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607|回復: 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油脂類原料(2)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8-11-21 00:15: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油脂的利用
    1.油脂的飼料添加效果
    ①油脂在營養(yǎng)上的功能:
    a.油脂為高熱能來源,總消化養(yǎng)分或代謝能為玉米的2.5倍,故油脂的添加較易制造高熱能配合飼料,因而改善飼料報酬并促進生長。
    b.油脂為禽畜必需脂肪酸的重要來源,必需脂肪酸的缺乏會損害禽畜機能,干擾生長。以亞麻酸為例,缺乏易造成皮膚干燥、脫皮(角質化)、生長抑制、肝脂退化、抑制排卵、降低產(chǎn)蛋率、孵化率、蛋重減輕等不良影響。
    c.油脂具額外增熱效應(Extra Caioric Effect),除本身所具熱能外,并可改善其他成分的吸收。一般而言,牛油的熱能比豬油、植物油低,但與豬油、植物油混合后可改善本身脂肪酸利用率,因而提高其代謝能。同理玉米、豆粉配方中已具3%左右的植物油,添加牛油后所提供的能量高于本身所具有者。
    d.油脂改善色素及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利用。
    e.油脂具特殊生熱效應(Specific Dynamic Fffect),代謝脂肪所需的能量少,而代謝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所需能量較高,故油脂的熱增值(Heat Increment)較低,可得較高的凈能(NE),因此添加脂肪可減少因代謝而造成的體溫上升,故在高溫環(huán)境下,可使禽畜處于舒適狀態(tài),因而提高抗熱能力,避免熱應激(Heat stress)。
    ②油脂可提高飼料適口性,因粉狀飼料干澀難咽,添加油脂后采食容易,并具油香,采食量也跟著增加,但變質油、問題油對適口性反不利。
    ③油脂可改善飼料的物性,抑制揚塵?;旌巷暳现杏性S多粉狀原料,不但形成塵埃到處飛揚,還會引起微量成分的損失。添加2~3%油脂,除了防止塵埃外,更可改善飼料外觀,增加光澤,提高商品價值。
    ④油脂可提高粒狀飼料的生產(chǎn)效率,增加鑄模壽命,減少機械磨損。原料的粉碎及混合過程均會引起機械的磨損,油脂的添加可減輕,但酸敗的油脂反造成機械的腐蝕,過多的脂肪亦降低粒狀飼料品質。
    ⑤營養(yǎng)濃度高的飼料使用油脂可降低成本,但此點隨油脂價格及熱能需求而不同,有時反會增加成本。
    2.油脂在雞飼料的利用
    ①不同來源及組成的油脂會有不同利用率。來源相同,在不同生長期的利用率亦有差別。整體而言,三甘油酯利用率較佳,分解成脂肪酸后利用率變差。高度不飽和脂肪酸的吸收率比低融點的不飽和脂肪酸利用率低,此外幼齡期對飽和脂肪的利用率差,隨日齡的增加而改善。就油源來看,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吸收率高于動物油,同屬動物油、雞油、豬油的吸收率又比牛油高。另有很多報告指出,不同油源混合后可提高其利用率,此點可能脂肪酸間互補作用所致。
    不同油源的代謝能含量(雞)
    平均值 范圍
    (Kcal/kg) (Kcal/kg)
    豬油 8550 8650~9050
    雞油 9000 8875~9125
    牛油 7800 7580~8020
    棕櫚油 8900 8750~8900
    黃豆油 9260
    氫化油 7150
    ①禽類對必需脂肪酸的需求量比牛、豬為高,就亞麻酸的來源而言,植物油含量較高,如紅花子油占75%,玉米油、黃豆油、棉籽油均在50%以上,但牛油、魚油則較低,植物油中的椰子油、棕櫚油則更少故欲提供亞麻酸需要量時,應選擇高含量的油源。
    ②蛋雞飼料添加油脂。尤其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油脂(黃豆油、米糠油等)??裳a充亞麻酸,增加蛋重。炎熱氣候下,添加油脂可避免因酷熱造成的食欲不振及生產(chǎn)率降低,但脂肪太高,熱能與蛋白質比例不當,會招致過肥,對產(chǎn)蛋亦不利。一般而言,玉米、豆粉為主的蛋雞、中雞、大雞飼料中,因熱能需求不高,且必需脂肪酸已夠,正常狀況下不添加油脂,然肉雞、火雞飼料,因代謝能需求高,一般均添加2~5%脂肪。

    3.油脂在豬飼料的利用
    ①仔豬從一生下來便需要高量的乳脂,因此泌乳期母豬飼料添加大量油脂(10%以上),并于分娩前一周開始給飼,可改善初乳成分,增加初乳的乳脂率及泌乳量,減少仔豬饑餓機會,因而提高初生重,增加成活率、斷奶窩重及窩數(shù),母豬本身亦可避免失重,提早發(fā)情及改善受胎率。
    ②人工乳飼料一般均添加適量的油脂以提高飼料能量,并因而改善增重及仔豬抗寒能力,且品質優(yōu)良的牛油及豬油可改善教糟飼料的適口性,但油脂用量不宜超過10%,否則反招致適口性及增重的降低。乳豬用油脂一定要高品質者,否則因仔豬消化機能尚未健全,劣質油所導致的傷害極為嚴重。
    ③油脂用于肉豬飼料可提高增重,改善飼料效率,但脂肪太高會造成背脂太厚,影響屠體品質,故應掌握平衡養(yǎng)分才能奏效。一般而言,添加油脂對飼料效率的改善無論熱季、寒季均有效,但對增重的改善,僅在熱季有效。
    ④豬肉屠體脂肪的脂肪酸組成及融點受給飼油脂種類影響很大,低融點脂肪長期給飼后會造成軟脂現(xiàn)象,屠體品質低劣,欲加以校正,亦須長期改變飼料才有恢復的可能。此外使用5%以上魚油會導致屠體產(chǎn)生魚臭,品質不良的魚油少量用之即見此種現(xiàn)象。據(jù)研究,經(jīng)聚合(Polymerized)處理的油鯡魚油可減少異味,但對增重不利。

    4.油脂在反芻動物飼料的利用
    ①牛的代用乳飼料中需使用足量的高品質油脂,牛油、豬油、椰子油、花生油等均可單獨或混合使用,不同油源的消化率見下表(左),但二周齡以下犢牛對牛油所含的硬脂酸無法消化,易導致下痢,應留意。不飽和度高的黃豆油或棉籽油飼喂犢牛易因氧化而造成皮毛不良、成長低劣,死亡率高,若氫化成飽和脂肪酸,并添加抗氧化劑及維生素E即可防止其不良影響。犢牛飼料中添加黃豆蛋磷脂或糖脂(Sugargbyaeride)可提高均質性,改善利用率,若使用噴霧干燥的粉末油脂亦具同樣效果。
    ②供飼不同油脂于奶牛、肉牛飼料中,會影響瘤胃發(fā)酵及乳脂產(chǎn)量,即高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脂肪會增加瘤胃的丙酸產(chǎn)量,減少醋酸量,給飼高量亞麻酸時,乳脂中碳數(shù)4~16的脂肪酸會減少,硬脂肪酸及油酸增加,乳量則無影響,但乳脂率變低。給飼高量硬脂酸時,產(chǎn)乳量不變,但乳脂率則增加,乳脂中硬脂酸及油酸亦增加。早期一般人認為奶牛、肉牛飼料中含脂太高易遭酮癥,并不能提供能量,但實際上脂肪還是有其效果。
    ③初泌乳牛或高產(chǎn)牛的熱能供應不易滿足,脂肪添加多了又會降低食欲及消化率,最近已開發(fā)成功一種將油脂封入甲醛處理過的蛋白質中的技術,經(jīng)此保證處理的油脂不受瘤胃微生物影響,直接在小腸內(nèi)消化吸收,因此可多量采食而無不良影響,故可改善高產(chǎn)牛生產(chǎn)能力,乳脂率亦不降低,但會增加乳脂中不飽和脂肪酸比率。
    中國畜牧人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liuqiang3478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09-2-8 19:43:14 | 只看該作者
    有價值,很值得學習,樓主辛苦了。
    板凳
    發(fā)表于 2009-2-12 22:29:47 | 只看該作者
    !3:!3:!3:
    蛋雞飼料添加油脂。尤其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油脂(黃豆油、米糠油等)??裳a充亞麻酸,增加蛋重。
    地毯
    發(fā)表于 2009-2-13 09:01:59 | 只看該作者
    添加油脂主要還是補充必需脂肪酸吧,其他的作用不是很明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4 09:3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海市| 常州市| 深水埗区| 新津县| 拜城县| 桂林市| 克拉玛依市| 呼伦贝尔市| 红桥区| 宜兰县| 江西省| 阳原县| 昆山市| 大邑县| 枝江市| 招远市| 梨树县| 汉沽区| 九寨沟县| 汝州市| 合阳县| 定州市| 博兴县| 菏泽市| 赤城县| 含山县| 新龙县| 阳新县| 商城县| 柳河县| 广安市| 武城县| 江都市| 哈巴河县| 平泉县| 罗平县| 乌兰浩特市| 阿拉善右旗| 中牟县| 大姚县| 江津市|