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去年養豬暴利的驅使,豬價一路飚升,然而中秋、國慶節后,豬價卻突然來了個“急剎車”。先從子豬開始,每千克34元,到24元,再到14元。豬肉從每千克28元,到20元,再到16元左右。生豬價格由每千克毛重16元左右下滑到8元左右,令很多養殖戶措手不及。
據調查,導致生豬價格急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高利潤刺激了養豬企業和養豬戶紛紛擴大生產,一些其他行業的企業也投身到養豬行業之中。原本育肥一頭豬的利潤在100元~200元,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卻達到每頭500元~800元。
二是國家對能繁母豬的補貼及興建規模養豬場的扶持等一系列鼓勵生豬生產的措施也在一定程序上提高了生豬生產的積極性,養殖隊伍迅速擴大,生豬總量飛速增長,市場出現了“供大于求”的現象。
三是市場需求不旺,造成豬價猛跌。筆者在部分農貿市場做過調查,賣豬肉的屠戶普遍反映,以往每天每個攤位能賣3頭豬,現在每3天還賣不了1頭豬。
四是由于防疫水平的提高,大大降低了生豬的患病率和提高了子豬的存活率,生豬的價格應聲而跌。
面對生豬價格大幅下降的局面,養殖戶該怎么辦?
首先,養豬戶應從心態上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要牢記“大落預示大起”這句話,千萬別放棄。其實現在的生豬均價是接近或略低于盈虧平衡點,養豬微利將取代養豬暴利,這表明最近豬價的下跌非常“及時”,市場杠桿及時抑制了“失控”的勢頭。現在的生豬市場價格還在正常范疇內。
二是講究科學養殖方法,發展規模養殖,千方百計降低養殖成本,增加收入,合理利用當地豐富的飼料資源,走自繁自養發展的路子,合理配料。
三是發展精品養殖,加強管理和疫病防控,向質量要效益。
四是建議政府出臺相關文件,像對糧食一樣對生豬進行保護價格收購,并針對子豬價格大落出臺應急預案,切實保護養豬戶的利益。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