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的水產養殖業是個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產業,其發展方向最終由市場決定,國家的政策法規必須更多地從經濟層面通過影響市場運行的導向進而影響水產養殖業。打個比方,健康養殖帶來單位生產成本升高,而目前的市場卻不能給健康養殖產品付出相應的利潤,那么健康養殖是干不過傳統養殖的。只有國家通過行政、經濟手段,確保健康養殖的相關各方(養殖戶、流通渠道、消費者等)都能取得比不健康養殖更高的收益(或者利潤),才能使健康養殖落地生根。比方說:相關監管部門對健康養殖認定、對養殖戶和流通渠道補貼、對健康養殖產品大力宣傳同時對養殖產品實行嚴格的市場準入等等,就我們國家的行政能力來看,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我們也看到,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已經影響到上游的生產者,某些品種已經逐步在向更健康、更安全的生產方式發展。
讓我們再一次緬懷偉大的馬克思: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大膽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上絞架的危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利益永遠是追逐的焦點,一萬句空洞的說教只需要一點點真金白銀就會被打得粉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