的,它不能儲存,到時候只能進入市場。
去年10月份前后,禽類行情已經出現虧損,現在價格還在震蕩。馮永輝說:“如不盡早控制,禽蛋就很有可能是下一個豬的角色。”
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存欄結構真實信息的及時掌握。
按照官方的統計數字,2006年全國生豬出欄6.81億頭,比上年同期增長3%;豬肉產量5197.2萬噸,增長3.7%。2007年一季度存欄4.67億頭,下降0.3%。
但業內人士推斷:疫情嚴重之時,很多豬場實際存欄數不足一半。
馮永輝認為:2007年至今的豬價波動,折射出了存欄嚴重不足的現實,這與有關部門公布的數據有些出入。這樣的數據嚴重影響了政府對真實供需情況的判斷,就容易使政策調控難以把握住最佳時機。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